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科

作品数:104 被引量:4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6篇脑性
  • 36篇脑性瘫
  • 36篇脑性瘫痪
  • 34篇患儿
  • 29篇脑瘫
  • 22篇痉挛
  • 20篇疗效
  • 20篇痉挛型
  • 19篇康复
  • 16篇儿童
  • 11篇脑性瘫痪患儿
  • 10篇基因
  • 9篇小儿
  • 9篇疗效观察
  • 9篇脑瘫患儿
  • 9篇痉挛型脑瘫
  • 8篇康复治疗
  • 6篇缺血
  • 6篇脑损伤
  • 6篇痉挛型脑瘫患...

机构

  • 68篇南京医科大学...
  • 2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南京市秦淮区...

作者

  • 104篇赵晓科
  • 60篇张跃
  • 56篇汤健
  • 51篇杜森杰
  • 48篇李红英
  • 45篇朱敏
  • 34篇张玲
  • 34篇傅大林
  • 13篇张丽
  • 8篇肖农
  • 5篇付大林
  • 5篇陆芬
  • 5篇李红英
  • 4篇张丽
  • 3篇周江堡
  • 3篇孙艳
  • 3篇徐怡
  • 3篇张瑞
  • 2篇王刚
  • 2篇李晓南

传媒

  • 15篇中华物理医学...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山东医药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国厂矿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意识障碍命名与分类专家共识
2025年
意识障碍(DoC)是指因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近三十年来,在功能影像和神经电生理学技术的推动下,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关意识与意识障碍的研究和讨论成为临床神经科学的热点之一。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DoC的精准认识,并为其规范化评估管理提供指导,参照美国、欧洲和英国发布的有关DoC患者管理实践指南,以及国际指南标准化评级系统制订原则,构建了分层递进的DoC分类系统。该系统将慢性意识障碍(pDoC)基于意识的水平(觉醒)与意识的内容(觉知)两大核心维度共形成7条推荐意见,明确了植物状态/无反应觉醒综合征(VS/UWS)、微意识状态(MCS)及其亚型(MCS+/MCS-)、脱离微意识状态(EMCS)等临床实体,特别提出认知运动分离(CMD)作为特殊意识状态的诊断概念。此外,共识参照成人标准纳入儿童DoC分类与评估标准,强调发育特征对诊断的影响,同时明确闭锁综合征(LIS)不属于DoC范畴的鉴别要点,以期为DoC规范化诊断提供指导方案。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谢秋幼秦鹏民何江弘吴永明张艳狄海波宋为群高国一冯珍冯英赵晓科章文斌张皓
关键词:昏迷闭锁综合征
附加神经认知疗法综合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附加神经认知疗法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肌张力改善和运动功能提高的疗效。方法73例痉挛型双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水疗法、下肢踝足矫形器佩戴、药物疗法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认知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步态分析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步态分析显示治疗组显效31例(83.8%),对照组显效26例(72.2%),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7.3%vs 86.1%,P<0.05)。结论附加神经认知疗法的综合康复手段,有利于缓解患儿肌肉痉挛、纠正异常步态。
张晓琴赵晓科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
小儿智力糖浆治疗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儿智力糖浆组。常规治疗组主要进行以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推拿、理疗、头针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小儿智力糖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小儿智力糖浆(10mL,tid)。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疗程开始和结束时采用(S-S)法进行语言发育评定,Gesell法进行智力评估。结果:小儿智力糖浆组在语言功能改善状况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智力糖浆组Gesell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智力糖浆治疗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汤健张跃朱敏付大林赵晓科李红英杜森杰张玲
关键词:脑性瘫痪小儿智力糖浆康复儿童
针灸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疗效观察
目的脑瘫患儿约25%~35%伴有不同程度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及语言发育,影响其对食物的吞咽、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对其均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症状...
汤健张跃付大林赵晓科李红英杜森杰张玲朱敏张丽
关键词:针灸疗法
文献传递
麻黄碱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可塑性变化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运动功能改善的动态观察,研究麻黄碱对动物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通过对缺血周围区皮层GAP-43及SYP蛋白及基因表达的检测,探讨其加速运动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为合理选用脑梗塞的康复治疗药物提出...
赵晓科
关键词:脑缺血麻黄碱突触素生长相关蛋白神经可塑性运动功能恢复
文献传递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脑性瘫痪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
张玲王刚赵晓科张瑞
申捷及施捷因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2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申捷、施捷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0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申捷组(53例)和施捷因组(51例),2组患儿均给予“三支持、三对症”,同时分别给予申捷和施捷因,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结果不能认为申捷和施捷因治疗HIE有显著差别(x2=0.015<3.84;P>0.05)。结论申捷和施捷因比较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傅大林张跃汤健高伟红毛春婷赵晓科杜森杰李红英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学
麻黄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麻黄碱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单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1、2、3、4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缺血周围区GFAP的表达。结果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术后1周GFAP表达开始增加,3周后表达平稳。治疗组GFAP的表达水平在前两个时间点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结论麻黄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有促进作用。
赵晓科肖农张跃
关键词:麻黄碱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
脑性瘫痪儿童早期干预治疗中的疼痛和应激
赵晓科陈梦莹杜森杰李红英李晓南
USP9X基因变异致限于女性型X-连锁综合征型智力障碍99型2例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USP9X基因变异致限于女性型X-连锁综合征型智力障碍99型(MRXS99F,OMIM:300968)的临床及基因型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20年3月(例1)和2020年6月(例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MRXS99F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型进行分析,并查阅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结果2例患儿分别为6月龄(例1)及5岁(例2),均表现为神经运动发育迟缓。例1同时表现为身材矮小、皮肤色素分布不均、特殊面容、肌张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喉软骨发育不良、房间隔缺损、喂养困难、听力异常及脑发育不良;例2脑电图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显示,2例患儿分别携带USP9X基因变异:c.6972+1G>A和c.6437C>T,2种变异均未见于大型人群数据库及既往文献中报道,为罕见变异。全球共4篇文献报道了22例USP9X基因变异致MRXS99F病例,结合本研究共24例。既往22例患儿临床表现多特殊面容(20/22例);均有智力低下并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22例基因变异类型均为新生变异。结论在国内首次报道该病的临床特点,USP9X基因功能缺失变异导致的MRXS99F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语言障碍、特殊面容合及多种先天性畸形等,对于不明原因的发育迟缓、特殊面容且并多种先天畸形患儿,应尽早行高通量测序等遗传学检测明确病因。
张文馨傅大林王春莉张玲赵晓科
关键词:智力障碍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