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斋

作品数:32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数学模型
  • 3篇疫情
  • 3篇气象因素
  • 3篇染病
  • 3篇粒细胞
  • 3篇疾病控制
  • 3篇发病
  • 3篇病例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电话调查
  • 2篇杜氏利什曼原...
  • 2篇亚热带地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原虫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机构

  • 31篇厦门市疾病预...
  • 5篇福建省疾病预...
  • 5篇厦门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福建省气候中...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郴州市疾病预...
  • 1篇桂阳县疾病预...
  • 1篇泉州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32篇王明斋
  • 6篇俞新莲
  • 6篇汪家旭
  • 5篇郭志南
  • 5篇欧阳雪
  • 5篇沈理通
  • 5篇陈国伟
  • 4篇苏成豪
  • 4篇张怡盾
  • 3篇郑智民
  • 3篇张燕峰
  • 3篇张丽杰
  • 3篇戴龙
  • 3篇詹美蓉
  • 3篇谢忠杭
  • 3篇欧剑鸣
  • 2篇郑蓉蓉
  • 2篇林敏珍
  • 2篇林碧云
  • 2篇柯雪梅

传媒

  • 6篇海峡预防医学...
  • 4篇中华卫生杀虫...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3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旅行医学科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第24届全国...
  • 1篇江西省科协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与对策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探讨今后防治措施与策略。[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抽查学生甲状腺大小、尿碘、盐碘,开展加工厂盐、居民户盐及盐民自用盐的盐碘含量监测。[结果]查2525名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3.72%(触诊法),自1995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合格碘盐食用率89.66%,碘盐覆盖率90.72%,尿碘中位数为246.40μg/L;加工厂盐合格率为99.15%,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5.2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0%,盐民自供盐10月份后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到90%以上。[结论]我市继续保持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今后应坚持开展病情监测和坚持防制措施不松懈。
伍啸青戴龙张燕峰谭东王明斋苏惠健林水春施红王玉兰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盐甲状腺肿
一例黑热病误诊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陈国伟王明斋汪家旭
关键词: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误诊粒细胞缺乏症葡萄糖酸锑钠长期发热
常用统计预测模型及其在结核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选择简便、可靠的统计预测模型,为传染病疫情预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常见统计预测模型的原理、拟合优度检验与模型筛选进行介绍,并以厦门市结核病疫情为例开展模型应用。结果模型与数据拟合结果显示,11种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 2最大为Cubic模型,其次为Quadratic模型和Logarithmic模型。Quadratic模型预测2019年7~12月厦门市报告发病数分别为191(95%CI:124-259)、192(95%CI:124-260)、193(95%CI:125-261)、194(95%CI:126-262)、195(95%CI:127-263)和196(95%CI:128-264)。结论常见统计模型可以用于厦门市结核病发病趋势预测,厦门市短期内报告病例数将略有上升趋势。
王明斋李佳芮佳王瑶杨蒙王琦琦陈田木郑蓉蓉
关键词:数学模型结核病
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在结核病疫情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利用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进行结核病传播预测,为结核病早期防控特别提供新方法。方法对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的原理、疫情加速关键点计算、优缺点等进行分析,以厦门市报告数据为例开展模拟研究。结果厦门市自2005-2018年来结核病高发,存在明显的冬春季节流行高峰。通过Logistic微分方程拟合结果较好,疫情加速期为每年第1或第2个月。结论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结核病“疫情加速时间”和“建议预警时间”,以及疫情变化的时间点,对于基层开展结核病预警防控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王明斋余珊珊芮佳杨蒙王瑶王琦琦陈田木郑蓉蓉张小芬
关键词:数学模型结核病
一例黑热病误诊调查与分析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它病程长,早期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起病缓慢,症状轻而不典型;病后3~6月典型症状逐渐明显;晚期患者可因长期发热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常并发肺炎、粒细胞缺乏症、败...
陈国伟王明斋汪家旭
关键词: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
文献传递
2011~2015年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掌握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分析其时间、空间、人群等的分布规律。结果 2011~2015年,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为0.90‰~1.93‰,整体呈上升趋势(P〈0.01)。季节分布特征以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男女性别比1.64∶1,年龄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人群分布主要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幼托儿童。病原学检出以EV71为主,占比53.49%。监测预警发现2016年自第15周开始超出常规水平。结论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处于较高流行强度。
王明斋沈理通欧阳雪尹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预警
一起农村聚餐所致霍乱暴发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1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病例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5例病例(1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3例,健康带菌者1例),罹患率为2.3%,无死亡病例。14日午餐为危险餐次,食用甲鱼或鸡肉者罹患率(4.4%)高于未食用者(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0.398~∞);食用木耳酸菜汤对预防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R=0,95%CI=0~0.761);从病例的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4株;从聚餐点清洗甲鱼的污水排放口水样中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1株。结论本次疫情为感染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可疑污染来源为甲鱼,食用酸性食品对预防霍乱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段良松刘晓峰付敏宁红卫王明斋陈伟华谢丰光周红梅马会来朱保平张丽杰欧阳云郑文
关键词:霍乱甲鱼流行病学调查
2013—2022年厦门市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预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近年来厦门市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并对今后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为当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厦门市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对2023—2025年厦门市恙虫病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3—2022年,厦门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62例,年均发病率为2.06/10万,不同年份的发病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χ~2_(趋势)=170.74,P<0.05)。时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呈现双峰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737例,占85.50%),其中6—7月和9—10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不同地区中,报告年均发病率较高的是海沧区(3.56/10万)、思明区(2.64/10万)和同安区(1.95/10万)。人群分布上,报告病例的男女比例为1.09∶1,男女报告发病率均为2.06/10万;报告病例平均年龄(46.97±17.35)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547例,占63.46%),其中50~59岁年龄组的报告病例数最多(228例,占26.45%),60~69岁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最高(6.75/10万);不同职业中,家务及待业人群的报告病例数最多(208例,占24.13%),其次为农民(197例,占22.85%)。报告病例从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7(4,12)d。SARI-MA(2,0,0)(0,1,1)[12]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厦门市恙虫病流行趋势(RMSE=0.50,R2=0.75),对2023、2024和2025年发病数的预测值分别为42例、39例和36例。对2023年1—9月的预测数据进行验证,实际发病数据均位于SARIMA模型的预测区间(RMSE=7.84,R~2=0.76)。结论 厦门市恙虫病发病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3—2025年预计将保持中等流行水平。
黄佳峰钟春燕柯雪梅王明斋黄仕杰
关键词: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吸毒者感染粪类圆线虫1例报告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报道了吸毒者感染粪类圆线虫1例,用肠虫清按常规治疗,治愈。
汪家旭王明斋
关键词:粪类圆线虫吸毒者病例报告
中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中国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流行病学调查(流调)队伍建设及流调人员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县(区)级CDC中流调人员开展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中国CDC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在线匿名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索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897家CDC的24934名流调人员。流调人员中女性(62.46%)、本科文化程度(71.36%)、公共卫生类专业(49.05%)构成比较高,91.72%的流调人员参与过现场处置。中国县(区)级CDC流调人员暴发调查步骤掌握情况得分为60.00分,流调重要技能掌握情况为42.22分;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与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以及参与过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等因素有关,且培训时间越长得分越高(均P<0.001)。结论中国县(区)级CDC流调队伍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流调人员在疫情处置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对提升流调人员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有显著效果,未来应加强对县(区)级人员的培训,提升流调人员专业能力。
李文静蔡剑王明斋金卓张丽杰裴迎新刘慧慧马会来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