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瑾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1篇眩晕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关系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治疗偏头痛
  • 1篇实热
  • 1篇实热证
  • 1篇头痛
  • 1篇头痛宁胶囊
  • 1篇配合针刺治疗
  • 1篇偏头痛
  • 1篇前列地尔
  • 1篇前列地尔注射...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机构

  • 4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王瑾
  • 2篇郭颖
  • 1篇刘涛
  • 1篇赵文莉
  • 1篇李作伟
  • 1篇刘琳
  • 1篇王珩
  • 1篇赵金生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柴胡汤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实热证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天津市南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实热证SAP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枳实15g、白芍10g、大黄5g、生姜10g、大枣2枚)随证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为14d。观察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和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d:6.56±2.70比8.08±3.23)和抗菌药物应用时间(d:8.78±2.80比10.02±2.90)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CPIS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14d达最低水平,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CPIS评分(分):0.68±0.59比1.12±0.96,NIHSS评分(分):6.38±2.31比7.44±2.74,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46/50)比76%(38/50),P〈0.05]。结论大柴胡汤可有效治疗老年AIS实热证SAP,且安全性较好。
刘琳王珩刘涛王瑾郭颖赵文莉李作伟赵金生辛永飞
关键词:大柴胡汤卒中相关性肺炎老年实热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患者血脂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探讨Hp感染与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8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抗Hp特异性抗体Hp-IgG及其血脂水平。结果:Hp感染率为60.00%。Hp-IgG阳性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Hp-IgG阴性组(P<0.05)。结论:Hp感染有可能从不同角度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中机制之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血脂代谢,临床表现为TG水平的提高。
王瑾
关键词:脑梗死血脂
前列地尔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80例被引量:2
2013年
眩晕是对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自觉平衡障碍或空间位像觉自我感知错误,患者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墨旋转、摆动、直线、倾斜或升降等运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是因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神经内科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眩晕的临床常见病因之一。笔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本病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王瑾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前列地尔注射液针刺
头痛宁胶囊联合天麻素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研究头痛宁胶囊联合天麻素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来该院就诊的61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例31)。对照组患者给予天麻素胶囊,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痛宁胶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平均持续时间、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14例治愈,8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73.33%(22/30);治疗组17例治愈,12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3.55%(29/31);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头痛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SF-36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F-36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SF-36评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治疗前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头痛宁胶囊联合天麻素胶囊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升高局部脑血流量,缓解脑局部缺氧和缺血,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瑾郭颖
关键词:头痛宁胶囊偏头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