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潘
  • 1篇多潘立酮
  • 1篇依托必利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制剂
  • 1篇制剂治疗
  • 1篇质子泵
  • 1篇质子泵抑制
  • 1篇质子泵抑制剂
  • 1篇质子泵抑制剂...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潘立酮
  • 1篇黛力新
  • 1篇螺杆菌
  • 1篇莫沙必利
  • 1篇溃疡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毛勇
  • 2篇杜爱民
  • 1篇王咏梅
  • 1篇杨霞
  • 1篇夏景林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胃肠道动力药联用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评价依托必利、莫沙必利、多潘立酮联用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130例确诊的FD患者随机分为3组,依托必利治疗组50例,依托必利50 mg,tid,黛力新1片,bid;莫沙必利对照组(Ⅰ组)40例,莫沙必利5 mg,tid,黛力新1片,bid;多潘立酮对照组(Ⅱ组)40例,多潘立酮10 mg,tid,黛力新1片,bid。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1周、4周后嗳气、烧心、上腹部饱胀等症状的消失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嗳气、烧心和上腹部饱胀症状的消失率,治疗组分别为60%、56%,对照Ⅰ组为30%、35%,对照Ⅱ组为25%、25%。治疗组与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嗳气、烧心和上腹部饱胀症状的消失率为88%、84%,对照Ⅰ组为40%、45%,对照Ⅱ组为25%、30%,治疗组与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依托必利联用黛力新改善FD患者嗳气、烧心、上腹部饱胀症状的效果最满意,可以作为治疗FD患者的首选药物。
杜爱民杨霞毛勇王咏梅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依托必利莫沙必利多潘立酮黛力新
幽门螺杆菌影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溃疡病效果的比较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的影响机理。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Hp阳性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分为单纯的PPI抑酸治疗组(单一组)和PPI联合抗Hp三联治疗组(联合组),研究二组患者在消化道症状缓解、胃窦内pH值升高、活动期溃疡病灶转变为疤痕期(S期)的比例大小。结果(1)联合组在4周时和6周时患者的上腹部饥饿性隐痛症状的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单一组(χ2值分别为6.05和6.54,P值均<0.05)。(2)联合组治疗后6周时的24hpH值<4时间百分比平均值明显低于单一组(χ2值为7.32,P值<0.05)。(3)胃镜直视下观察单一组在治疗后6周时的溃疡总S期获得率为51.8%,明显不及联合组的89.7%(χ2为7.32,P<0.05)。结论Hp主要通过改变患者胃内的pH值高低来影响十二指肠溃疡部的治疗进程。以PPI为基础的三联抗Hp治疗与单纯的PPI治疗相比,能更有效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消化道症状,通过升高胃内pH值,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的治愈率。
杜爱民毛勇夏景林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质子泵抑制剂PH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