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琳

作品数:68 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流行病
  • 14篇流行病学
  • 10篇疫情
  • 9篇耐药
  • 7篇疫情分析
  • 7篇病毒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健康
  • 6篇健康教育
  • 6篇传染
  • 6篇传染病
  • 5篇德国小蠊
  • 5篇抗药
  • 5篇抗药性
  • 5篇发病
  • 5篇发病率
  • 4篇整合子
  • 4篇食品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机构

  • 67篇深圳市龙岗区...
  • 12篇四川大学
  • 10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哈佛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广州市职业病...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深圳市公安局

作者

  • 67篇林琳
  • 58篇刘渠
  • 20篇张起文
  • 19篇张茂棠
  • 13篇李刚
  • 13篇刘凤仁
  • 12篇陈嘉慧
  • 12篇叶伟雄
  • 12篇曹桂华
  • 11篇叶碧莉
  • 10篇刘衡川
  • 7篇董建
  • 6篇李水明
  • 6篇徐亚军
  • 6篇丁鸿
  • 5篇李灶平
  • 5篇庄辉元
  • 5篇孙春云
  • 5篇陈应坚
  • 5篇王德全

传媒

  • 21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疾病监测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公...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3篇2013
  • 1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1年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成蚊携带登革病毒状况与健康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为登革热的流行风险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于2009—2011年对龙岗区10个街道和21个大运场馆进行蚊种构成及密度监测,检测成蚊携带登革病毒和健康人群的登革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 2009—2011年龙岗区共捕获25 556只成蚊,其中东乡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2.45%与1.60%;学校和工地的诱蚊诱卵指数均高于平均水平,分别为18.34%和11.29%;不同生境成蚊密度以医院最高,达27.67只/灯;从2批伊蚊标本中检测有登革病毒,其中1批标本经测序分析与登革病毒II型流行株同源性最高,达98%;检测884名健康人群中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4.20%(37/884)。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伊蚊密度较低,但伊蚊携带登革病毒的效能较高,登革病毒已经在龙岗区自然界中存在。
周健明王德全林琳刘渠张起文
关键词:蚊媒监测登革病毒实时荧光RT-PCR抗体水平
深圳市龙岗区居民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龙岗区居民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实际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龙岗区社区居民232人和外来工19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社区公众而言,95.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需要接受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2.1%)、免疫接种(20.7%)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2%),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16.4%)、消毒隔离措施(12.3%)和疾病预防(12.3%),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16.2%)、网络知识(14.4%)和书籍(12.7%);对外来工而言,87.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需要接受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2.7%)、劳动保护和职业病(20.5%)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9%),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18.6%)、预防措施(13.9%)、危害程度(12.8%)和合理饮食及注意事项(12.8%),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21.9%)、墙报宣传栏(13.0%)、书籍(12.2%)。结论对不同对象提供疾病防治知识的内容和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应进一步丰富健康教育知识的种类。
李水明丁鸿林文婕刘渠林琳
关键词:健康教育数据收集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蚊类监测报告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龙岗区蚊虫种群和密度进行监测,为深圳大运会期间有效控制蚊媒传播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2009年3-12月,在龙岗区10个街道中,每月中旬布放诱蚊灯,对医院、绿化地和居民区等环境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结果龙岗区10个街道共布放诱蚊灯98个,诱蚊诱卵器600个,入户调查369户,检测室内外容器730个,监测到3属6种1082只成蚊,平均成蚊密度为1.4只/h。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71.3%),容器指数为25.8,布雷图指数达50.7。结论龙岗区蚊虫密度及布雷图指数大大超过国家标准,提示有蚊媒传播疾病如登革热、乙型脑炎等流行的可能。
董建林琳刘渠张起文刘凤仁王文玲沈培林吴崧霖
关键词:成蚊密度布雷图指数
2005~2007年深圳市龙岗区食品卫生监测情况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7年食品卫生质量状况,回顾并分析本地区食品卫生监测情况。[方法]结合食品监测计划按国家食品监测标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005-2007年各年食品检测标化合格率分别为85.67%、81.43%、78.82%,3年共检测食物样品20431份,其中合格16135份,总体合格率为78.97%。食品用产品、粮食、糖果/蜜饯、植物油、酒类、酱腌菜、水产品合格率较高,均达到90%以上;豆制品、肉及肉制品、冷食和其他类食品合格率偏低。[结论]2005-2007年深圳龙岗区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均维持在80%左右,食品卫生状况良好,但豆制品、肉及肉制品、冷食等食品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必须加强此类食品的卫生监测和监测。
林琳
关键词:食品卫生标化合格率合格率分析
深圳市龙岗区社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社区居民及外来工对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实际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龙岗区社区居民和外来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公众认为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41.81%)、免疫接种(39.22%)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0.60%),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37.93%),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30.17%);外来工认为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6.56%)、劳动保护和职业病(23.96%)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79%);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28.65%),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28.13%)。结论对不同对象提供疾病防治知识的内容和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应有针对地开展健康传播工作。
丁鸿李水明林文婕刘渠林琳
关键词:外来工健康教育
深圳市龙岗区野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野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EHF疫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检测鼠血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G抗体(EHF-IgG),对龙岗区EHF宿主动物种类和感染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在捕获的88只野鼠中,9只阳性鼠均为褐家鼠,鼠血清EHFV-IgG抗体总阳性率为10.23%(9/88)。结论龙岗区鼠类存在着EHFV的感染,褐家鼠是区内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且褐家鼠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有发生人间EHF的潜在危险,提示应进一步加强鼠类种群和密度监测,积极开展爱国卫生除四害工作,在每年E-HF流行期来临前开展统一灭鼠运动。
邹志辉周健明林琳刘渠张起文王德全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野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2008~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8~2011年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8~2011年该地区报告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
曹桂华林琳刘渠李刚刘凤仁叶伟雄陈嘉慧叶碧莉
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现状和沙门菌耐药情况。方法:按国标GB4789·4-94分离生鸡肉中沙门菌,用K-B法测定沙门菌的耐药性。结果:从220份生鸡肉中分离到沙门菌34株,分离率为15·5%,沙门菌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30%。结论: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严重,沙门菌耐药性值得关注。
张茂棠林琳刘渠刘衡川李灶平白松涛林少杰
关键词:沙门菌耐药
塑料玩具中7种环境雌激素含量检测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 了解塑料玩具类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双酚A(BPA)和壬基酚(NP)的含量。方法 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法处理玩具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分离测定。结果 所有玩具均检出2种以上的雌激素,含量为〈0.1%~36.27%。7种雌激素的检出率为39.14%~100.0%。结论 雌激素含量〉/1.0%的塑料玩具制品比重较大,其中DBP和DEHP检出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刘海文林琳刘渠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壬基酚塑料玩具
社区公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社区公众及外来务工人员对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实际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整群和单纯抽样的方法,对龙岗区社区公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共8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社区公众而言,95.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需要接受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2.1%)、免疫接种(20.7%)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2%),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占16.4%)、消毒隔离措施(占12.3%)和疾病预防(占12.3%),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占16.2%)、网络知识(占14.4%)和书籍(占12.2%);对外来务工人员而言,87.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需要接受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2.7%)、劳动保护和职业病(20.5%)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9%);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占18.6%)、预防措施(占13.9%)、危害程度(占12.8%)和合理饮食及注意事项(占12.8%);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占21.9%)、墙报宣传栏(占13.0%)、书籍(占12.2%)。结论:对不同对象提供疾病防治知识的内容和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针对地开展健康传播工作,同时应进一步丰富健康教育知识的种类。
丁鸿李水明刘渠林琳
关键词:公众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教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