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志勇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手法
  • 4篇疗效
  • 4篇关节
  • 3篇支具
  • 3篇手法复位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脱位
  • 3篇脱位
  • 3篇外展支具
  • 3篇疗效评价
  • 3篇内翻
  • 3篇关节脱位
  • 3篇复位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上骨折
  • 2篇石膏
  • 2篇肘内翻
  • 2篇桡骨远端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胡志勇
  • 4篇徐勇强
  • 2篇李康华
  • 2篇梁捷予
  • 2篇廖前德
  • 1篇林飞跃
  • 1篇皮斌
  • 1篇孙绍裘
  • 1篇尹晓明
  • 1篇刘华
  • 1篇邓展生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治疗腰腿痛302例
1999年
胡志勇
血肿内麻醉后抽吸法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肿内麻醉后抽吸法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方法 用1%~2%普鲁卡因或1%~2%利多卡因5~10ml,用8号针头将麻醉药缓慢注入骨折断端血肿内稍待片刻回抽后再进行手法复位。结果 3351例患者麻醉有效率达100%,麻醉满意者2446例,占约73%。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应用作者认为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麻醉效果满意;(2)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的毒副作用;(3)有利于手法整复中的手摸心会,便于骨折整复,同时使固定后肢体肿胀消退,周径缩小,不致过大,增强骨折固定的稳定性;(4)局部张力减小,降低早期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机会;(5)骨折断端血肿时麻醉抽吸后减少了骨化性肌炎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血肿感染的机会。故认为该方法在骨折整复中是简易有效的,值得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胡志勇
关键词:血肿骨折整复麻醉抽吸骨化性肌炎肢体肿胀
手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于外旋外翻位127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于外旋外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旋外翻手法复位固定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27例,并随访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按尚天裕主编《接骨学》疗效标准,效果优者78例,占61.4%;良者39例,占30.7%;可者10例,占7.9%。结论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于外旋外翻位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可减少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胡志勇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法肘内翻外翻
可调可塑外展支具配合先髋康复学步车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被引量:1
2008年
胡志勇李康华廖前德孙绍裘
关键词:支具
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评价
2009年
目的:评价可调可塑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湘雅医院126例(224髋)6~36月的DDH患儿,随机分为支具加学步车组70例(130髋)与改良蛙式石膏组56例(94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支具加学步车组与改良蛙式石膏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9.2%和9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具加学步车组股骨头坏死的比例显著低于改良蛙式石膏组(分别为1.5%和5.3%,P<0.05),但前者术后发生再脱位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分别为6.9%和1.1%,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DDH,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治疗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比例较低,但再脱位比例较高。
胡志勇徐勇强梁捷予李康华廖前德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外展支具疗效
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与改良蛙式石膏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可调可塑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和改良蛙式石膏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分析年龄为6~36个月DDH患儿126例(224髋),比较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组(70例)与改良蛙式石膏组(56例)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9.2%和94.7%,差异无显著性。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组股骨头坏死的比例显著低于改良蛙式石膏组(分别为3.8%和20.2%),但前者术后发生再脱位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分别为15.4%和2.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DDH,外展支具配合学步车治疗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比例较低,但再脱位比例较高。
胡志勇徐勇强梁捷予
关键词:发育性髋脱位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03例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并系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12~22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按Anderson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84.5%。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胡志勇皮斌
关键词: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
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索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方法应用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固定患足,经过多次手法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4例。结果矫正时间10.2~22.4个月,平均15.9个月。治疗效果参照Garceau改良评定标准,优30例54足,良11例13足,可3例3足,总优良率达95.71%。结论在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是一种效果明显、价格低廉且并发症较少的外固定材料。
胡志勇徐勇强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外旋外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96例效果分析
2001年
胡志勇邓展生刘华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外固定肘内翻
踝关节扭伤及不稳的保守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索一个新的有效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方法。方法通过双手对挤手法"U"形石膏外固定踝关节,治疗踝关节253例。结果随访10~48个月共248例,优198例,良41例,中等9例,优良率达到96.3%。结论双手对挤手法"U"形石膏外固定踝关节能够治疗踝关节扭伤,并能预防和治疗踝关节不稳。是一种简单而实效的方法。
胡志勇徐勇强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保守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