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锋
- 作品数:143 被引量:5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低温腐熟土著菌对土壤肥力及秸秆腐熟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明确玉米秸秆还田下低温秸秆腐熟土著菌剂(菌剂A)田间秸秆促腐应用效果,采取小区定位试验和网袋翻埋研究方法,于上茬玉米秋季收获后,原田表面喷施清水(CK)、低温秸秆腐熟菌(菌剂A)和对照腐熟菌剂(菌剂B、菌剂C),采用3种秸秆还田深度(10、20、30 cm),针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土壤肥力、秸秆腐解率及秸秆残余物组分含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在秸秆还田10 cm可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菌剂A效果最佳,分别较菌剂B、菌剂C增加2.72%、2.21%,深层还田20、30 cm土壤肥力各项指标增加不显著,菌剂对土壤肥力优化效果呈现菌剂A>菌剂C>菌剂B,菌剂A和菌剂C能够较好地释放秸秆中的养分,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菌剂A秸秆促腐熟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秸秆降解率提高比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以8月份降解率增幅最大;菌处秸秆残余物的粗纤维、半纤维素、全磷和全钾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是6.81%~15.35%、3.53%~23.55%、7.06%~37.04%和21.93%~39.83%。
- 孟祥海王佰成王延锋王金贺邵广忠王立柱李玉梅王根林孙殷会张庆娜程娟
- 关键词:玉米秸秆土著菌土壤肥力
- 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系统地阐述灵芝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和特点;以及多糖具有的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免疫调节等药理功能和作用机理。
- 于海洋王延锋万里史磊王金贺盛春鸽刘姿彤张鹏
- 关键词:灵芝多糖药理活性
- 10份平菇种质的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以10份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调查菌盖颜色、菌丝长速、发菌速度、菌盖大小、菌盖厚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产量等8个农艺性状,计算出这10份材料不同性状内的变异系数,同时以农艺性状为基础,使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5%~44%,在欧氏距离2.94处10份材料被分为3个类群。
- 盛春鸽王延锋潘春磊张鹏董雪梅
- 关键词:平菇种质多样性
- 一种大球盖菇的培养装置
- 一种大球盖菇的培养装置,属于大球盖菇培养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大球盖菇在定期从外部注入培养液的过程中容易破坏培养皿中原本的密封膜和避光环境,容易导致后期收获时产量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球盖菇的培养装置,培养...
- 苏雅迪谷维王丙锋张荣芳王延锋郑铁军王朝文李悦书刘宇蒋希峰盖志佳李易初张俐俐刘兴博史磊王金贺张鹏潘春磊盛春鸽刘姿彤于海洋赵静苏宝华徐充李国泰李红艳芮海英赵东升徐明刘婷婷
- 黑木耳菌种继代培养对菌丝形态和遗传差异的影响
- 2025年
- 为研究黑木耳菌种在继代培养中菌丝的变化和遗传差异,对黑木耳“1908”菌丝体进行继代10次培养(G1—G10),采用显微镜观察菌种继代培养中的显微形态,采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菌种继代培养中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黑木耳“1908”继代培养10次,从第7次开始,菌丝尖端直径变小;ISSR扩增条带存在差异,但遗传差异较小。因此,继代培养10次对黑木耳的菌丝形态产生一定影响,但对遗传差异影响较小。
- 郭燕张丕奇王延锋张秀丰陈文东马银鹏
- 关键词:黑木耳继代分子标记
- 一种高产黄酮的花脸香蘑菌株及其子实体的栽培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黄酮的花脸香蘑菌株,花脸香蘑菌株命名为G‑0011,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166,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4年2月5日。花脸香蘑菌株的子实体总黄...
- 盛春鸽王延锋潘春磊史磊 赵静王金贺刘姿彤张鹏于海洋 王菲董雪梅赵鹤
- 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II83及其应用
- 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II83及其应用,它涉及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II83及其应用。它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II83,于2014年12月1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 王延锋董雪梅史磊柴永山董清山赵鹤王金贺刘姿彤潘春磊盛春鸽张鹏于海洋冯锡君孙靖轩
- 文献传递
- 寒地大球盖菇引种栽培与农艺性状评价
- 2025年
- 为挖掘和培育高产优质、适宜寒地栽培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从四川省、福建省、河南省等地引进4个大球盖菇菌株,通过菌丝培养、栽培出菇、田间试验和区域适应性试验,对不同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菌株中DQ5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培养时间短、抗杂菌能力强,在与玉米套种和棚室栽培模式下均具有高产稳产、菇形好等特点。区域适应性试验中,DQ5菌株在棚室栽培中平均产量达10.46 kg·m^(-2),一级菇比率达35%以上。在露地和林下栽培模式中,仍是本地主栽菌株DQ3更具优势。综合分析来看,引进的DQ5是适宜寒地设施化栽培的优良菌株,可以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 张鹏王延锋史磊胡元军王金贺刘姿彤盛春鸽于海洋赵静王菲
- 关键词:大球盖菇寒地栽培农艺性状
- 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料制备装置
- 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料制备装置,涉及一种基料制备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秸秆基料制备装置成本高的问题。装置由主筒体和底盘构成;主筒体为两端开口且下端嵌入底盘的凸缘内,主筒体内壁上竖向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竖向凹槽;竖向凹槽内设...
- 谷维王丙锋苏雅迪张荣芳王延锋黄绪堂郑铁军王朝文赵敏杰李悦书蒋希峰张玉磊丛克强李易初盖志佳张俐俐史磊王金贺张鹏潘春磊盛春鸽刘姿彤于海洋苏宝华李国泰李红艳王翠玲张明芮海英赵东升
- 文献传递
- 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生理小种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2008-2010年对黑龙江省30个县(市)采集分离到的139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采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共鉴定到6群14个生理小种,ZE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ZE3与ZD3出现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小种;采用中国近等基因系共鉴定到26个生理小种,CN31与CN26出现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小种.通过对两种鉴别寄主划分的种群比较发现,近等基因系的鉴别能力要优于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同时两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 时新瑞王延锋刘春光
-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