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秋红 作品数:33 被引量:24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2010-2015年宁波市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宁波市老年人群肺结核发病特征并掌握其流行规律.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新)》中登记的宁波市2010-2015年60岁以上人群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1... 林相 陈同 梅秋红 于梅关键词:肺结核 老年患者 发病机制 疾病预防 宁波市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宁波市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危害程度,为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6-2010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 梅秋红关键词:死亡率 文献传递 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儿童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3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51/10万,占该组儿童死亡总数的21.55%,居于第3位死因。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37.37/10万)高于城市(20.70/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35.26/10万)高于女童(20.70/10万)。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淹溺、意外机械性窒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为13.46/10万,4.72/10万,3.52/10万。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首位死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2.86%。1~4岁儿童伤害的首位死因是淹溺。结论伤害已成为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尤其是淹溺、意外机械性窒息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应加强对儿童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杨秀珍 梅秋红 陈洁平 崔军关键词:死亡率 儿童 2009-2013年宁波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结核病基本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宁波市2009-2013年学校结核病疫情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宁波市共报告登记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90例,年登记率从2009年的12.3/10万上升到15.3/10万(P〉0.05)。男女比例为1.8:1,年龄段集中在15-2岁,占87.5%。2009-2013年全市共报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6起,分布在初中、高中和大学,且均存在首发病例发现延迟现象。结论重视、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十分必要,在学校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势在必行。 于梅 陈小英 梅秋红 李宗宝关键词:结核病 疫情 宁波市2002-2009年0~14岁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宁波市2002-2009年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1.10/10万,占儿童死亡的31.59%,其中伤害占婴儿死亡的8.27%。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24.05/10万)高于城市儿童(15.89/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27.90/10万)高于女童(14.18/10万),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6.20%。淹溺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前2位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59.30%和19.23%。儿童伤害YPLL标化率为79.91‰。结论伤害已成为宁波市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梅秋红 许国章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 宁波市2018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健康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634名15~69岁非集体居民的常住居民,采用《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7.60%。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40.6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27.97%,基本技能素养29.55%。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9.99%,科学健康观素养57.74%,健康信息素养41.77%,慢性病防治素养35.59%,基本医疗素养26.55%,传染病防治素养23.94%。城市居民健康素养高于农村居民(χ^2=26.22,P<0.05);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越高(χ^2=575.0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0.01),城乡、文化程度是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根据居民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梅秋红 朱莹莹 徐倩倩 贺天锋关键词:影响因素 宁波市不同免疫策略时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不同免疫策略时期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为加强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宁波市流腮防制分成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前期(2005—2007年)、1剂次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l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免疫策略时期(2008—2018年)及2剂次MMR免疫策略时期(2019—2023年),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强度、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等进行分析,比较3个时期的流腮发病特征。结果2005—2023年宁波市共报告流腮病例3969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17/10万,3个时期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0.05/10万、30.40/10万、11.6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0.014,P<0.01)。EPI前期有2个发病小高峰,分别为4—6月和12月至次年1月;1剂次MMR免疫策略时期和2剂次MMR免疫策略时期发病高峰不明显。3个时期学生的发病构成比分别为59.83%、47.64%和41.90%;托幼儿童的发病构成比分别为22.98%、30.28%和38.37%。EPI前期发病年龄主要是5~<15岁;1剂次和2剂次MMR免疫策略时期发病年龄主要是0~<10岁。EPI前期和1剂次MMR免疫策略时期共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其中20起发生在小学,18起发生在3—6月,2剂次MMR免疫策略时期无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宁波市2剂次MMR免疫策略控制流腮成效显著,未来应关注重点场所和人群。 梅秋红 王建美 赵薛飞 马瑞关键词:免疫策略 流行性腮腺炎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归因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介绍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归因风险评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评估宁波市气温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风险。方法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通过交叉基函数实现同时描述因变量在自变量维度与滞后维度的分布,使其能够同时评估出暴露因素的滞后效应和非线性效应。收集宁波市2009-2014年人群死亡和气象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气温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死亡人数和人群归因分值。结果宁波市2009-2014年日均气温与总死亡的累积暴露-反应关系曲线近似呈L型,26℃为最适宜温度。归因于气温暴露造成的死亡人数为29037例(95%CI:19181-38074),占总死亡的13.39%(95%CI:9.19%-17.49%)。低温的归因风险大于高温,归因死亡人数分别为27088例和1977例,归因分值分别为12.49%和0.91%。结论无论高温或低温均与人群死亡增加相关,低温的归因风险更大。 谷少华 贺天锋 陆蓓蓓 徐倩倩 梅秋红 张思恒关键词:气温 2008—2012年宁波市结核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宁波市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2008—2012年结核病登记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宁波市结核病登记例数为23 906例,年均发病率为48.... 梅秋红 于梅 李宗宝 陈小英关键词:结核病 疫情 文献传递 2018—2022年宁波市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宁波市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HPV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波市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HPV疫苗接种后AEFI个案数据,通过浙江省疫苗和预防接种管理信息系统收集HPV疫苗接种剂次数,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AEFI分布特征和临床症状等指标,评价HPV疫苗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宁波市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共接种HPV疫苗843913剂次,报告与HPV疫苗接种后相关的AEFI个案262例,年均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31.05/10万剂。发生的AEFI个案主要为不良反应,为259例,总报告发生率为30.69/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253例(96.56%)、异常反应6例(2.29%),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9.98/10万剂、0.71/10万剂;一般反应主要为局部红肿、发热和局部硬结,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5.76/10万剂、9.01/10万剂和8.06/10万剂;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性皮疹(3例)和荨麻疹(2例)。无严重AEFI报告。AEFI主要发生在HPV疫苗接种后0~1 d((217例,82.82%)和第一剂接种后(112例,42.75%),且主要发生在20~39岁年龄组(201例,76.72%)。262例AEFI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宁波市2018—2022年HPV疫苗AEFI主要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极少,无严重AEFI报告,HPV疫苗安全性良好。 周绍英 王建美 梅秋红 冯玥溢 潘兴强 马瑞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