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国 作品数:39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电气工程 冶金工程 更多>>
不同烧结条件下Li_5La_3Nb_2O_(12)中锂离子扩散的研究 2011年 通过介电损耗谱分析研究了不同烧结条件下锂离子导体Li5La3Nb2O12中锂离子的扩散。在介电损耗谱中观察到一个明显的弛豫峰,通过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了其弛豫参数,烧结温度为1 123 K的Li5La3Nb2O12样品弛豫参数:激活能E=0.54 eV,指前因子τ0=0.9×10-14 s;烧结温度为1 173 K的Li5La3Nb2O12样品的弛豫参数为激活能E=0.4 eV,指前因子τ0=2.7×10-12 s。后者锂离子扩散激活能小于前者,更适合于锂离子的扩散。结合晶体结构分析可得,该弛豫峰来自于锂离子在不同八面体(48 g)之间的扩散。 王伟国 方前锋 高云霞 郝刚领 马文强 李卫东关键词:锂离子导体 烧结温度 镁基多孔材料准静态压缩行为与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可去除填充颗粒的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孔隙率在40%~80%,孔径在1~2mm内变化的多孔镁和多孔AZ91D镁合金,并系统考察了材料的准静压压缩行为和吸能特性。结果发现,镁基多孔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由线性弹性区、平台和致密化区域组成,但曲线锯齿状波动较大,表明材料的脆性断裂机制。压缩屈服强度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可通过Gibson-Ashby模型来理解,但屈服强度对孔径的依赖性较低。吸能本领随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多孔AZ91D镁合金的吸能本领高于多孔镁,多孔镁的吸能效率则高于多孔AZ91D镁合金。 郝刚领 韩福生 王伟国关键词:吸能特性 Low frequency damping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sintering process in Al powder compact 2016年 The internal friction behavior of Al green power compact duxing the sintering process wa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The internal friction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600 °C. Two typical internal friction peaks were detected corresponding to heating and cooling processes, respectively. The heating peak corresponds to a re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deformed Al particles, which is influenced by many extrinsic parameters, such as measuring frequency, strain amplitude, heating rate, power particle size and compacting pressure. However,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the peak is originated from the micro-sliding of the weak-bonding interfaces between Al particles and increased dislocation density induced in compressing. The cooling peak with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1.64±0.06) eV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rain boundary relaxation,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viscous sliding of grain boundaries. The similar phenomena are also found in the Mg green powder compact. 郝刚领 李先雨 王伟国关键词:SINTERING Li_5La_3Nb_2O_(1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Li5La3Nb2O12陶瓷颗粒作为添加剂并利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基复合材料Li5La3Nb2O12/Al-80%。该复合材料在325 K的温度下阻尼值可以达到0.011(测量频率为1.6 Hz),是同温度范围下金属铝阻尼性能的5倍左右,并且该复合材料在室温附近的阻尼性能均超过了0.008,使得其在工业、科技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伟国 方前锋 高云霞 郝刚领 马文强 李卫东关键词:高阻尼 中美大学物理教学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7 2012年 物理学对科技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美大学物理教学在教材、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评价四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国内大学物理教学方面的不足,并为我国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王伟国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 Ca^(2+)掺杂对Na_(0.5)Bi_(0.5)TiO_(3)氧离子导体性能的影响 2025年 提高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对于降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运行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Ca^(2+)掺杂的Na_(0.5)Ca_(x)Bi_(0.5-x)TiO_(3)氧离子导体,系统研究了Ca^(2+)掺杂对Na_(0.5)Bi_(0.5)TiO_(3)材料电学性能与氧离子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Na_(0.5)Ca_(x)Bi_(0.5-x)TiO_(3)材料的晶粒电导率随Ca^(2+)掺杂含量提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当Ca^(2+)掺杂含量为6 mol%时,Na_(0.5)Ca_(x)Bi_(0.5-x)TiO_(3)材料的晶粒电导率达到了最大值,其晶粒电导率在573 K时可达2.22×10^(-4) S/cm,高于母相Na_(0.5)Bi_(0.5)TiO_(3)材料将近一个数量级。当Ca^(2+)掺杂含量低于6 mol%时,随Ca^(2+)掺杂含量的增加,氧空位浓度增大且能动性增强,导致了导体Na_(0.5)Ca_(x)Bi_(0.5-x)TiO_(3)(x=0,0.02,0.04,0.06)电导率的提升。当Ca^(2+)掺杂含量高于6 mol%时,形成的缺陷对会造成Na_(0.5)Bi_(0.5)TiO_(3)材料中氧空位有效浓度和能动性的下降,进而导致了材料晶粒电导率的下降。该研究可为Na_(0.5)Bi_(0.5)TiO_(3)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王伟国 薛瑜璐关键词:氧离子导体 硼元素及热轧对CuAlN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5年 CuAlNi形状记忆合金因优良的功能特性在多种领域有广泛的目标需求,但晶粒粗大易导致脆性沿晶断裂,力学强度被严重弱化。本工作采用微量B元素添加结合热轧工艺调控合金的微观结构,探究Cu-12Al-4Ni合金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对B添加和热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适量B元素可显著细化晶粒,晶粒细化归因于B元素限制生长和AlB_(2)的异质成核作用。热轧形变处理后,晶粒破碎和退火再结晶使得晶粒进一步细化,且细化程度随形变量的增加而增大。B元素添加和热轧可显著提升合金的拉伸断裂强度,B含量为0.2%时,合金抗拉强度由391.8 MPa提升至562.9 MPa,热轧80%后,进一步提升至904.0 MPa。合金力学性能的提升源于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和形变强化的协同作用。相同预应变下,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在B元素添加和热轧形变后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与沉淀相的生成和轧制引入的缺陷有关。本工作还从微观结构演变入手系统探讨了合金力学性能提升和形状记忆效应衰减的物理机制。 杨院霞 郝刚领 千佳祥 王幸福 许巧平 王伟国关键词:热轧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新型超轻高强球形孔Ti-Al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详细介绍了新型球形孔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机理,在元素粉末烧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预合金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超轻高强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并描述了该多孔材料的形貌与力学性能。与传统粉末冶金Ti-Al相比,新型球形孔Ti-Al材料避免了由Kirdendall反应生成的Frenkel孔洞,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能满足更加苛刻的服役条件。 李先雨 王伟国 郝刚领 刘婷关键词: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固溶温度对Fe-Ga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低频倒扭摆内耗仪采用受迫振动的方法研究了固溶温度对Fe-Ga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范围内,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阻尼性能显著提高,并在100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固溶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合金的阻尼性能反而下降。通过研究固溶温度对不同成分Fe-Ga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合金的最佳热处理温度参数和最佳使用温度。 李先雨 郝刚领 韩福生 王伟国关键词:FE-GA合金 固溶温度 内耗 阻尼性能 多功能泡沫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在粉末烧结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反应造孔和物理占位造孔这两种成孔机制,制备出新型多功能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新型Ti-Al多孔材料含有微观孔(孔径尺寸微米量级)和宏观孔(孔径尺寸毫米量级)两种类型孔,具有良好的通孔性。 李先雨 郝刚领 王伟国 刘婷关键词:TI-AL 金属间化合物 多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