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先军

作品数:100 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地下水
  • 20篇
  • 18篇大同盆地
  • 15篇高砷地下水
  • 14篇地球化
  • 14篇地球化学
  • 12篇污染
  • 9篇土壤
  • 8篇同位素
  • 8篇高砷
  • 7篇水层
  • 7篇含水
  • 7篇含水层
  • 6篇地质
  • 6篇水环境
  • 6篇水文地球
  • 6篇水文地球化学
  • 6篇浅层
  • 6篇滤料
  • 6篇除砷

机构

  • 54篇中国地质大学...
  • 5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襄樊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交第二航务...
  • 1篇长大桥梁建设...
  • 1篇湘潭电机股份...
  • 1篇广东科贸职业...
  • 1篇福州城建设计...
  • 1篇福建省环境保...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00篇谢先军
  • 35篇苏春利
  • 32篇王焰新
  • 20篇王志强
  • 19篇马腾
  • 16篇李俊霞
  • 11篇皮坤福
  • 8篇夏新星
  • 7篇王斌
  • 6篇朱亚鹏
  • 5篇刘红杏
  • 5篇皮坤福
  • 4篇段萌语
  • 4篇潘洪捷
  • 4篇刘鹏
  • 4篇郝义国
  • 3篇谢作明
  • 3篇张丽萍
  • 3篇凌文黎
  • 3篇邓娅敏

传媒

  • 10篇安全与环境工...
  • 9篇地质科技情报
  • 6篇地球科学(中...
  • 6篇地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岩矿测试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厌氧环境下土著微生物对沉积物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查明土著微生物在氮气和甲烷2种厌氧环境中对沉积物中砷释放的影响,采用河套平原高砷含水沉积物中分离纯化的一株耐砷细菌YH001进行了微宇宙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环境中,pH值最低降到7.0,溶液中铁的质量浓度不断增加,并在第14天达到最大值8.17 mg/L,砷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64μg/L。在甲烷环境中,pH值最低降到7.5,溶液中铁的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砷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84.8μg/L。在不同的厌氧环境中,砷的释放趋势一致,但控制砷的释放过程有所不同。在氮气环境中,微生物将铁氧化物还原的同时能将砷释放出来。在甲烷环境中,未发现铁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杨会谢先军段萌语
关键词:土著微生物厌氧环境河套平原
一种MIL-53(F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降解四环素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L‑53(F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对苯二甲酸和FeCl<Sub>3</Sub>·6H<Sub>2</Sub>O、S2制备混合溶液、S3进行...
苏春利张健宇李佳欣谢先军刘鹏黄璐怡
文献传递
古气候变化对大同盆地第四纪沉积物中砷富集过程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为揭示古气候变化对大同盆地第四纪含水层中砷(As)富集的影响,对盆地中部的第四系沉积物钻孔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同盆地第四系沉积物中的铁矿物、黏土矿物以及有机质均为As的重要赋存载体。根据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可将沉积物由深到浅依次划分为4层,分别对应中更新世暖湿期、中更新世干冷期、末次间冰期暖湿期及末次冰期的干冷期。暖湿期沉积物中的As及铁矿物、黏土矿物、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干冷期,说明暖湿气候更有利于铁矿物、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在沉积物中埋藏堆积,促进了沉积物中As的富集。
何俊蓉谢先军池泽涌刘文静皮坤福
关键词:古气候化学风化大同盆地
一种氧化-吸附协同净水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吸附协同净水设备,包括自吸式溶解氧捕获装置、粗滤装置和深度净化装置,所述自吸式溶解氧捕获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自吸泵、负压式空气吸入器和气水分离阀,所述气水分离阀、粗滤装置和深度净化装置依次连通,所述自吸...
夏新星谢先军马腾王斌 张玲 于茂君 熊颖郡王志强
文献传递
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水质评价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污染程度是一个模糊概念,在实际工作把离散的质量级别进行连续性处理。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以长江干流段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水质监测资料作为依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显示,所评价的长江干流段水质为地表水标准中的Ⅱ类水。在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时间段内,长江水质综合指数在2.0至2.6之间变动,2004年2月和8月水质综合指数最多为2.6,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较平缓。在所评价的长江5个断面中水质综合指数都小于3.0,其中湖南岳阳城陵矶水质综合指数最高为2.6,其主要的污染物为CODMn,江苏南京林山水质综合指数最小为2.0。
郝汉舟靳孟贵曹李靖谢先军
关键词:长江水质
一种探究不同磁场对厌氧微生物影响的实验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究不同磁场对厌氧微生物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磁铁固定盒和样品托盘,磁铁固定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插入第二盒体且与第二盒体可滑动连接,两盒体内分别固定安装着相互平行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样品托盘位...
谢先军何俊蓉冯宇
文献传递
海南岛东北部东寨港滨海地下水排泄及其对红树林生境的影响
2025年
海底地下水排泄(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是经常被忽视的重要海陆物质交换途径,驱动着陆源淡水与生源要素输入海洋,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合适的盐度和良好的环境质量是适宜的红树林湿地生境特征,从地下水视角开展SGD对东寨港红树林生境的影响研究较少,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是否需要关注地下水的作用仍需探索。为揭示海南东寨港SGD的特征及其对红树林生境的影响,以红树林湿地水体中氡(^(222)Rn)活度为研究对象,分析海水^(222)Rn活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222)Rn质量平衡模型,估算了东寨港地区SGD和其携带营养盐的通量。结果表明,^(222)Rn活度变化主要受丰枯水期循环、潮汐水位波动、断裂带构造、表层沉积物性质等因素影响。基于该区域^(222)Rn质量平衡模型,估算得到丰水期、枯水期SGD通量分别为8.90×10^(5),6.84×10^(5)m^(3)/d;结合地下水端元的溶质浓度,估算了SGD驱动的营养盐通量。其中,丰水期磷酸盐、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通量分别为6440,53.44,1084 kg/d;枯水期营养盐通量约为丰水期的2/3。东寨港红树林湿地SGD通量与当地河流排泄量为同一数量级,其携带的营养盐通量也非常可观;SGD通量热区和冷区分别对应红树林稀疏区与繁茂区,表明SGD可能通过降低红树林湿地盐度或环境质量对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境产生负面影响。该成果可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柯贤忠张旭张彦鹏黎清华谢先军陈文峰
关键词:氡同位素营养盐红树林湿地海岸带
FeSm原位修复砷污染地下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在以高砷地下水为主要饮水水源的偏远农村地区,研发一种经济高效、操作简便的砷污染处理技术对解决其饮水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室内柱实验,利用Fe SO_4、NaAsO_2和Na_2S交替注入方法,完成并优化了硫化亚铁型除砷材料的制备.同时,探讨了强还原条件下含水层原位搭载除砷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FeSO_4∶Na_2S摩尔比为5∶4,连续注入120 h为最佳原位搭载条件;搭载实验柱除砷过程中,As(Ⅲ)(1000μg·L^(-1))穿透时间(100 h)远高于示踪剂荧光素钠(1.25 h)所需时间,其阻滞因子达37,表明硫化亚铁型除砷材料具有显著的除砷效果;除砷前后硫化亚铁涂层的表征结果说明,原位搭载除砷过程中,As(Ⅲ)与硫化亚铁发生的吸附/共沉淀形成富砷草莓状黄铁矿是实现固砷的主要机理.
柳亚清谢先军李俊霞皮坤福
关键词:还原环境地下水原位修复
过硫酸盐微胶囊缓释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高砷地下水原位修复中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的难点,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包裹过硫酸钾的微胶囊样品,实现了氧化药剂的缓慢释放,完全释放时间最高能达到14h。采用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仪(EDS)对所制备的微胶囊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导率仪(DDS)检测微胶囊样品中过硫酸盐在水中的释放情况,研究了微胶囊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对氧化剂的释放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样品的XRD图谱显示该材料中含有过硫酸钾;微胶囊样品的电镜图显示成功地合成了均匀的且粒径在500~600nm的微胶囊;微胶囊样品的能谱图显示聚合物成功地将过硫酸钾进行了包裹;通过检测电导率,随着丙三醇在体系中浓度的降低,过硫酸钾的释放速率减慢,但是当丙三醇浓度降到一定值,过硫酸钾会无法释放。试验结果证明已成功制备出能缓慢释放氧化剂过硫酸钾的微胶囊缓释材料,并有望运用于高砷地下水的修复中。
敖琢徐瑞谢先军
关键词:高砷地下水原位修复缓释材料微胶囊氧化剂过硫酸盐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碘迁移富集的指示
为深入探究地下水系统中影响碘迁移转化的主控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大同盆地典型高碘地下水区完成样品采集,分析地下水样品基础理化性质及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碘含量变化范围为14.40~1 030.00...
朱沉静李俊霞谢先军
关键词:地下水大同盆地水文地质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