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溪银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麻醉
  • 3篇老年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剖宫产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S-100Β
  • 2篇插管
  • 1篇蛋白
  • 1篇得普利麻
  • 1篇低位硬膜外
  • 1篇低血压
  • 1篇血压

机构

  • 5篇马鞍山市人民...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马鞍山市市立...

作者

  • 9篇王溪银
  • 8篇万宗明
  • 4篇朱茗
  • 3篇卜先龙
  • 3篇陈美银
  • 3篇钱珺
  • 2篇张多志
  • 2篇李元海
  • 2篇王燕
  • 1篇段晓玲
  • 1篇丁承松
  • 1篇秦玲
  • 1篇张蓓
  • 1篇经俊
  • 1篇高国云
  • 1篇匡勇
  • 1篇杨希营
  • 1篇徐朴
  • 1篇刘洁
  • 1篇蔡玲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拟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为芬太尼组,B组为瑞芬太尼组,每组各35例。B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直至手术结束。术中当患者VAS评分>3或出现体动反应时,A组追加芬太尼0.05mg静脉滴注;B组增加瑞芬太尼泵入剂量0.01μg/(kg.min)观察并记录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HR.MAP.RR.SPO2)变化,麻醉镇痛效果及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HR.MAP.RR.SPO2)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B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麻醉效果良好,可供临床选择应用。
朱茗高国云王溪银钱珺秦玲
关键词:瑞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
持续输注法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法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需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分次给药组(Ⅰ组),持续输注组(Ⅱ组)。硬膜外用药为2%利多卡因。两组患者均先注入试验量4-5 ml,观察5 min,未见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征象后,Ⅰ组注入8-12 ml药液,间隔2 min,分2次注完,术中未再追加药物。Ⅱ组以(0.12-0.14)ml/(kg·h)[1]恒速持续输注药物,直至手术结束。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BP、HR和总用药量。结果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HR波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延长(P〈0.05),BP波动显著降低(P〈0.05),总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持续输注法可安全地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效果可靠。
朱茗万宗明王溪银钱珺
关键词: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中得普利麻预防产妇寒战反应效果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得普利麻预防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孕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得普利麻组(Ⅰ组,30例);地西泮组(Ⅱ组,30例)和对照组(Ⅲ组,30例)。三组均选用相同的局麻药、给药方式,于手术开始前1min分别静注1mg/kg得普利麻、5mg地西泮和2ml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产妇手术中发生寒战反应发生率和程度,婴儿Apgar评分。结果与Ⅱ、Ⅲ组比较,Ⅰ组产妇术中寒战发生率最低,程度最轻(P<0.05);娩出婴儿的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得普利麻有预防剖宫产产妇手术中寒战反应的发生,同时对婴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丁承松万宗明王燕王溪银陈美银张蓓卜先龙
关键词:得普利麻寒战反应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FOB)联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用于前路颈椎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颈椎手术的患者42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1):纤维支气管镜联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组(A组)和单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组(B组),麻醉慢诱导后,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等。结果:与FOB组比较,A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均未见低氧血症发生、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FOB)联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时可减少插管时间,提高首次插管成功概率。
陈美银万宗明徐朴蔡玲刘洁王溪银
关键词:视频喉镜纤维支气管镜颈椎气管插管
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在老年人麻醉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老年人麻醉提供一个更好的麻醉诱导选择。方法:择期胆囊、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标准Ⅰ~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B组(七氟醚)、C组(丙泊酚-七氟醚复合),各20例。患者入室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血糖作为基础值(T0),记录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7min(T6)时BP、HR、血糖的变化。结果:B组有15%患者(3/20)主诉吸入气体有异味,不肯接受,需辅助其他静脉麻醉药完成麻醉诱导。与基础值比较,3组诱导后HR较诱导前降低(P<0.01),气管插管后即刻A、B、C组HR加快,其中以A、B组加快明显。与基础值比较,气管内插管前3组患者的SBP、DBP、MAP均降低,其中降低程度A、B组>C组(P<0.01),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后即刻,3组患者血压明显上升,插管后1~2min达高峰,随后逐渐回到插管前水平。与基础值比较,T4、T6时3组血糖均降低(P<0.05),其中降低程度B、C组>A组(P<0.01)。结论: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可以增强药效,减少单一麻醉药的用量,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小,更适合老年人的麻醉诱导。
卜先龙万宗明段晓玲王燕王溪银
关键词:老年人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TURP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6~8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至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组(硬膜外组),每组30例。在入手术室后麻醉前10min(T0)、手术即刻(T1)、术毕即刻(T2)、术后20min(T3)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手术时间、输液量、膀胱冲洗液量、前列腺质量,记录术后1d(T4)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血钠水平。分别于T0、T2和T4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3mL,采用ELISA法检测S-100β蛋白、IL-6和TNF-α水平。分别在术前和T4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计算术后成绩与基础值的差值,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依据T4时有无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结果在累加测试中,全麻组和硬膜外组T4时间点的分数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硬膜外组T0与T4时间点差值的绝对值显著小于全麻组(P〈0.05)。在数字广度-逆向测试中,全麻组T4时间点的位数显著少于同组T0时间点(P〈0.05)。60例患者中,9例(15.0%)发生POCD(POCD组),51例未发生POCD(非POCD组)。其中,全麻组发生POCD5例(16.7%),硬膜外组4例(13.3%),两组间POCD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硬膜外组、POCD组、非POCD组T2时间点的S-100β蛋白、IL-6、TNF-α水平和POCD组T;时间点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POCD组T2时间点的S-100β蛋白、IL-6、TNF-α水平和T4时间点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POCD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不能降低老年患者TURP术后P
朱茗李元海万宗明江涛王溪银
关键词:麻醉方法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S-100Β蛋白
吗啡超前镇痛对阑尾手术内脏牵拉痛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对抑制阑尾手术内脏牵拉痛及术后镇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实验组):切皮前10 min将吗啡1.5 mg加入利多卡因注入硬膜外腔。所有患者均不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Ⅱ组抑制术中牵拉痛的效果明显优于I组(P<0.05);Ⅱ组首次出现疼痛时间较Ⅰ组显著延长(P<0.01),Ⅱ组术后尿潴留患者多于Ⅰ组(P<0.01)。结论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能明显抑制术中牵拉痛,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陈美银万宗明王溪银匡勇经俊钱珺
关键词:吗啡硬膜外牵拉痛超前镇痛
小剂量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和氯胺酮进行麻醉干预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60例,年龄63~82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Ⅰ组静注利多卡因和氯胺酮各0.5mg/kg,继以利多卡因0.5mg/(kg·h)持续输注直至术毕;Ⅱ组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3d和术后2d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计算术后成绩与术前基础值的差值(X值),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时(T1)、术后1天(T2)及术后2天(L)抽取外周静脉血,ELISA法分别检测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IL-6浓度。结果X值比较,与Ⅱ组比较,Ⅰ组数字符号测试、累加测试及循迹连线测试A均显著降低(P〈0.05)。Ⅰ组和Ⅱ组POCD发生率分别为6.7%和33.3%,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T1时点,Ⅰ组S-10013蛋白、NSE及IL-6浓度均显著低于Ⅱ组(P〈O.05);T2时点,Ⅰ组NSE及IL-6浓度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T3时点,Ⅰ组IL-6浓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术中静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和氯胺酮进行麻醉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能与其降低血清S-100β蛋白、NSE及IL-6浓度有关。
朱茗李元海万宗明张多志王溪银
关键词:利多卡因氯胺酮老年胃肠道肿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S-100Β
麻黄素联合苯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手术腰麻低血压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2
2013年
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2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麻黄素组(A组)、苯肾上腺素组(B组)和麻黄素+苯肾上腺素组(C组)。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恶心或呕吐发生率,阿托品使用率和其他不良反应;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小剂量麻黄素联合苯肾上腺素在剖宫产手术中处理腰麻低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和麻黄素、苯肾上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卜先龙万宗明杨希营张多志王溪银
关键词: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低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