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佶

作品数:80 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4篇理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液相色谱
  • 18篇色谱
  • 18篇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
  • 17篇高效液相色谱
  • 13篇液相
  • 11篇质谱
  • 11篇超高效
  • 11篇超高效液相
  • 11篇超高效液相色...
  • 10篇中毒
  • 10篇食品
  • 10篇食用
  • 9篇GC/MS
  • 8篇野生食用菌
  • 8篇生食
  • 8篇食用菌
  • 8篇串联质谱
  • 7篇食物
  • 6篇食物中毒

机构

  • 65篇云南省疾病预...
  • 9篇昆明医科大学
  • 8篇云南省卫生防...
  • 6篇大理大学
  • 2篇昆明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省环境科...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大理州疾病预...
  • 1篇普洱市疾病预...
  • 1篇曲靖市疾病预...

作者

  • 73篇林佶
  • 23篇万玉萍
  • 22篇段志敏
  • 19篇徐丹先
  • 13篇孙灿
  • 12篇许燕
  • 10篇沈其萍
  • 9篇赵世文
  • 6篇刘阳
  • 4篇王瑾
  • 4篇赵晓慧
  • 4篇卿雪琴
  • 4篇吴春山
  • 4篇段毅宏
  • 4篇王建华
  • 3篇刘建辉
  • 3篇闵向东
  • 3篇刘阳
  • 3篇魏蓉
  • 3篇杨萍

传媒

  • 18篇食品安全质量...
  • 1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0篇职业与健康
  • 6篇实用预防医学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食用菌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常见野生食用蘑菇营养安全数据库与毒蘑菇毒素检测技术研究
林佶赵世文许燕徐丹先刘志涛闵向东段毅
云南省野生菌种类繁多,产量巨大,是国内外知名的特色食品。由于缺乏系统研究,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的种类,营养成分分布,食用安全性如何?一直说不清道不明。另一方面,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死亡率高达30%。怎样才能快速准确...
关键词:
关键词:食品安全
昭通彝良小草坝新鲜天麻营养成分分析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新鲜天麻的营养元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为新鲜天麻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昭通彝良小草坝新鲜天麻中钙、铁、钾、镁、钠、硼、铝、铬、锰、钴、镍、铜、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无论新鲜春麻和冬麻,尽管各营养成分略有差异,均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结论通过对各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麻提供基础信息。
赵晓慧徐丹先栾杰段志敏林佶许燕
关键词:营养元素
一起拟灰花纹鹅膏菌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调查云南省澜沧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合毒蘑菇标本物种鉴定和毒素检测判定中毒原因。结果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食者4人全部中毒、死亡1例;中毒潜伏期为15~20 h;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头晕为主(均为3例)。死者临床特征以急性肝脏损害为主;毒蘑菇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拟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蘑菇子实体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的中毒。结论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以及对毒蘑菇标本进行种类鉴定和毒素检测,是明确毒蘑菇中毒原因和事件有效处置的关键环节。
陈留萍赵江李海蛟林佶赵学艳张敏刘志涛
关键词:食物中毒毒蘑菇分子生物学鉴定流行病学调查
云南省一起热带紫褐裸伞中毒事件调查及毒素鉴定
2024年
目的对一起热带紫褐裸伞中毒事件进行快速毒素筛查和对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期为此类事件的处置及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对中毒事件剩余的毒蘑菇进行检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病例资料,并结合调查结果和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从中毒患者食用的热带紫褐裸伞中检测出裸盖菇素及毒蝇碱,患者症状与裸盖菇素和毒蝇碱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幻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肝肾功能指标正常。结论此次中毒事件是由热带紫褐裸伞中的裸盖菇素及毒蝇碱引起。
陈汝梅黄小芹阮燕明孙明月陈敏林佶
关键词:裸盖菇素毒蝇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毒蘑菇
化妆品致云南某化工企业群体性汞超标事件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对云南某化工企业职工尿汞含量检测分析,尿汞含量超过正常参考值的有16人(均为女性),占受检人数的18.18%。调查发现,尿汞含量异常者均有美容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接触使用史,且对其使用的某些化妆品进行汞含量测定,发现十余种样品汞严重超标。长期使用含汞量高的美白祛班类化妆品可致体内汞积蓄,引起汞中毒现象,危害人体健康。呼吁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监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宋卿许燕林佶刘阳杨婷
关键词:尿汞化妆品
食品中铅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2005年
王建华沈其萍林佶
关键词:食品不确定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的柠檬酸被引量:1
1999年
林佶万玉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柠檬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蟾蜍皮中8种蟾蜍毒素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定性定量检测中毒患者食用剩余蟾蜍皮中8种蟾蜍毒素。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后,待测液经过A 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进样量2μL,经ESI正离子模式采集。结果在10.0~1000.0μg/L范围内8种毒素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0;检出限为0.7~2.1μg/kg,定量限为2.5~7.0μg/kg;三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均≥75.7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9.84%。样品中检测出蟾毒灵、去乙酰华蟾毒精、去乙酰华蟾毒它灵、伪异沙蟾毒精、蟾毒它灵,含量分别为123.8±3.1、5920.4±1.9、680.7±3.2、671.6±9.1、1796.6±74.9μg/kg,和蟾蜍他灵、华蟾毒精与华蟾毒它灵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蟾蜍毒素中华蟾毒精、蟾毒灵、伪异沙蟾毒精、蟾毒它灵、去乙酰华蟾毒它灵、去乙酰华蟾毒精、和蟾蜍他灵、华蟾毒它灵,有较强实用性、快速、可靠。
缪琼惠陈汝梅黄小芹林佶
关键词:蟾蜍毒素
食用掺假猪油引起食物中毒的质谱联机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林佶吴春山
关键词:食物中毒
云南特产乳扇中铝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乳扇中铝含量状况。方法在乳扇主要产地和主要消费市场的家庭作坊、零售店、农贸市场,随机采集50份样品,采用国家统一的标准监测方法对铝含量测定。结果 50件乳扇样品铝平均含量为2011 mg/kg,最高值为10261 mg/kg,最低值10 mg/kg。50件乳扇样品中有70%样品(35件)铝的含量>100 mg/kg。家庭作坊、零售店、农贸市场样品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云南乳扇中存在铝含量过高的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徐丹先沈其萍杨萍林佶许燕
关键词:乳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