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芸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传媒类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刍议——以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为例被引量:5
- 2006年
-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传媒类高校大学生具有大学生群体的共同特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亚群体心理特点。笔者从学习、交友、挫折失落三个方面对传媒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 胡芸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特点
- 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与分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网络影视评论随着互联网业的诞生而诞生,随着网络技术的丰富发展改变着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由网站属性决定的用户使用习惯和需求的不同,使影视评论在各网站的地位和传播效果大相径庭。文章通过对大型电影门户网站、小型电影门户、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处的影评比较,对当前网络影视评论的生态进行扫描,并提出有益建议。
- 柴志明唐佳琳胡芸
- 关键词:分化
- 数字包容下的素养教育:浙江乡村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识调查
- 2025年
- 数字时代,未成年人是数字媒介的活跃参与者,数字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隐私保护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推动网络安全科技创新为其保驾护航。然而,数字素养的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主动性。本文聚焦数字素养教育的薄弱地带——乡村,通过开展浙江乡村中小学生网络隐私保护意识的探索性调查,了解未成年人网络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态度,以期对目前我国乡村中小学生网络隐私保护及数字素养状况有所掌握,针对性提出数字素养教育改进建议,推动乡村数字素养教育发展,弥合数字鸿沟。
- 王圣策胡芸
- 关键词:未成年人数字鸿沟
- 大学生网络影视文化接触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网络影视评论的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介入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的重要途径。对这一文化行为的深入了解无疑有助于对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效应的认识。基于对六百多名本科生课堂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为:高频率的网络电影电视剧观看是激发网络影视评论发展的充分条件;网络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影视信息和影视舆论受传渠道,这是网络影视评论兴盛不衰的必要条件。此外调查还对大学生网络影视评论的接触频率、时间、方式及原因等细节问题进行研究。
- 唐佳琳柴志明胡芸苗笑雨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影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