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志伟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页岩
  • 3篇石炭
  • 3篇盆地
  • 3篇下石炭统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页岩气
  • 2篇三叠
  • 2篇三叠系
  • 2篇四川盆地
  • 2篇四川盆地东北...
  • 2篇勘探
  • 2篇北部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选区评价
  • 1篇岩溶
  • 1篇岩溶作用
  • 1篇岩相
  • 1篇岩相古地理

机构

  • 8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湖北省地质实...

作者

  • 8篇范志伟
  • 2篇张矿明
  • 1篇刘雁婷
  • 1篇段金宝
  • 1篇吴浩
  • 1篇王建波
  • 1篇胡东风
  • 1篇刘若冰
  • 1篇庄新兵
  • 1篇彭金宁
  • 1篇王威
  • 1篇李风勋
  • 1篇陈祖庆
  • 1篇侯宇光
  • 1篇刘勇
  • 1篇李吉鹏
  • 1篇梁子锐
  • 1篇何生
  • 1篇魏志红
  • 1篇李兴强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下三叠统钾锂资源富集条件及成矿模式
2025年
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川宣地1井和川宣2井在三叠系嘉陵江组四段+五段和雷口坡组一段钻遇高浓度钾锂卤水和可溶厚层石盐型杂卤石钾盐矿,实现了四川盆地海相深部锂钾勘探重大突破。通过践行“气钾锂兼探”的勘探理念,基于大量油气钻井、测井、地震和地球化学资料,对富钾锂卤水和石盐型杂卤石的地质特征、富集条件和成矿演化模式开展研究。研究表明:①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组四段+五段—雷口坡组一段发育膏云坪、盐湖和蒸发坪沉积体系,发育相对较好的卤水储集体,是固液两相钾锂资源沉积的有利层段,形成了普光、通南巴和元坝3个规模成盐聚钾中心;②石盐型杂卤石厚度大、分布广,且具有可溶性特征,储层卤水钾锂离子含量高,钾锂资源形成固液叠置的“三层楼”结构(下层为嘉陵江组四段+五段下部薄层卤水储层,中层为石盐型杂卤石钾盐矿层,上层为雷口坡组一段富钾锂卤水储层);③钾锂资源具有三元富集成矿规律特征,即杂卤石和绿豆岩纵向叠置是钾锂资源“双源补给、近源释放”的成矿物质基础,原生海水和石膏脱水是深部卤水的主要来源,而多期次构造作用是石盐型杂卤石和锂钾卤水富集的关键;④成矿过程经历了成盐聚钾锂期、水岩反应初期、改造聚集期和富集定型期4个阶段,嘉陵江组四段+五段石盐型杂卤石层为钾盐溶采的主要目标,雷口坡组一段卤水层则是钾锂综合勘探开发的重点。
苏克露仲佳爱王威石文斌陈祖庆李宇平范志伟王建波刘勇潘蓓刘治成蒋艳霞梁子锐张煜颖王富明
关键词: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四川盆地
山字型构造在南方外围页岩气选区评价中的思考
前人研究表明,从雪峰隆起西缘到四川盆地,燕山期不整合面类型由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假整合逐渐过渡,地层抬升剥蚀强度依次减弱,抬升时间逐渐变晚,构造上总体表现为前展式递进变形的特征。然而近期地质、地震、钻井等多资料均表明...
王均杰范志伟
关键词:页岩气
黔南坳陷下石炭统摆佐组暗色页岩热演化与生烃史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对黔南坳陷下石炭统摆佐组暗色页岩的生烃能力进行评估,利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以及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等方法,对其热演化—成熟历史和生烃演化的过程进行了重建。研究表明:摆佐组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较低的生烃潜量,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已经达到高—过成熟阶段;摆佐组页岩从中石炭世(约312 Ma)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在早三叠世(约238 Ma)进入过成熟阶段,在早侏罗世(约196 Ma)达到最大埋深9 000 m,最高温度约为200℃;摆佐组页岩分别在二叠纪中期(291~270 Ma)和三叠纪后期(262~208 Ma)达到生油和生气高峰;高演化背景下的油裂解气过程,可为摆佐组页岩气的富集提供充足的甲烷气和存储空间,然而196 Ma以来的构造抬升剥蚀对页岩气的保存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宋颖睿侯宇光刘宇坤何生范志伟梁雅琪
关键词:热演化生烃能力下石炭统黔南坳陷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优质储层发育特征及勘探方向被引量:5
2021年
为进一步扩大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雷口坡组四段浅滩叠合岩溶型储层探井成功率,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基于区内丰富的钻井、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对雷口坡组四段(雷四段)储层基本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雷四段属于砂屑滩沉积,储层主要发育于砂屑云岩和岩溶角砾岩中,储集空间类型以溶洞和裂缝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②储层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潮坪相浅滩发育的原始孔渗系统为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溶作用叠加改善形成大量有效的储集空间,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埋藏期热液溶蚀作用进一步提高储渗性能。③岩溶作用具有特殊的机械充填和化学作用识别标志,不同岩溶地貌单元下岩溶水性质和活动规律的差异最终决定了储层发育质量。川东北地区岩溶丘台侧向近源及断裂叠合发育区是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段金宝金民东范志伟朱祥刘雁婷
关键词:岩溶作用浅滩三叠系四川盆地
桂中地区下石炭统寺门组物源特征与岩相古地理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在主力勘探领域未明确的背景下,探讨桂中地区下石炭统寺门组砂岩储层物源特征,结合野外剖面和钻井薄片、砂地比和砂砾岩厚度分布、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地震相等资料,研究桂中地区下石炭统寺门组物源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结果表明:桂中地区寺门组可分为3个物源组合区,Ⅰ区主要位于桂中西北部的南丹、环江地区;Ⅱ区主要位于桂中东部柳城、鹿寨地区;Ⅲ区为Ⅰ、Ⅱ区的混源区。母岩主要来源于北部雪峰古陆与东部云开古陆,靠近古陆发育三角洲相沉积,前缘受古地貌、潮汐及波浪影响,形成砂坝或滩。该结果为桂中地区油气勘探评价提供指导。
张矿明范志伟马成宪杨凤李旭文
关键词:物源特征沉积相下石炭统岩相古地理
南盘江坳陷双1井非烃类气成因
2016年
南盘江坳陷秧坝凹陷双1井上二叠统钻遇大套暗色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在钻进过程中也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但上二叠统泥页岩段完井测试仅获低产气流,且以非烃类气体为主。通过气组分、同位素、包裹体等化验资料分析了双1井非烃类气的成因,认为双1井上二叠统泥页岩中丰富的二氧化碳、氮气是由于燕山-喜山期辉绿岩脉的侵入增温所致。
罗彦萍范志伟吴浩张矿明刘苗苗
关键词:上二叠统
羌塘盆地东部三叠系阿堵拉组烃源岩古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上三叠统阿堵拉组泥岩是羌塘盆地重要烃源岩系之一,目前对其古沉积环境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羌塘盆地东部雀莫错地区鄂尔托陇巴剖面阿堵拉组开展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系统研究,探讨阿堵拉组烃源岩古沉积环境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阿堵拉组泥岩总有机碳(TOC)含量为0.27%~3.46%,平均为1.60%,总体为好烃源岩,局部发育优质烃源岩;阿堵拉组下段陆棚相泥岩形成于海平面上升时期,水体较深且贫氧,古气候为半干燥—半湿润气候,化学风化程度中等,陆源输入较低,水体盐度较高;上段泥岩沉积期处于盆地萎缩消亡阶段,沉积环境逐渐由陆棚相转变为三角洲相,水体较浅且富氧,经历了干燥—半干燥—半湿润的古气候变化,陆源输入相应增多,为咸水—半咸水环境,受到淡水输入的影响。阿堵拉组的源岩为长英质火山岩,源区构造背景以大陆岛弧为主,可能来自早—中三叠世金沙江缝合带岛弧源区。阿堵拉组下段陆棚相泥岩TOC含量与氧化还原条件指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烃源岩发育主要受到海平面上升时贫氧水体控制;上段陆棚—三角洲相泥岩TOC含量与古环境参数无明显相关性,TOC含量大于2%的泥岩沉积期具有较高陆源输入和相对湿润的古气候,综合分析认为烃源岩发育受到古气候、陆源输入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刘栩刘中戎庄新兵庄新兵范志伟彭金宁李风勋彭金宁李风勋
关键词:古沉积环境烃源岩羌塘盆地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黑色页岩发育特征及页岩气勘探潜力被引量:23
2018年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桂中坳陷石炭系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优质页岩的分布、品质和勘探潜力不清制约了该区页岩气的勘探成效。为了指导该坳陷石炭系页岩气的勘探,以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坳陷及周缘野外露头、钻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页岩地层的分布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特征、保存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落实黑色页岩发育特征,总结优质页岩展布规律,分析页岩气勘探潜力,圈定勘探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桂中坳陷鹿寨组页岩以深水陆棚相沉积的碳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2)鹿寨组优质页岩厚度介于20~60 m,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成熟度适中、脆性矿物含量高、储集物性较好、有机质孔隙发育;(3)柳城斜坡和宜山凹陷发育良好的区域盖层和顶底板,构造变形程度较弱,抬升剥蚀作用较弱,远离走滑性质较强的逆断层,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4)该坳陷早期地表构造所钻浅井气显示丰富、多口井获得天然气流,揭示了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结论认为,柳城斜坡带、宜山凹陷埋藏深度较大的宽缓向斜是该坳陷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
胡东风魏志红刘若冰范志伟韩京
关键词:桂中坳陷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