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玻璃体
  • 3篇视网膜
  • 3篇水肿
  • 3篇注射
  • 3篇网膜
  • 3篇黄斑
  • 3篇黄斑水肿
  • 2篇眼外伤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手术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性
  • 2篇糖尿病性黄斑...
  • 2篇体腔
  • 2篇腔注射
  • 2篇曲安奈德
  • 2篇激光
  • 2篇玻璃体腔
  • 2篇玻璃体腔注射

机构

  • 3篇河南平顶山煤...
  • 3篇河南省平顶山...
  • 2篇平煤集团总医...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平顶山煤业(...

作者

  • 9篇罗翠平
  • 6篇李慧俐
  • 5篇焦亮亮
  • 4篇田锁成
  • 2篇张杰勋
  • 2篇李娜
  • 2篇徐蕾
  • 2篇高贤良
  • 1篇焦亮亮
  • 1篇黄瑾
  • 1篇杨国进
  • 1篇李娜
  • 1篇田锁成
  • 1篇徐蕾
  • 1篇赵东卿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观察
2010年
李慧俐田锁成罗翠平李娜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治疗
矿区挫伤性前房积血2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罗翠平赵东卿高贤良张杰勋杨国进李慧俐
关键词:挫伤性前房积血疗效
瓦斯爆炸性眼外伤38例分析
2010年
罗翠平高贤良张杰勋李慧俐焦亮亮
关键词:瓦斯爆炸眼外伤急救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8眼。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的变化分析。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ME较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田锁成罗翠平李慧俐徐蕾焦亮亮
关键词:注射激光凝固术
煤矿开放性眼外伤56例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煤矿开放性眼外伤的易发人群、原因、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06/2008—06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5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治疗后视力光感~0.05者13例,占23.2%;0.06~0.2者27例,占48.2%;0.3~0.5者9例,占16.1%;0.6以上者3例,占5.4%;无感者4例,占7.1%。结论:煤矿开放性眼外伤严重损害视功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伤后视力的恢复和眼球的完整性起到关键作用。
李慧俐田锁成罗翠平李娜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每组28眼。其中联合治疗组在注药后1个月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分别观察2组患者激光后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眼压、眼底改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9±0.15、0.22±0.15,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21.23±112.43)μm、(267.80±104.11)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4、0.29±0.14;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37.62±97.21)μm、(245.21±99.46)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观察期间联合治疗组7眼出现眼压升高,药物治疗3~7d恢复正常;1眼患者晶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结论 TA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短期内黄斑水肿减轻明显、视力提高,但远期疗效、水肿、复发率及并发症等仍需进一步长期观察。
罗翠平田锁成李慧俐徐蕾焦亮亮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
硅油充填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硅油充填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45眼)硅油充填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选择、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眼选择硅油取出、剥膜、再次眼内硅油或C3F8充填,24眼复位;6眼选择硅油下膜剥离、内排液、硅油补充、眼内光凝,5眼复位;8眼选择巩膜外冷凝联合扣带术,7眼复位;1眼视网膜下方局限脱离,未见明显增殖膜及明确裂孔者,在脱离视网膜后界行视网膜激光光凝。视功能提高者38眼。结论:硅油充填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多以下方为主,术后增殖膜的形成牵拉是造成硅油充填眼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眼底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仍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罗翠平李娜徐蕾焦亮亮
关键词:硅油充填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氟羟氢化泼尼松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氟羟氢化泼尼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0.1ml(4mg),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视力、眼压、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25眼(缺血型17眼,非缺血性8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17眼(缺血型11眼,非缺血性6眼)。最终随访视力提高30眼,比术前降低5眼,不变7眼。OCT形态恢复正常16眼,改善23眼,无改善3眼。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术后出现晶体后囊TA药物颗粒贴附,1个月后逐渐吸收。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
罗翠平焦亮亮黄瑾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矿区外伤性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的治疗体会
罗翠平田锁成张杰勋焦亮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