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春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单片
  • 7篇单片机
  • 7篇感器
  • 7篇传感
  • 7篇传感器
  • 6篇图像
  • 6篇ARDUIN...
  • 5篇电路
  • 5篇远程
  • 5篇激光
  • 4篇远程传输
  • 4篇驱动模块
  • 4篇小车
  • 4篇机器人
  • 3篇点云
  • 3篇胸径
  • 3篇照明
  • 3篇网络
  • 3篇芯片
  • 3篇激光传感器

机构

  • 44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44篇胡春华
  • 3篇杨绪兵
  • 3篇李萍萍
  • 3篇杨东
  • 2篇云挺
  • 2篇业巧林
  • 2篇周国平
  • 1篇薛联凤
  • 1篇刘辉
  • 1篇张亚
  • 1篇金玉成
  • 1篇刘继展
  • 1篇汪向华
  • 1篇朱咏莉
  • 1篇卫宏
  • 1篇张颖
  • 1篇韩建刚
  • 1篇杨东
  • 1篇高杨
  • 1篇王睿

传媒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山西电子技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集成电路应用
  • 1篇单片机与嵌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区域治理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5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CRNet的TLS与ALS人工林点云配准系统
本发明属于点云配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PCRNet的TLS与ALS人工林点云配准系统;本发明针对经典的PointNet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原始的PCRNet骨干网络替换成了PointNet++,加强了...
胡春华王郅浩
一种基于Arduino的树干胸径数据采集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森林资源调查精度需求、使用简便、价格合理、数据采集速度快、能适用于不同地形且具有一定智能性的基于Arduino的树干胸径数据采集平台。它包括底部具有驱动轮的小车,在小车上固定有竖杆,在竖杆上安装...
胡春华金成磊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Mask R-CNN与3维球体拟合的成熟石榴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k R‑CNN与3维球体拟合的成熟石榴定位方法,涉及农业机器人水果采摘定位领域,水果快速准确定位是采摘机器人实现准确采摘的前提。本发明采用Kinect V2.0采集石榴彩色图像RGB及深度图像D...
胡春华 于涛 谢宇宁
文献传递
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卷尺、放置箱体、卷尺出口和卷尺盒,所述放置箱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放置箱盖,所述放置箱盖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固定钉,所述放置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卷尺出...
谢宇宁胡春华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LTE模块远程图像无线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LTE模块远程图像无线传输系统,包括控制模块、LCD显示模块、摄像头模块、TTL电平转RS485模块、LTE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摄像头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LCD显示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
胡春华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Arduino Mega的树间隙测量移动平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移动平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Arduino Mega的树间隙测量移动平台,包括底盘,底盘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电源,第一电源与底盘固定连...
金成磊胡春华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人工林地移动机器人的避障电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林地移动机器人的避障电路,包括Arduino Mega2560开发板、超声波传感器模块、DM556驱动器、57HD5401步进电机、ZigBee串口通信模块、电源降压模块和24V电源,超声波传...
胡春华
文献传递
采摘机器人深度视觉伺服手-眼协调规划研究被引量:20
2021年
针对现有采摘机器人的识别采摘精度与效率偏低等问题,开展了采摘机器人深度视觉伺服手眼协调规划研究。开发了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小型升降式采摘机器人,进行了采放果的工作空间与姿态分析,针对“眼在手上”模式建立了手眼协调的坐标变换模型。对采摘机器人提出了基于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由远及近手眼协调策略,并根据RealSense与机械臂参数完成了基于深度视觉的远近景协调关键点间分段动作规划。手眼协调采摘试验表明,末端在X、Y、Z方向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51、2.79、3.35 mm,平均耗时为19.24 s,其中机械臂从初始位开始采果的平均耗时为12.04 s,中间识别与运算的平均耗时为3.82 s,放果动作平均耗时为7.2 s,机械臂动作耗时占整个环节的80.2%。该机器人结构和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手眼协调策略可满足采摘作业需求。
金玉成高杨刘继展胡春华周尧李萍萍
关键词:采摘机器人手眼协调
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跨模态交互的田间杂草分割方法
2025年
[目的]针对田间杂草目标存在分布不均匀、尺度不一以及边缘重叠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跨模态交互的双分支分割模型CMFNet-Lite。[方法]基于Transformer模型构建了双分支特征提取网络,分别从近红外和可见光输入中提取光谱和视觉特征;建立基于交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将2种特征进行跨模态交互并通过残差网络拼接融合,以充分利用不同模态各自的信息,形成优势互补;将融合后的特征图送入多层感知机进行杂草分割掩码预测。此外,还进一步利用可分离卷积替代常规卷积,以降低模型参数量和提升推理速度。[结果]在Sugar Beets 2016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效果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近年来采用混合CNN和Transformer架构的分割模型有较大提升,平均交并比(mIoU)和平均准确率(mAcc)分别为92.73%和95.52%。轻量化模型的参数量为8.5 M,单幅图像检测速率为每秒6.3帧。消融试验表明,本方法与未融合特征的Segformer分割模型相比,mIoU和mAcc分别提高了6.22%和4.1%。[结论]融合多模态信息相比于仅使用单模态输入更有助于田间杂草区域的精细化感知,可为精确除草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葛春磊张九于胡春华杨绪兵范习健
关键词:杂草多模态融合轻量化
一种图像采集远程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远程传输装置,本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信号传输装置,图像采集包括水平舵机、垂直舵机、图像采集平台、摄像头;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图像处理芯片、4G通信装置。所述装置中图像采集由两轴向舵机组成,与数据...
冒子昂胡春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