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效国
- 作品数:88 被引量:4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乌鲁木齐市部分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状况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的患病状况及其相关生化指标。方法对2011年4-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者2 540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FLD依据B超诊断。结果 2 540体检者中检出FLD 1 029人,男性FLD患病率为47.19%,女性为27.60%,除50~59岁年龄组男女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外(P>0.05),年龄<60岁男性高于女性,>60岁女性高于男性(P<0.01)。维吾尔族FLD的患病率为44.32%,汉族为35.91%,在40岁之前维吾尔族脂肪肝患病率和汉族无明显差异(P>0.05),40岁后维吾尔族脂肪肝患病率高于汉族(P<0.01)。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FL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FLD患者合并肥胖、高血糖、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单纯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亟需采取相关措施来防治脂肪肝。
- 崔喜闻李莉赵效国江艳王淑霞何方平顾亚静张存辉
- 关键词:脂肪肝患病率流行病学
- 新疆南部三城市沙尘天气对小学生上呼吸道及眼不适症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新疆南部3座城市沙尘天气过程对小学生上呼吸道及眼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6月6—12日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新疆和田、阿克苏及库尔勒3城市9所小学的1571名4、5年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身体状况及沙尘天气过程自觉不适症状与诊疗情况、感觉等。对扬沙天气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小学生的不适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沙尘天气过程导致小学生发生眼、鼻、咽喉、嘴唇等部位的不适症状,小学生对沙尘天气浮尘污染的刺激敏感。三城市之间各不适症状中眼睛发干、眼异物感,鼻腔干、鼻阻塞,咽干发痒、咽痛,嘴唇干等症状在阿克苏的发生率比和田与库尔勒高(P<0.05);而眼睛流泪、炎症,流鼻涕、鼻衄,咳嗽、声音哑、口苦,嘴唇溃疡等症状在和田的发生率则高于阿克苏及库尔勒(P<0.05)。不同民族之间维吾尔族眼睛流泪、炎症,流鼻涕,咳嗽、声音哑、口苦,嘴唇干及嘴唇溃疡等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发于汉族(P<0.05)。结论沙尘天气期间小学生上呼吸道及眼睛均产生急性刺激症状。
- 周晶赵效国王旗阿依萨代提.阿不都简辉勇
- 关键词:空气污染沙尘天气
- 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伪无菌肥胖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特征构建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 采用抗生素鸡尾酒法对肥胖小鼠连续灌胃7 d,评估构建伪无菌肥胖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与造模组(n=50),利用高脂饮食诱导造模组形成肥胖小鼠模型。从肥胖小鼠模型中随机选取10只肥胖小鼠纳入抗生素组,其余肥胖小鼠剔除。抗生素组采用生理盐水配制成含20 mg/mL氨苄西林、20 mg/mL甲硝唑、20 mg/mL新霉素和10 mg/mL万古霉素的混悬液,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按0.1 mL/10 g体积灌胃。收集干预前后小鼠粪菌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 高脂饮食成功诱导小鼠肥胖,11周末造模组体重较对照组增加20%以上(P<0.05)。抗生素干预对小鼠摄食饮水无明显影响(P>0.05),但使肝脏脏器系数增加(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抗生素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干预前降低(P<0.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148)。主坐标分析显示抗生素组菌群结构呈离散趋势,与对照组紧密聚集形成鲜明对比。差异分析发现,抗生素干预前主要优势菌群为毛螺菌科和拟杆菌属,干预后转变为肠杆菌科和支原体科。结论 抗生素鸡尾酒法可有效清除肥胖小鼠肠道内的大部分肠道菌群,能够构建伪无菌肥胖小鼠模型。
- 贺语希刘若楠龚凯胡拉来·依玛那力李莉马依拉·买买提赵效国
- 关键词:肥胖
- 替餐营养棒对超重及肥胖患者的干预性效果评价
- :探索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食用替餐营养棒对人体体质指数等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98例患者均食用替餐营养棒,干预时间均为8周,测定干预前后的腰围、臀围、内脏脂肪、健康评分、基础代谢、腰臀比以及体质指数...
- 刘德振赵效国李莉张世瑶
- 关键词:肥胖体质状况临床疗效
-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近交系小鼠品系验证
- 2021年
- 为了对生产群中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质量检测,以确认其品系正确,未发生突变。选取2个品系(Balb/cByJ和C57BL/6J)雌雄各半,共16只小鼠,通过多重靶向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包含1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DNA片段,对其进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获得它们在这些SNP位点的基因型。经二代测序后,得到有效读取数为6118873,每个位点的平均读取数为3631,97个SNP位点在所有的小鼠中都被分型,另外15个SNP位点,至少在1个样本中没有被检出。其中,6个SNP只在一个品系的小鼠中有结果,还有2个SNP只在一种性别的小鼠中有结果。在所有样本中得到的全部SNP分型结果都符合其品系的基因型,且均为纯合子。送检的小鼠遗传特征稳定,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SNP分型,能对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特性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
- 王勃王忠连军周蓓吕晓敏从美丽赵效国
- 关键词:近交系小鼠单核苷酸多态性
- 新疆汉、维、哈三个民族骨密度正常值测量结果及其差异性分析
- 目的分析新疆汉、维吾尔、哈萨克三个民族正常人群骨密度值测量结果及其差异性,确定本地区各民族骨密度正常值,为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判断骨密度的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对年龄20-65岁来自新疆汉维哈三个民族正常人群的119...
- 刘文亚邓晓帆赵效国何秉贤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正常值民族CT测量
- 文献传递
- 预防医学毕业专题实习定量考核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 1998年
- 赵效国刘继文
- 甘草酸介导miRNAs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miRNAs在甘草酸治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甘草酸组(灌胃56%白酒和甘草酸)、模型组(灌胃56%白酒)和对照组(灌胃蒸馏水),给药8周后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提取肝组织RNA,大鼠miRNA芯片检测,对mi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采用Gene Ontology(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了解差异miRNA的功能,使用Cytoscape构建差异miRNA-mRNA-Pathway调控网络进一步筛选调控关键miRNA与通路,qRT-PCR对挑选的miRNA进行表达量验证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组能改善肝组织病变,降低肝血清AST和ALT水平(P<0.05)。通过比较分析甘草酸组和模型组芯片数据,共筛选出差异表达miRNA 13个(P<0.05,fold change≥1.5),其中上调10个,下调3个。差异miRNA靶基因GO分类注释显示,差异miRNA主要与细胞黏附、抗氧化活性、代谢过程、生物过程调控、细胞杀伤、免疫系统等功能相关。差异miRNA靶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析显示,MA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可能在甘草酸改善酒精性肝损伤病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甘草酸治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miRNA表达谱,提示miR-615、miR-107-3p和miR-292-5p可能在甘草酸治疗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从美丽马依热·努尔买卖提周蓓陈瑞花王忠朱虎虎赵效国
-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甘草酸MIRNA信号通路
- 硬质干酪对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防护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硬质干酪对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干酪高、中、低剂量组和葡萄糖酸钙对照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维甲酸按80mg/(kg.d)连续灌胃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并灌服相应的受试物和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同等体积蒸馏水。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观察骨密度、血清生化、骨矿含量和骨形态计量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左侧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平均骨小梁宽度均明显减少。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活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和破骨细胞均明显升高,提示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成功。干酪高剂量组左侧股骨密度、骨矿含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与正常对照组、葡萄糖酸钙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补充硬质干酪增加钙的摄入,可提高大鼠的骨密度、骨钙、磷含量,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 赵效国孙炜李莉朱虎虎
- 关键词:硬质干酪骨质疏松
- 富铁牛初乳粉防治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IDA)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富铁牛初乳粉改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IDA)的效果,研究富铁牛初乳粉的生物利用率,为牛初乳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IDA Wistar大鼠模型,随机选取32只IDAWistar大鼠,分为4组,饲以低铁饲料,饮纯净水。灌胃剂量按照含铁量0.25 mg.kg-1.只-1.d-1。试验组给予富铁牛初乳粉0.1 g.kg-1.只-1.d-1灌胃,牛初乳组给予牛初乳粉16.7 g.kg-1.只-1.d-1灌胃,硫酸亚铁组以硫酸亚铁1.25 mg.kg-1.只-1.d-1灌胃,空白对照组饮纯净水,18 d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观察体重变化,并根据血红蛋白恢复试验计算富铁牛初乳粉中铁的相对生物利用率。结果:富铁牛初乳粉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04%,牛初乳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95%。干预后富铁牛初乳组各项指标增加明显(P<0.05);与牛初乳组相比,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富铁牛初乳粉改善铁缺乏和IDA效果明显,血红素铁相对生物利用率高,可以作为良好的铁剂强化食品。合理使用富铁牛初乳粉是一项有效防治铁缺乏和IDA的营养干预措施。
- 赵效国李莉梁颖
- 关键词:营养干预缺铁性贫血生物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