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成飞
- 作品数:2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意蕴析论
- 2025年
-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发轫于“马克思主义行”,其成功实践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行”的突破与超越。作为根本路径“,两个结合”在百余年的逻辑演进和功能发挥中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来中国、在中国直至融入中国的递升过程,又引发了事业发展和理论飞跃的辩证交互进阶。中国共产党利用其天然的人民性和独特优势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实践、展开理论创新并转化为武装群众,汇聚改造世界的磅礴伟力,释放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强大活力。
- 葛成飞孟恩恩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元治理视角下安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安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作为一种传统的职教治理模式,在长期的运行中难免遇到专业设置不精简、课程编排不合理、"双师"队伍不强干、质量评估不科学等问题。借鉴元治理理论,对安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维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优先地位和保持其改革控制的柔性手段是治理成功的关键。
- 葛成飞张颖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秩序之下的叙事:《莺莺传》探“乱”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唐代的传奇作品中,《莺莺传》是具有典范意义的佳作之一,这不单单表现在其行文结构的精妙圆熟、匠心独运,故事内容的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还在于其故事本身的常读常新、意味隽永。文章从"乱"入手,对文本故事进行叙事学分析,并试图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历史解读。
- 葛成飞
- 关键词:叙事遮蔽礼法名分
- 工业4.0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4
- 2023年
- 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刻重构人类生产分工及资源配置,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平台,将极大地冲击教育行业的场景应用。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主动转变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基于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基于信息化的课程教学变革,强化智慧校园的制度建设,建立市场需求导向的高职教育评价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贯通与良性互动。
- 葛成飞汪倩陈慧
- 关键词:高职教育
- 安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被引量:1
- 2017年
- 安徽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存在着政策及相应法律法规不完善、贫困大学生资格认定缺陷及资助重物质、轻人文等现象。完善高校学费收取标准、细化资助政策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建立全省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个人信用体系、细化完善全省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机制等,是破解上述难题的重要途径。
- 葛成飞
- 关键词:高校资助经济困难教育公平
- 诗人张为及其作品
- 2013年
- 分析指出,晚唐诗人张为在其年代的特殊,不仅表现在其身世的模糊、诗文的散佚及晚年为访道而归隐的不知所处,还表现在诗人以一篇《诗人主客图》而扬名后世,成就了其在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地位。而主客图的批评范式在唐代诗学论坛发展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作用,也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
- 葛成飞曹永华
- 关键词:文学理论诗歌理想诗歌观念
- 从京都赋到京城诗:汉代城市文学题材的变迁被引量:1
- 2012年
- 以班固为代表的赋家创制了"京都赋"文学系列,以卢照邻为代表的诗人则在初唐创造出了"京城诗"的文学样式,不能不说是一个颇有意味、也颇有意思的文学现象。而从京都赋到京城诗的这一创作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所呈现的城市文学题材这一文学样式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轨迹与原因。
- 葛成飞
- 关键词:诗人城市文学
- 凄怨、幽迷的“沈下贤体”——沈亚之梦作品论略被引量:1
- 2012年
- 择取沈亚之创作中有关写梦的传奇作品进行探析,即在整理分析唐代梦小说整体创作情况的背景参照下,对沈亚之的梦作品进行梳理,探讨"沈下贤体"即其梦作品的特点与风格。
- 葛成飞
- 关键词:沈亚之
- 高职院校学生校园不良亚文化谫论
- 2012年
- 高职学生中存在"不良校园涂鸦、宿舍不健康娱乐、网络暴力与色情"等不良亚文化现象,严重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正常的高职校园主文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冲击、消解作用。加强宣传媒介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大环境,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质量,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意识与方法等举措,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探索。
- 郭淼葛成飞
- 关键词:高职院校亚文化校园文化
- 王棨省试诗谫论
- 2019年
- 省试诗,本指唐代士子应礼部进士科考试规定格式所作之诗,后来成为对考试诗的一种泛称。在隋唐科举取士选官用吏的大背景下,广大儒生游走科场,追逐功名,不仅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也为古代文化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王棨的省试诗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在体式、韵律、写法、修辞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却极具代表性,反映了唐代省试诗在创作规范性、士人生存状态及社会风尚等方面的深层状态和内涵。
- 葛成飞
- 关键词: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