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巍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药
  • 5篇中医
  • 5篇结肠
  • 4篇黑变病
  • 3篇中医体质
  • 3篇慢性
  • 3篇结肠黑变病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炎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治未病
  • 2篇气管炎
  • 2篇中药保留灌肠
  • 2篇中医药
  • 2篇综合征
  • 2篇未病

机构

  • 18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18篇田巍
  • 13篇刘文英
  • 10篇田冀虹
  • 6篇牛建海
  • 5篇白晓莉
  • 3篇宋清江
  • 3篇马凤琴
  • 3篇刘红燕
  • 1篇石晓华
  • 1篇薛芳
  • 1篇于芳
  • 1篇苏彦玲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河北中医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普通针刺治疗大肠黑变病40例被引量:4
2014年
大肠黑变病(M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肠病,也有学者称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因为它常常与结肠腺瘤样息肉和结肠癌相伴相生。近年来,随着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普及,大肠黑变病的检出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田巍刘文英白晓莉
关键词:大肠黑变病中药保留灌肠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腺瘤样息肉
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0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1次/隔日,选取两侧肺俞穴或定喘穴交替进行穴位注射,3个月为1个疗程。中药穴位贴敷1次/日,贴于双侧肺俞、双侧膏肓、双侧定喘、膻中、天突、大椎,每次贴敷8~10小时。每年三伏、三九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年。结果治愈25例,显效40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巍田冀虹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慢性支气管炎
软肝温胃散对PHG大鼠胃肠激素及内皮素的影响
2020年
探讨软肝温胃散对 PHG 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60 只 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药中剂量治疗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西药组共 6 组,每组 10 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 3% 硫代乙酸胺大鼠腹腔注射 60mg/kg,建立 PHG 大鼠模型。于末次给药禁食 12h 后抽取鼠尾静脉血,并处死取全胃剖开,用 0.1?PC 水反复冲洗,小心剥离胃黏膜,取 50-100mg放入试管。测定各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内皮素(ET)含量变化。结果 :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 GAS、MTL、VIP、ET 含量升高(P<0.05 或 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 GAS、MTL、VIP、ET 含量均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 3 组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均较治疗前减低 (P<0.05),其中中药高剂量组血清 GAS、MTL、VIP、ET 含量降低更为明显 (P<0.05)。结论:软肝温胃散能够降低胃肠激素及内皮素含量,治疗 PHG 疗效明显。
牛建海赵娜妹田冀虹刘文英田巍王庆艳李紫健陈大蕾贾惠雲
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胃肠激素内皮素
自拟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降逆中药方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后2周、4周及8周的中医症状积分(RDQ积分)及内镜检查积分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后临床治疗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4周、8周,2组RDQ症状积分、内镜检测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内镜检查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MCS评分、PCS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Х~2=4.050,P=0.044)。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反酸烧心及疼痛症状,改善食管黏膜病理改变,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田冀虹刘文英田巍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生活质量
达立通颗粒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达立通颗粒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治以口服达立通颗粒+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治以口服福松粉剂、枸橼酸莫沙比利,进行4周的治疗和对照研究。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颗粒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能使患者停服泻药,恢复结肠正常传输功能,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田巍刘文英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中医药疗法中药保留灌肠
运用经方黄连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2022年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学属“泄泻”“腹痛”等范畴,现代医家多从肝脾立论,治以疏肝健脾。本研究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上热下寒,阴阳失调,治疗上应清上温下,寒温并用,调和阴阳。本文总结探讨运用《伤寒论》经方黄连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通过整体辨证审因,结合临床实际,兼以平肝理气、温阳扶脾,调和土木,健运化湿、温补肾阳等为治则,随证加减,治疗此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后附经典病案 1 则以佐证。
陈大蕾刘文英田冀虹田巍张宇翔
关键词:黄连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寒热错杂
结肠黑变病与中医体质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白晓莉田冀虹田巍刘文英管红玲刘红燕薛芳马凤琴牛建海
该课题研究中检出的结肠黑变病主要体质型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的患者共72例分为非老年及老年2组,非老年组中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气虚质、阴...
关键词: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中医体质
温中健脾活血法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及对血浆胃泌素的影响
2020年
观察温中健脾活血法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及对血浆胃泌素的影响。方法 : 将 90 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5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泮托拉唑20mg,2/ 日。治疗组以温中健脾活血为治疗原则,予口服自制软肝温胃散,15g 2/ 日,两组均连续治疗 90 天。观察 2 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内镜下胃粘膜的变化情况。结果 :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内镜检查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 <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中健脾活血法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内镜下胃黏膜病变,并可降低胃泌素水平。
牛建海田冀虹赵娜妹刘文英田巍王庆艳李紫健陈大蕾贾惠雲
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胃泌素
参苓白术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价值分析
2023年
思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选择参苓白术散合半夏泻心汤的实际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外科于2019.1-2022.1之间接收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患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2小组,即:对照组(基本西药)与实验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各小组是40例,均治疗4周,然后对比2组病患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等各是95.00%、18.4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34.38%,2组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如果选择参苓白术散合半夏泻心汤疗法,则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复发率,该治疗方案具备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牛建海陈大蕾田冀虹田巍张宇翔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半夏泻心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从痰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假性息肉的临床研究
刘红燕于芳刘文英田巍苏彦玲宋清江马凤琴孟会改白晓莉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非特异性炎症,易于反复发作,形成假性息肉,甚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开展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实用性。该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经105例溃疡性结肠炎假性息...
关键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