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培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手术
  • 8篇眼科
  • 7篇眼科手术
  • 4篇内障
  • 4篇器械
  • 4篇白内障
  • 2篇医疗器械
  • 2篇应急
  • 2篇应急医疗
  • 2篇手术室
  • 2篇水滴
  • 2篇通气
  • 2篇人工晶体
  • 2篇健康
  • 2篇铰接
  • 2篇角膜
  • 2篇烘干箱
  • 2篇烘干装置
  • 2篇干装
  • 2篇白内障手术

机构

  • 17篇汕头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林培敏
  • 6篇李美玲
  • 5篇李贡辉
  • 5篇张铭志
  • 5篇吴政根
  • 4篇林牡丹
  • 3篇郑德志
  • 3篇陈伟奇
  • 2篇邱坤良
  • 2篇黄定国
  • 2篇张莉莉
  • 2篇李立梅
  • 2篇刘晓剑
  • 2篇黄惠春
  • 1篇陈冰琼
  • 1篇王一帆
  • 1篇郑建龙
  • 1篇游玲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眼科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的核对方法
探讨眼科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的核对方法。方法:制定手术室晶体核对制定、手术室晶体请领流程、核对流程、规范手术室晶体的请领、核对,定期进行检查及评价。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规范了眼科白内障手术晶体的核对流程,消除了手术中植入...
林培敏李德华汤如青
关键词:人工晶体眼科手术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中医眼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国内中医眼科领域近30年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运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自1995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6日已发表的中医眼科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并进行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及关键词共现、突现分析。结果学者韦企平、亢泽峰、周剑、谢立科、刘光辉、庄曾渊等目前发文与合作均较为活跃,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及其附属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中医眼科的8个主要聚类可归纳为中医眼科基础理论与学说、疾病诊断方法与辨证体系、具体疾病或病理状态的探究、治疗方法与方剂、名医经验与流派的传承、教育培训与管理6个方向。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出现频次最高的3个关键词为中医眼科、眼科、干眼(症)。关键词突现分析中突现度最大且最为前沿的关键词为干眼(症)。结论中医眼科目前发展迅速,作者之间、机构之间合作频繁,合作团队稳定,中医眼科基础理论与学说、疾病诊断方法与辨证体系、具体疾病或病理状态的探究、治疗方法与方剂、名医经验与流派的传承、教育培训与管理是目前中医眼科的研究热点,干眼(症)是未来中医眼科的研究趋势。
林培敏王瑛陈广英刘良楹吴星
关键词:中医眼科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充分硅油填充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前后段联合手术,后囊切开联合下方周边虹膜造孔、充分硅油填充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视力恢复、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等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诊治的,既往有明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史并曾行1次或多次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视网膜仍有脱离的患者25例(25只眼)。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2.92±13.94)岁,既往平均行(1.44±0.71)次手术(范围1~3次)。本次术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_(1)级3只眼,C_(2)级9只眼,C_(3)级11只眼,D_(1)级2只眼;上方裂孔5只眼,下方裂孔18只眼,上下方均有裂孔2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2只眼。应用晶状体后囊膜切开、下方周边虹膜造孔,充分硅油填充治疗。收集并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已取油患者取油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网膜情况、眼内硅油状态、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视网膜平伏,硅油完全退回玻璃体腔。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网膜平伏,平均眼压(14.24±6.28)mmHg。平均随访时长(20.64±12.20)个月,期间所有研究眼玻璃体腔裂隙灯前置镜下及欧堡眼底照相均未观察到油水界面,提示硅油充填相对充分。其中17只眼已取出眼内硅油,平均硅油填充时间(7.26±2.02)个月,在取出眼内硅油前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角膜内皮丢失率18.57%。8只眼未取出眼内硅油,平均随访时长(24.38±12.07)个月,其中高度近视黄斑萎缩明显、视力较差3只眼;广泛视网膜及脉络膜疤痕、眼压≤8mmHg3只眼;拒绝再次手术取油2只眼,至末次随访,17只眼已取出眼内硅油均保持视网膜完全贴附,8只眼未取出硅油均保持视网膜复位,未发现硅油乳化迹象。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logMAR(1.21±0.60)较术前logMAR(1.66±0.66)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王一帆黄梓敬柳俊涛黄定国郑德志林培敏谢海霞李美玲陈伟奇
关键词: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眼科手术通气支架
一种眼科手术通气支架,包括有能竖向伸缩的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有短杆,短杆固定有硅胶软质支架,硅胶软质支架里面嵌藏有金...
李德华张铭志李美玲林培敏
文献传递
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所得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访视,患者术前、术后的医学知识水平不同,术后的医学知识水平高于术前的医学知识水平;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焦虑状况水平相近。结论通过访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加医学知识水平,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手术,具有可行性。
李贡辉林牡丹林培敏陈冰琼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健康教育
汕头市某眼科专科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某眼科专科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收集汕头市某眼科医院手术室2018—2020年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整理并分析该表中报告的锐器伤相关信息。结果2018-2020年共报告53例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人群中助手医师占比最高,占50.94%,护士次之,占15.09%;致伤物以穿刺刀、针头为主,占比为32.07%;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在术后整理器械时和操作过程中,占比为28.30%。结论助手医师是眼科专科医院手术室锐器伤的高发人群,导致锐器伤的主要致伤物为穿刺刀和针头,主要致伤环节为操作过程中及术后整理器械时。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医院应增加针对预防锐器伤的培训次数,规范操作流程以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
李美玲吴政根汤如青林培敏
关键词:锐器伤眼科手术室防护对策
术前访视视频宣教对低教育背景青光眼患者的手术应激影响分析
林培敏
可定位15°角膜穿刺刀
一种可定位15°角膜穿刺刀,属于眼科手术器械,它的刀体的表面设有定位标记线,所述刀柄的两侧相对设有水平限位槽,水平限位槽所在平面与刀体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金属镜面抛光技术,在15°穿刺刀体表...
林培敏汤如青林尊燕陈伟奇郑德志黄梓敬
COVID-19疫情期间采用气体负压引流缓解眼科手术中患者佩戴医用口罩导致的呼吸不适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报告COVID-19疫情期间局部麻醉下眼科手术的预防措施,评估眼科手术中佩戴医用口罩患者的呼吸情况。方法:招募60例需要眼科手术治疗的中国患者,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期间给予医用口罩作为COVID-19预防措施之一。采用吸氧和气体负压引流的方法缓解患者佩戴口罩存在的潜在呼吸不适感,并进行呼吸舒适度评分。结果:佩戴医用口罩患者出现轻到中度呼吸不适,总体平均得分为2.34±0.73分。吸氧和气体负压引流缓解了呼吸不适(总平均得分为0.15±0.75分,P<0.001)。呼吸不适或呼吸不适缓解度不存在性别和手术时间差异。术中出现负压气体引流失败会导致严重呼吸不适。结论:吸氧和气体负压引流可维持局部麻醉下佩戴医用口罩患者的呼吸循环。在COVID-19疫情期间建议接受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佩戴医用口罩,以保护眼科医护人员。
李德华李贡辉伍子建林牡丹李美玲林培敏游玲张铭志吴政根
关键词:眼科手术医用口罩
PDCA循环法对提高眼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合格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提高眼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未使用PDCA循环法(2014年9月~2015年4月)清洗的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应用PDCA循环法(2015年5~12月)清洗的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从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每月清洗的手术器械中随机抽取240件,抽取8个月共1920件,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器械清洗质量及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及功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隐血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眼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合格率。
林牡丹张皓林培敏周怀瑾李贡辉
关键词:PDCA循环法眼科手术器械合格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