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秀芳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肺癌
  • 3篇肺癌患者
  • 3篇癌患者
  • 2篇晚期
  • 2篇晚期肺癌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化疗
  • 2篇化疗前
  • 2篇化疗前后
  • 1篇冻存
  • 1篇多西紫杉醇
  • 1篇亚群
  • 1篇抑制分子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美国德州大学
  • 1篇美国西北大学
  • 1篇河南省红十字...

作者

  • 5篇段秀芳
  • 4篇王丽萍
  • 3篇张毅
  • 3篇许钰杰
  • 3篇张斌
  • 2篇王菲
  • 2篇张震
  • 1篇岳冬丽
  • 1篇李建斌
  • 1篇王盟
  • 1篇李洁瑶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细胞抑制性分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患者化疗5个周期T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TIM3、PD-1、CTLA-4)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3例初治晚期肺癌患者化疗5个周期T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的表达变化。并与23例健康志愿者作对比。结果:化疗前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9例临床疗效评价为PR或SD的患者,其外周血CD4+TIM3+T淋巴细胞、CD8+TIM3+T淋巴细胞、CD4+PD-1+T淋巴细胞、CD8+PD-1+T淋巴细胞比例在化疗5个周期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TLA-4+T淋巴细胞、CD8+CTLA-4+T淋巴细胞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与化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有效的化疗可降低T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表达,改善肿瘤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许钰杰张毅邝先奎段秀芳李洁瑶李建斌张震张斌王丽萍
关键词:晚期肺癌化疗流式细胞术T淋巴细胞
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及细胞内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冻存对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表型及细胞内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癌症患者的外周血,采用Ficoll两步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得CIK。收集冻存3个月后复苏4、24、72 h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及胞内染色法检测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及干扰素-γ的表达水平,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活性。以未冻存的新鲜CIK作对照。结果:冻存前及复苏4 h后CIK颗粒酶B及干扰素-γ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9、0.237,P>0.05)。冻存前及复苏4、24、72 h后CIK穿孔素表达水平分别为(35.97±7.12)%、(10.00±6.04)%、(17.60±3.92)%和(35.20±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480,P<0.001),冻存后CIK穿孔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穿孔素表达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复苏4、24、72 h后CIK活细胞比例逐渐增多(P<0.05),复苏72 h后活细胞比例接近100%,细胞活性恢复正常。结论:冻存可能使CIK细胞亚型发生改变。
王菲王丽萍张震岳冬丽段秀芳张斌张毅
关键词:冻存免疫表型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7例肺癌患者化疗前、第1周期化疗后、第2周期化疗后及23例健康者血浆TGF-β1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Z=3.581,P<0.001)。肺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间比较,血浆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进展组血浆TGF-β1水平明显升高(t =3.067,P=0.018);部分缓解组、稳定组血浆TGF-β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第2周期化疗后,以120.85 ng/L为临界值,血浆TGF-β1水平用于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63.64%[AUC(95%CI)=0.711(05.34~0.875)]。第2周期化疗后,以157.28 ng/L为临界值,血浆TGF-β1水平用于预测病情变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可达81.50%、82.76%[AUC(95%CI)=0.875(0.737~1.013)]。结论:血浆TGF-β1水平可以对化疗疗效及病情变化起到一定预测作用。
段秀芳王丽萍许钰杰邝先奎王菲王盟张斌张毅
关键词:晚期肺癌转化生长因子Β1化疗TRANSFORMINGFACTOR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各亚群特性及临床意义
背景和目的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虽然近年来治疗方法有所提高,但肺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由于其发病率高,治疗效果有限,五年生存...
段秀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
文献传递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对60例病理证实为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其中多西紫杉醇75mg/m2,分第1、8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总有效率为51.67%,完全缓解率为8.33% (5/60),部分缓解率为43.33% (26/60),稳定率为23.34%(14/60),进展率为25% (15/6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20周,中位生存期为28周,1年生存率为11.67% (7/60).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20%(12/60),无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38.33% (23/60),但未见Ⅲ度消化道反应,50% (30/60)患者有脱发,55%(33/60)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毒性,但症状一般较轻且化疗结束后可自行好转,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尝试和进一步研究.
段秀芳王丽萍许钰杰
关键词:复发性小细胞肺癌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