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ABT生根粉应用于新疆石榴嫩枝扦插育苗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ABT生根粉对新疆石榴嫩枝扦插育苗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BT 2号生根粉对新疆石榴嫩枝进行扦插育苗,对其育苗技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结果表明,插条以1000 mg/L生根粉处理的生根成活率为最高,达71.4%;1500 mg/L ABT生根粉处理的生根量最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新疆石榴优质苗木的繁育提供依据。
- 张万民熊燕王瑞清
- 关键词:石榴嫩枝扦插成活率
- 杂交梨85-10-10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对杂交梨85-10-10的新梢、果实进行的生长动态调查表明:杂交梨85-10-10母株的新稍有2次生长高峰和1次生长缓慢期。其果实生长呈S型生长曲线,前期纵径生长较快,超过横径,具有形成大果的潜在基础。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熊燕敬彪王新建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抗寒性存在差异的83份葡萄种质及3个杂交组合玫瑰香(Vitis vinifera)×黑龙江实生(V.amurensis)、北醇(V.vinifera×V.amurensis)自交、燕山-1(V.yes hanensis)×河岸-3(V.riparia Beaumont)的F1代122株为试材,进行了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通过对110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2个与中国野生山葡萄抗寒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S241-670和S238-800。通过克隆、测序,这2个RAPD标记的实际长度分别是717bp和854bp,因此重新命名为S241-717和S238-854,其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338290和GQ338289。经序列分析,S241-717与29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77%~97%的同源性,S238-854与6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82%~100%的同源性;二者分别编码欧洲葡萄的一种假定蛋白。RAPD标记S241-717和S238-854可用于葡萄抗寒育种的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张剑侠熊燕王跃进朱自果
- 关键词: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
- 新疆石榴新梢生长动态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新疆石榴新梢的生长动态。[方法]对南疆特色果树新疆阿图什石榴的新梢生长动态进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石榴新梢粗度和长度分别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出现第一次生长大高峰;6月下旬,长度和粗度都出现一次生长小高峰,且基本重合。[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新疆石榴丰产、稳产,制定科学有效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 张万民熊燕巴哈尔古丽.艾木都
- 关键词:新梢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
- 2000年~2002年,通过田间葡萄杂交与播种育苗,获得玫瑰香×黑龙江实生的F<,1>代19株及北醇自交后代47株.运用RAPD技术,对中国野生葡萄12个种58个株系、欧洲葡萄20个品种、欧山杂交品种1个、欧美杂交品种2...
- 熊燕
- 关键词: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
- 文献传递
- 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2020年
- 《新疆特色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是塔里木大学园艺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尝试教学改革,将传统讲授法、问题式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运用于该课程教学环节整体设计中,积极营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熊燕杨红金强林敏娟
-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 杂交梨85-10-10营养系生长动态调查
- 2006年
- 对新疆塔里木大学杂交梨85-10-10营养系的新梢、果实进行了生长动态调查。结果表明:高接繁殖的杂交梨85-10-10营养系新梢有两次生长高峰和一次生长缓慢期。其果实生长呈S型生长曲线,前期纵径生长较快,超过横径,具有形成大果的潜在基础。杂交梨85-10-10营养系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熊燕王新建
- 关键词:营养系
- 葡萄杂交技术被引量:3
- 2001年
- 熊燕张万民
- 关键词:葡萄杂交技术杂交种育种
- RAPD技术在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综述了近年来RAPD技术在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系谱分析、基因标记、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研究的应用。
- 熊燕张万民
- 关键词:RAPD技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
- Lkb1调控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 机体过剩的能量储存于白色脂肪细胞,其过度积累导致肥胖及相关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生。棕色脂肪细胞(brown adipocyte)或者米色脂肪细胞(beige adipocyte),将机体储存的能量通过Ucp1解偶联的方式产生...
- 熊燕
- 关键词:LKB1棕色脂肪组织炎症反应PARALYSIS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