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国
- 作品数:29 被引量:30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法学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被引量:4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这一部署对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推进依规治党迈向斩新境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引领性,必须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
- 王伟国
- 关键词:党内法规自我革命学习领会权威性
-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关键词辨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当前,对食品安全工作实行社会共治的共识度非常高,社会共治已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热点话题,甚至形成了"言必称共治"的局面。许多部门、许多地方在社会共治原则的指引下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各方对社会共治原则重视程度差别很大,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也不平衡,有的还很不理想。社会共治只是初步破题,远没有真正解题。究其原因,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涵义与真谛的认识不到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必须突显"社会"的独特价值,将"社会共治"理解为"社会与之共治"的省略表达。通过对社会共治三个关键词辨析,我们可以正本清源,找准社会共治的着力点。
- 王伟国
- 关键词:食品安全社会权力
- 深化改革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容错纠错
- 2019年
-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干部乱作为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干部改革勇气锐气弱化、为官不为等现象,成了阻碍推进改革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为官不为'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
- 王伟国
- 关键词:敢于担当干事创业法治轨道
- 党内法规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的作用论略被引量:9
- 2023年
-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居于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之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作为规范党的领导和建设活动的专门规章制度,党内法规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中发挥着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无可替代的作用,为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提供重要制度保障,这具有深刻的政理法理、完善的作用机理和鲜明的体现方式。随着《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的贯彻实施,党内法规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增强。
- 王伟国
- 关键词:党内法规
- 国家治理体系视角下党内法规研究的基础概念辨析被引量:143
- 2018年
- 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学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与传统的法学学科相比,党内法规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还主要在浅层次徘徊。围绕党内法规研究存在着认识混乱甚至误读或曲解,这不仅阻碍了党内法规研究的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依法治国成效的认识与评价。对党内法规研究涉及的基础概念进行辨析,不仅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也有助于领会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实践逻辑、制度逻辑。为此,必须以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中以党的主张为统领的政策制度体系、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以宪法为统领的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等三套关键性制度体系为理论前提,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发展状况为实践依据,厘清党的主张、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党规、党内规矩、党的纪律等基础概念。
- 王伟国
- 关键词: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
- 诚信体系建设法治保障的探索与构想被引量:33
- 2012年
- 诚信体系建设覆盖社会各领域,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构建诚信社会,需要把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应将法治保障置于根本性地位。当前诚信法治保障建设中,既有观念性障碍,也有体制性问题;既有现行法律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基础性法律支撑不足的问题。对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促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法治化。
- 王伟国
- 关键词:诚信体系法治保障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
- 理想与现实: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之路被引量:6
- 2023年
- 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是党内法规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从学科属性上讲,党内法规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并无多大争议。当前争议较大的是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即设置为二级学科还是一级学科,以及如果设置为一级学科则应是在法学门类下还是在交叉学科门类下。根据现行学科管理制度规定,二级学科设置的决定权在高校,党内法规学究竟属于何种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高校一级学科建设的条件及主观认识。理想目标是,党内法规学很有必要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但基于党内法规研究状况、学科设置主客观条件等因素制约,现实条件尚不具备。目前较为稳妥的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之路,是在法学或其他符合条件的一级学科下设置二级学科,同时要用好一级学科设置实行先探索试点、成熟后再进目录的放管结合新机制,面向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谋篇布局,保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确保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 王伟国
- 关键词:党内法规学科建设
- 党内法规法典化探析——兼论“探索推进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
- 2025年
- 近年来,随着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如期形成、国家立法中民法典成功编纂并在更广领域推进法典化,党内法规法典化问题也成为研讨热点。对于党内法规能否法典化的问题,总体上存在赞成与不赞成两类看法,赞成的又包括认为条件已经成熟与认为当前条件尚不具备两种不同观点。《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作出“探索推进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的部署要求,标志着党内法规法典化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也有力回应了关于党内法规能否法典化的争议。贯彻落实好相关部署要求,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好党内法规法典化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包括党内法规法典化与体系化的关系,党内法规法典大、中、小规模的关系,法典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关系以及党内法规板块、文本与规范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深刻把握部署要求核心要义的基础上确定基本思路,包括健全党内法规法典化的相关制度,建立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工作专班和专门机制,系统梳理现有组织法规规范,并以先行制定党的组织体系法典作为切入口。
- 王伟国
- 关键词:党内法规体系化
- 坚持依规治党为增强法学研究中国特色注入动力
- 2024年
-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刻总结“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的历史经验,坚持将依规治党作为党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于管党治党。
- 王伟国
- 关键词:依法执政法学研究长期执政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深入推进依规治党 发挥中国共产党之治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我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构建起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营造了尊崇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之治、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在中国之治中,党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治自然是中国之治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之治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之治。
- 王伟国
- 关键词:领导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