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娜 作品数:9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探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析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出200例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出院6个月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的遵医行为规律服药、科学饮食、适度锻炼、血糖监测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的DKT健康认知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 祁娜 丁雅芳关键词:糖尿病 血糖水平 遵医行为 健康知识 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饮食护理干预各项措施进行分析,确定其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分析护理措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样本资料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自愿参与实验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以住院号单号7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住院号为双数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饮食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则对患者饮食展开全面干预,对比指标: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糖尿病血糖控制非常关键,如控制不理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通过饮食干预的方式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联合规范化的饮食,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张晓娜 肖书敏 祁娜关键词:饮食护理干预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评分 社区老年居民高脂血症发病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社区老年居民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及发病危险因素,建立高脂血症发病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结合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抽样调查本地区老年常住人口相关数据。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38份,回收有效问卷920份,有效率为88.63%,其中诊断为高脂血症350例,患病率为38.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高血压、糖尿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缺乏锻炼习惯、年龄≥65岁及体型超重/肥胖为社区老年居民高脂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显示,居民患高血压得76分,患糖尿病得84分,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得59分,无锻炼习惯为18分,年龄根据年龄段不同得分不同,最高为86分(70~74岁),超重/肥胖得41分,总分为0~364分,一致性指数为0.81(95%置信区间:0.71~0.8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8.14,P=0.64。结论患高血压、糖尿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缺乏日常锻炼、年龄≥65岁及超重/肥胖与社区老年居民高脂血症发病密切相关,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及区分度,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梁晓丽 宋润络 丁雅芳 祁娜 刘方方 朱禄平 张晶晶关键词:高脂血症 列线图 老年居民 醛固酮、血清尿酸水平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与冠心病PCI病人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醛固酮(ALD)、血清尿酸(SUA)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EATV)与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388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92例,不稳定心绞痛(UA)病人1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128例,检测ALD、SUA和EATV,分析ALD、SUA及EATV与冠心病行PCI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AMI组ALD、SUA和EATV明显高于SAP组和UA组(P<0.05);UA组ALD、SUA和EATV明显高于SAP组(P<0.05);Gensini积分>60分组ALD、SUA和EATV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0分组和Gensini评分31~60分组(P<0.05);Gensini积分31~60分组ALD、SUA和EATV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0分组(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组ALD、SUA和EATV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ALD、SUA和EATV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3,0.360,0.401,P均<0.05)。结论冠心病行PCI病人ALD、SUA和EATV与临床分型、Gensini积分有关,且与术后MACE发生有一定关系。 段洪强 祁娜 王绍欣关键词:冠心病 醛固酮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疾病特点,制定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样本获取方式为2018年3月-2019年4月本院自愿加入实验的60例甲亢患者,以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护理组,均由30患者组成,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护理组则展开综合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情绪指标,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治疗中不适反应较为严重,通过护理干预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纾解,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率,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效果理想。 张晓娜 肖书敏 祁娜关键词:护理干预 甲亢 生活质量 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糖监测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接受指尖血糖监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胰岛素总剂量)、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水平、治疗7 d后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岛素总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BG、2 h PG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FBG、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FBG达标率、2 h PG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调查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可促进患者知晓糖尿病健康知识,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祁娜 梁晓丽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 血清GDF-15、sST2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及对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索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CHF患者146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清GDF-15、sST2与心功能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研究组预后情况,分析血清GDF-15、sST2对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Ⅳ级CHF患者血清GDF-15、sST2水平、LAD、LVEDD>Ⅲ级>Ⅱ级>对照组(P<0.05),LVEFⅣ级<Ⅲ级<Ⅱ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15、sST2与LAD、LVEDD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F-15、sST2水平对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的AUC为0.946、0.954,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6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DF-15、sST2水平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具有较高预后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准确性更好。 段洪强 闫鹏 祁娜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GDF-15 心功能 预后 快速康复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FTS)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需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 FTS手术组40例(FTS),术前2h 饮用糖水,术前不禁食水、不灌肠、不插胃管、导尿管,均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术中尽量不使用引流管,适当输液及输血,有效止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进食;传统手术组40例,按传统方法处理,即术前禁食水,术前晚灌肠,术前留置胃管、导尿管等常规处理。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出入量均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 FTS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优于传统方法。 祁娜关键词:快速康复 胃癌围手术期 护理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和双水平气道正压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机械并发症心衰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2011年 冠心病发病率日益升高,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eHte myocardial infarotion,AMI)的危害性最大。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oua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做为一种有效的AMI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PCI治疗不能解决围手术期的心衰,尤其对于合并室间隔穿孔和二尖瓣大量反流重症心衰患者,死亡率极高,临床预后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f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是有效的治疗手段_】。棚. 祁娜 李转珍 尚喜艳关键词: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双水平气道正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衰患者 机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