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曦

作品数:39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心病
  • 7篇血管
  • 7篇教学
  • 7篇冠心病
  • 6篇血压
  • 5篇动脉
  • 5篇高血压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造影
  • 4篇造影术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脏
  • 3篇再灌注
  • 3篇临床教学
  • 3篇冠状

机构

  • 37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长江大学附属...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市九龙坡...

作者

  • 37篇王曦
  • 12篇覃数
  • 10篇雷寒
  • 9篇张冬颖
  • 6篇常广磊
  • 6篇肖骅
  • 6篇柳青
  • 6篇汪克纯
  • 5篇罗素新
  • 5篇王玉璟
  • 4篇马康华
  • 4篇何泉
  • 3篇何文一
  • 3篇张英
  • 2篇刘剑
  • 2篇孙琦
  • 1篇唐鸿
  • 1篇陈明
  • 1篇余应喜
  • 1篇傅航

传媒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国继续医学...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кB抑制剂对大鼠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及ICAM-1,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PDTC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h继而松解2h建立无再流动物模型.再灌注后2h采用病理染色法检测无再流范围;采用免疫荧光组化、RT-PCR方法检测ICAM-1,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缺血区ICAM-1,P-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而PDTC使缺血区ICAM-1,P-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0.05);PDTC组无再流范围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NF-кB抑制剂PDTC能显著减小大鼠AMI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再灌注后缺血区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有关.
何泉雷寒柳青覃数马康华王曦
关键词:无再流现象P-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45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无血管累及即0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化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根据HDL-C分为正常HDL-C组和低HDL-C组,分析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HDL-C逐渐降低。与正常HDL-C组相比,低HDL-C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冠状动脉相关分析表明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负相关(r=-0.739,P<0.05)。结论随着HDL-C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增加,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致性,是冠状动脉病变初步预测指标之一。
汪克纯王曦张冬颖覃数王玉璟常广磊何文一张英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术
血清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OX40配体蛋白(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脉造影检查者共4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0支病变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表示,对OX40L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各组OX40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高血压病史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血清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r=4.763,P
汪克纯王曦张冬颖覃数王玉璟常广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改革探索被引量:17
2018年
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存在对"三基"重视不足、因材施教不够、教学方式单调、考核流于形式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探索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狠抓基本功培训、规范查房、重视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等措施,提高了学员的临床基本功和临床思维,改善了带教质量。
黄毕黄颖张冬颖肖骅王曦罗素新
关键词:临床基本功临床思维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M2 35T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对重庆地区 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80例血压正常者血管紧张素原的M 2 35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TT基因型频率为 6 4 .1%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相对于MM基因型 ,暴露于TT基因型的OR值为3.835 (P <0 .0 5 )。原发性高血压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 79.3%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相对于M等位基因 ,T等位基因的OR值为 1.90 3(P <0 .0 1) ,随着等位基因T的增加 ,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增加。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M2 35T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 ,TT基因型可能是重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型。
孙琦柳青雷寒王曦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风心病房颤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8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组8例,阵发性房颤组10例,持续性房颤组20例。对各组心房组织,应用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及Mas-son染色检测胶原含量及分布;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蛋白表达及分布;应用RT-PCR检测TGF-β1 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TGF-β1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与风心病窦性心律组相比,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胶原含量在阵发性房颤组(P<0.05)和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中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及胶原含量继续明显增加(P<0.05)。相关分析发现TGF-β1的mRNA、蛋白表达程度与心房胶原含量均呈正相关(r=0.37,P<0.05;r=0.45,P<0.01)。结论风心病患者心房组织中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心房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在风心病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一定的作用。
肖骅雷寒王曦胥雪莲游小均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转化生长因子Β纤维化
心肺运动试验用于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评估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6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年龄在18~80岁)行CPET、运动负荷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分析CPET相关指标(峰值摄氧量%预计值Peak VO_(2)%pred、峰值氧脉搏%预计值Peak O_(2) pulse%pred、摄氧量对应功率的做功效率(ΔVO_(2)/ΔW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诊断价值。结果:Peak VO_(2)%pred的最佳截断点是≤69%pred,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55.1%,特异度为77.0%,AUC为0.698。Peak O_(2) pulse%pred最佳截断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50.7%,特异度为72.4%,AUC为0.58。ΔVO_(2)/ΔWR最佳截断点处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44.9%,特异度为87.4%,AUC为0.647。Peak VO_(2)%pred及ΔVO_(2)/ΔWR敏感度远高于负荷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PET部分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优于运动负荷心电图,最佳截断点处特异度及诊断价值均较高,而且CPET本身也包括连续动态全程心电图分析,不建议各自分割使用,主张所有指标整体整合分析使用。CPET相关指标对冠心病诊断有预测价值,可以早期、较准确的诊断冠心病。
朱珊雨王曦孙兴国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冠心病运动心电图
心脏体格检查临床教学现状与改进被引量:5
2015年
心脏体格检查是医学生及各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是诊断学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教学课件、教学方式、实践操作、实践考核等方面,结合现状不足进行改进,探索行之有效的心脏体格检查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魏潇肖骅罗素新王曦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改进
血常规衍生炎症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检查,通过复合其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衍生的相关炎症标志物被认为可以更好地反映机体免疫炎症状态,并已在临床及科研中被证实对许多疾病有一定预测价值。本文就目前对相关炎症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进行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Blood routine is a commonly used clinical examina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neutrophils, lymphocytes, monocytes and other related inflammatory markers can better reflect the immune inflammatory state of the body, and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certain predictive value for many diseases in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esults of current studi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祝逸群王曦
关键词:血常规炎症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和CRP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58例疑似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血清sOX40L和CRP的浓度,采用冠脉造影术和ACC/AHA评分法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患者血清sOX40L和CRP水平及冠脉评分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对照(CT)组(P<0.01);sOX40L与CRP及冠脉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CRP与冠脉评分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sOX40L和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sOX40L有望与CRP一样,作为炎症指标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
汪克纯王曦王玉璟张冬颖覃数常广磊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造影术OX40配体C反应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