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莉霞

作品数:61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0篇小麦
  • 18篇春小麦
  • 17篇旱地
  • 15篇APSIM模...
  • 11篇APSIM
  • 10篇小麦产量
  • 8篇单片
  • 8篇单片机
  • 8篇旱地小麦
  • 7篇春小麦产量
  • 6篇教学
  • 6篇旱地春小麦
  • 5篇耕作
  • 4篇氮肥
  • 4篇温度
  • 4篇课程
  • 3篇叶面
  • 3篇叶面积
  • 3篇叶面积指数
  • 3篇耕作措施

机构

  • 61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陕西国际商贸...

作者

  • 61篇董莉霞
  • 34篇李广
  • 21篇聂志刚
  • 20篇王钧
  • 18篇燕振刚
  • 10篇刘强
  • 9篇闫丽娟
  • 6篇雒翠萍
  • 3篇马维伟
  • 3篇韩建峰
  • 3篇高珍妮
  • 2篇罗珠珠
  • 2篇王联国
  • 2篇李杰
  • 2篇雷娟娟
  • 1篇李薇
  • 1篇刘小娥
  • 1篇罗永忠
  • 1篇王瑾
  • 1篇刘欢

传媒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软件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管理科学与研...
  • 3篇作物研究
  • 3篇热带农业工程
  • 3篇电脑知识与技...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自动化与仪器...
  • 2篇机电信息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环境与发展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北农业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上海电器技术

年份

  • 5篇2025
  • 9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APSIM模型分析不同播期和耕作方式对旱地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准确模拟可为调控小麦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利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1—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沟村2016—2017年的大田试验数据,基于APSIM模型对旱地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进行模拟,并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播期和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播期(早播、正常播、晚播)和4种耕作方式(传统耕作、传统耕作+覆盖、免耕、免耕+覆盖)下,籽粒干物质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57.5~143.1 kg·h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4%~9.9%,模型模拟精度较高。不同播期下,耕作方式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排序均表现为:免耕+覆盖>传统耕作+覆盖>免耕>传统耕作,免耕+覆盖最有利于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而免耕与传统耕作差异不显著。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均表现为早播好于正常播和晚播,晚播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积累过程最不理想。
聂志刚李广王钧董莉霞雒翠萍米荣娟
关键词: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APSIM作物模型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防盗系统
2019年
本论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子防盗系统的整体方案,对传感器模块,GSM通信模块等外设做了仔细的研究分析,最终结合单片机和GSM模块制作了家庭防盗器。这款家庭防盗器具有硬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模块化的结构使得用户添加其他模块更加简单方便,添加了GSM模块也使得该防盗器可以远程报警。
巩宝龙李智琦陶拴虎高瑞董莉霞
关键词:单片机GSM防盗器传感器
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为探究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黄土丘陵区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不同降水年型下日最高、最低温度在0~2℃范围内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产量进行模拟,并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单因素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春小麦产量与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变化且无阈值出现。日最高温度不变、日最低温度升高对产量呈正效应,其增产效果表现为干旱年>平水年>湿润年,日最低温度每增加0.5℃,最大增产幅度为3.99%;日最低温度不变、日最高温度升高对产量呈负效应,其减产效果表现为干旱年>湿润年>平水年,日最高温度每增加0.5℃,最大减产幅度为9.18%。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导致了旱地春小麦减产,日最高、最低温度升高对产量存在负交互关系,日最高温度升高带来的减产效应远大于日最低温度升高带来的增产效应。
聂志刚冯仰强董莉霞王钧李广
关键词:APSIM旱地春小麦降水年型温度
定西42号小麦适宜播种期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定西42号小麦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区的适宜播种期,对试验区内1971—2017年3个播期(3月1日、3月15日、3月30日)的历史气候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运用APSIM模型模拟定西42号在3个播期下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3个播期的降水都偏少,没有显著差异;播期3气温值高,总体稳定,波动较小;播期2条件下太阳辐射量值较稳定,波动较小。小麦产量和千粒质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大后减小。综合各种因素,播期2即3月15日前后播种是定西42号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区的最佳播期。
董莉霞李广逯玉兰聂志刚聂志刚
关键词:小麦播种期气候因素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人们的节水思想发生巨大变化,针对灌溉这一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找寻一种智能化、易控制和不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更高效的灌溉技术,新的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迫在眉睫。本文所计划的智能灌溉系统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操纵DHT11温湿度传感器收集温度、湿度和关于植物的相关数据,将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置后,按照数据对农作物进行相应的智能灌溉,以便充分发挥智能灌溉系统的作用。
张娣曲子谦罗文涛邓旭东董莉霞
关键词:单片机传感器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被引量:2
2020年
传统的机械式锁具,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去满足现人类对安全性能的要求,特别是在财产安全,住宅安全等方面。需要研究出让人们觉得更加可靠、更加安全、方便快捷的锁具。本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对电子密码锁进行了总体设计和硬件电路的设计。该密码锁备以下基本特点:体积小、低价格、低功耗、操作简便等。
黄田杨婷婷姜少维李佳康董莉霞
关键词:AT89C51密码锁
基于APSIM模型的不同水氮条件下旱作麦田N_(2)O排放参数敏感性分析
2025年
作物模型参数敏感性的正确分析结果,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应用的准确性。为探究作物模型中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的敏感因素,该研究采用扩展傅里叶振幅灵敏度检验(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方法,以春小麦品种‘定西3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施氮梯度和3个补灌梯度,对APSIM模型中旱作麦田土壤N_(2)O排放的作物品种参数、土壤参数和气象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水氮变化组合下,光周期作物敏感指数(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ndex,PS)是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最敏感的作物品种参数,其敏感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随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水氮变化组合下,土壤容重(bulk density,BD)是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最敏感的土壤参数。其敏感性总体上随施氮量和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强。不同水氮变化组合下,日最高温度(max temperature,Max)是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最敏感的气象参数,随施氮量的增加敏感性整体逐渐减小,随补灌量的增加,敏感性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APSIM模型中旱作麦田土壤N_(2)O排放各参数的敏感性贡献,为模型的参数率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
董莉霞徐子翔李广逯玉兰聂志刚
关键词:APSIM模型施氮量补灌量
气候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种植区划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种植区划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调整春小麦种植格局。该研究以甘肃农牧交错带30个气象站点1971—2020年的气温和降水时序数据为基础,用BP神经网络对异常和缺失数据进行了插补,依据春小麦生长关键期和整个生育期对光、热和水的需求选取了年均温(温度因子)、年均降水量(水分因子)和≥0℃积温(热量因子)作为春小麦种植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计距平法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3个区划指标进行了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及突变检验,运用ArcGIS技术对区划指标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年年均温为6.84℃,年均温以0.56℃/10 a的速率增加,增温趋势明显,于1998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以6.10 mm/10 a的速率呈略微增加趋势,1980年发生突变;≥0℃积温以155.41℃/10 a的速率呈显著升温趋势,≥0℃积温没有发生突变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年均温和≥0℃积温呈现出西部地区气温低,其他地区气温高的空间格局,而年均温倾向率和≥0℃积温倾向率则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递增的变化趋势;年降水量表现为由南向北逐步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而年降水量倾向率则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步递增的趋势。气候变化导致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可种植区海拔提升了565 m,使适宜春小麦种植的范围显著扩大,空间上向南、西扩展,总面积增加到1.66×10^(6)hm^(2),比1998年前增加了8.10×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06%,其中最适宜区范围扩大最为显著,增加了24.44个百分点。同时,春小麦种植适宜程度区划的区域分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1998年后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种植最适宜区耕地面积较1998年前增加了4.18×10^(5)hm^(2),适宜区缩小了2.20×10^(5)hm^(2),次适宜区缩小了1.17×10^(5)hm^(2),不适宜区缩小了6.80×10^(4)hm^(2)。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
逯玉兰李广闫丽娟董莉霞燕振刚聂志刚李杰王钧
关键词:种植区划气候变化春小麦
基于鲸鱼算法的旱地春小麦农田土壤N_(2)O排放模型参数优化
2025年
【目的】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对APSIM模型中与土壤N_(2)O排放相关的默认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型在模拟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土壤N_(2)O排放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精确评估和管理农业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支持。【方法】采用2020—2021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安家坡旱农综合长期定位试验站测定的田间试验数据,结合气象局提供的1970—2021年气象数据,对APSIM模型中N_(2)O形成阶段的4个关键参数(土壤硝化潜力nitrification_pot、铵态氮在半最大利用效率时的浓度nh4_at_half_pot、反硝化系数dnit_rate_coeff、反硝化水系数计算的幂项dnit_wf_power),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OA)进行单目标多参数优化。通过比较APSIM模型默认参数模拟值、优化参数模拟值和实测值的误差,评估优化后的APSIM土壤N_(2)O排放模型的准确性。【结果】通过多次执行优化程序,最终获得了4个参数的最优组合。其中,土壤硝化潜力为7.62 mg·kg^(-1)·d^(-1)、铵态氮在半最大利用效率时的浓度为49.3 mg·kg^(-1)、反硝化系数为0.00063、反硝化水系数计算的幂项为0.64。与APSIM模型的默认参数相比,决定系数R 2从0.432提升至0.719,均方根误差RMSE从39.42μg·m^(-2)·h^(-1)减少至25.37μg·m^(-2)·h^(-1),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从18.51%下降至11.92%。鲸鱼算法在优化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性。优化后的APSIM模型在模拟土壤N_(2)O排放方面的精度显著提高,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模型参数的快速准确率定。【结论】通过应用鲸鱼算法,4个关键参数得到了精确调整,使得模型的预测误差显著减小,明显地改善了APSIM模型在模拟土壤N_(2)O排放的性能。优化后的模型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证明了该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牟树佳董莉霞李广燕振刚逯玉兰
关键词:APSIM模型参数优化旱地土壤
基于OPC技术的现场设备监视系统应用及实现被引量:5
2009年
博物馆现场设备监视系统以OPC技术为基础,监视馆内各系统运行状况。本文首先介绍了OPC技术,对现场设备监视系统提出了基于OPC技术的总体设计,设计了OPC服务器和OPC客户端。接着实现了实时数据库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最后,设计出了基于OPC的现场设备监视系统方案。
董莉霞韩建峰
关键词:OPC实时数据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