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彬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3篇炎症
  • 3篇受体
  • 3篇树突
  • 3篇纤维化
  • 3篇免疫
  • 3篇肠纤维化
  • 2篇受体1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平滑肌
  • 2篇肿瘤
  • 2篇肿瘤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粒细胞
  • 2篇慢性粒细胞白...
  • 2篇慢性粒细胞白...
  • 2篇免疫治疗

机构

  • 15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5篇熊彬
  • 8篇柴晔
  • 7篇曾鹏云
  • 6篇宋飞雪
  • 6篇岳玲玲
  • 6篇张德奎
  • 6篇张连生
  • 6篇吴重阳
  • 5篇李莉娟
  • 3篇刘瑛
  • 3篇李小丽
  • 2篇金七妹
  • 2篇陈慧玲
  • 2篇朱明霞
  • 2篇易良才
  • 2篇张文亮
  • 1篇吴志平
  • 1篇白俊
  • 1篇付生军
  • 1篇陶燕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陆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ITRL联合IL-2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研究
2014年
本研究构建人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ITRL)联合白介素-21(IL-2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目的基因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纯化的DC,而此纯化的DC来源于经伊马替尼治疗有效或无效的慢性期CML患者或健康志愿者。应用ELISA法检测转染后DC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将转染后的DC与纯化的自体NK混合培养使之成为DC-CIK。以DC-CIK细胞为效应细胞,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结果表明:所获目的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比对序列一致,PCR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检测显示,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片段大小正确,并均可转染至伊马替尼治疗有效、无效的慢性期CML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来源的DC细胞。成功转染相应载体后的DC分别表现出IL-2和IFN-γ分泌量增加;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转染后的DC可增加自体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DC能够通过转染IL-21和GITRL基因的方式获得自我活化、上调自身细胞因子分泌的能力,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无效的CML患者的免疫治疗奠定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熊彬朱明霞金七妹宋飞雪
关键词:IL-21树突状细胞NK细胞免疫治疗
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是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RTK)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胶原作为其受体可使其活化,并调节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如个体的正常发育、器官纤维化及肿瘤的侵袭和迁移等。最近的多项研究表明DDR1-胶原信号在多种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胶原直接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磷酸化的DDR1对肿瘤细胞的存活及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讨论DDR1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细胞粘附中的作用并展望DDR1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运用前景。
马金鹏熊彬徐世霞王小娟张德奎张文亮
关键词:肿瘤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治疗
盘状结构域受体1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1)在慢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肠纤维化中的功能。方法针对DDR1基因exon4设计并合成gRNA序列,与编码Cas9的mRNA混合显微注射入C57BL/6小鼠受精卵内,构建DDR1基因突变小鼠。选择F4代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DDR1^(-/-))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结肠炎模型。比较两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体质量、结肠长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结果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DDR1^(-/-)小鼠;循环饮用DSS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DR1^(-/-)小鼠体质量下降减缓,DAI评分及肠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肠短缩减轻(5.81±0.11 cm vs 5.19±0.05 cm,P<0.05);血清IL-1β、TNF-α及TGF-β水平下调(P<0.01);Masson染色胶原容积评分显示肠纤维化减轻(DSS-WT vs DSS-DDR1,41.43±0.08 cm vs 21.37±0.07 cm,P<0.01);肠组织TGF-β、α-SMA和COL1A1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DDR1参与慢性结肠炎的发生,敲除DDR1基因可减轻慢性结肠炎肠道炎症及纤维化的症状和疾病进程。
熊彬李小丽宋飞雪李屹韩悌云张德奎
关键词:基因敲除结肠炎肠纤维化
干扰素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变化的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一个被广泛研究的人类细胞因子,不仅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多种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疗效。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虽缓解率低,但对部分患者可达治愈的效果,这是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以外,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其他一切治疗都无法达到的。现有研究表明,体内专职产生IFN—α的细胞是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
吴重阳柴晔宋飞雪曾鹏云李莉娟岳玲玲熊彬张连生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变化干扰素Α树突细胞细胞样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扰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树突状细胞亚型体内外影响的研究
吴重阳张连生柴晔宋飞雪李莉娟曾鹏云岳玲玲熊彬
该研究属自选课题,经费自筹。  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方法中,一线治疗药物(伊马替尼,IM)虽近期疗效明显,但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均发现单独应用并不能彻底治愈CML;而IFN-α治疗CML虽缓解率低,但对少部分...
关键词:
关键词:干扰素IFN-Α免疫效应分子
DDR1a在结肠炎小鼠肠壁损伤及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熊彬张德奎宋飞雪魏丽娜王娜鱼丽莉吴志平李赟王小娟
课题来源与背景: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回顾性研究显示,中国IBD在10年间经历了从罕见病到常见病的演变过程,其长期、慢性、...
关键词:
关键词:结肠炎肠纤维化发病机制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取传代培养第7代的hUC-MSC,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AA-PBMC,分为3组:空白组(hUC-MSC),对照组(AA-PBMC),实验组(分别以1∶10、1∶1及10∶1的比例将hUC-MSC与AA-PBMC共培养7天),RT-PCR法测定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Foxp3/β-actin),3色流式细胞仪测定Treg细胞(CD4+CD25+Foxp3+)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hUC-MSC不表达Foxp3mRNA,无Treg细胞存在。实验组Foxp3mRNA相对表达量、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hUC-MSC与AA-PBMC比例为10∶1时,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其来源广泛,目前已产业化,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柴晔刘瑛孙媛媛张连生曾鹏云吴重阳岳玲玲李莉娟熊彬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节性T细胞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37例ITP临床疗效及免疫状态观察
目的:探索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复发难治性ITP的效果及观察可能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ITP共计37例,PLT≤20×10~9/L;有明显出血表现。其中复发、难治病例33例,病程19~180月,既往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有效但疗...
李莉娟张连生易良才柴晔刘瑛陈红鹰曾鹏云吴重阳岳玲玲熊彬郝正栋朱明霞白俊
关键词:美罗华小剂量ITP免疫状态
文献传递
DDR1在炎症条件下对肠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收缩表型的影响
陈慧玲张德奎韩悌云熊彬蒙颖李小丽苏春红柴晔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血管、支气管、肠道、泌尿生殖道的重要细胞组分,生理状态下,平滑肌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当机体受到外界应力、炎症刺激及肿瘤侵袭后,平滑肌细胞可发生适应性变化,由成熟分化的收缩表型向去分化的...
关键词:
关键词:细胞增殖平滑肌细胞动物实验
人GITRL和IL-21基因对CML来源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构建人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ITRL)联合白细胞介素21(IL-2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目的基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经纯化的伊马替尼治疗有效、无效的慢性期CML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来源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DC的CD1а、CD83、CD86表达率变化。将转染后的DC与纯化的自体NK混合培养使之成为DC-CIK。以DC-CIK细胞为效应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结果:所获目的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比对序列一致,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片段大小正确,并均可转染至伊马替尼治疗有效、无效的慢性期CML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来源的DC细胞。经转染DC的CD1а、CD83、CD86表达率增加,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转染后的DC可增加自体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各组DC能够通过转染IL-21和GITRL基因的方式获得自我活化、上调自身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熊彬金七妹宋飞雪
关键词:IL-21树突状细胞NK细胞免疫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