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贺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后
  • 3篇急性
  • 2篇血性
  • 2篇血压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中医
  • 2篇淋证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高血压
  • 2篇梗死
  • 1篇电项针

机构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杨贺
  • 5篇窦金娟
  • 5篇张龙生
  • 3篇简文佳
  • 1篇张根明
  • 1篇王鹏
  • 1篇李庆彬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龟汤治疗脑卒中后慢性尿路感染经验举隅
2021年
地龟汤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系列经验方。张老以地龟汤为基础方治疗多种肾系疾患屡见奇效。脑卒中后继发尿路感染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本文依据《素问·评热病论》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脑卒中后继发尿路感染为本虚标实之证,运用地龟汤攻补兼施,获得良好疗效,拓宽了本方应用范围。
杨贺张龙生
关键词:中风淋证脑卒中慢性尿路感染
瘟疫总方“升降散”在中医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2025年
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所载升降散,原为治温疫的首要方剂。张龙生主任师承国医大师薛伯寿,深得薛老的学术传承,重视气机升降,将升降散运用于头痛、颈动脉斑块、耳鸣等多种中医脑病治疗中,疗效良好。本文总结吾师运用升降散治疗中医脑病的临床经验,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其“升清降浊、调畅脑络”的独特治法。升降散通过蝉蜕、僵蚕升阳透邪,姜黄、大黄降浊逐瘀的配伍特点,符合脑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核心病机。升降散通过调节气机、解毒化瘀,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与现代医学的神经保护、抗氧化应激机制相契合。本文为经典方剂在脑病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临床范例,体现“异病同治”的中医特色,为中医脑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杨贺简文佳王鹏张龙生
关键词:升降散中医脑病中药治疗
益气缩泉汤治疗老年男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尿失禁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中药益气缩泉汤对老年男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男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及益气缩泉汤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益气缩泉汤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以自行排尿情况测定为疗效评估点,观察2组患者排尿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益气缩泉汤组72 h尿频次为(45±10)次,单次尿量(90±24) ml;常规治疗组72 h尿频次为(46±10)次,单次尿量(89±26) ml.治疗后益气缩泉汤组72 h尿频次(22±14)次,单次尿量(321±109) ml,常规治疗组72 h尿频次(36±19)次,单次尿量(195±l16)ml.治疗后2组患者72 h尿频次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单次尿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益气缩泉汤组治疗后72 h尿频次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尿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益气缩泉汤组治疗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缩泉汤治疗老年男性脑梗死恢复期尿失禁效果明显.
杨贺张龙生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男性尿失禁
交叉电项针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验案1例
2024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相关针刺及康复治疗研究报道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采用交叉电项针方式联合康复治疗来改善这类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报道为数不多。作者在临床上利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合并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的1例患者,明显改善了其吞咽功能,使其在短期住院期间顺利拔除胃管、恢复了经口进食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现写为个案报道,以期为今后临床医师治疗这类患者提供临床思路。
孟育飞窦金娟杨贺郭晓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研究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信息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453例,分为风痰阻络型组(299例)和非风痰阻络型组(154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对比分析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病人血脂、凝血指标及与脑卒中进展的相关性。结果: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115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84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38.5%;非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43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11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27.9%。风痰阻络证组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组(χ^(2)=4.971,P=0.026)。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风痰阻络型脑卒中进展呈正相关(r=0.145,P=0.016;r=0.127,P=0.034)。结论:风痰阻络证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导致脑卒中进展的直接相关因素,在临床诊治风痰阻络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时需要严格控制好病人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申少珍徐婧杨贺窦金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脑卒中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头痛临证经验撷菁被引量:2
2024年
乌梅丸是出自《伤寒杂病论》厥阴病脉证治篇的经典方,此方常用于治疗蛔厥、久泻,然其临床适用范围却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深入而日趋广泛,多种不同系统疾病均可运用乌梅丸治疗,如哮喘、胃痛、痛经等。文章主要阐述了张龙生主任医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指出头痛多与寒热虚实夹杂病机有关,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上充分利用乌梅丸,运用其酸苦为合、寒温合用、补泻兼施的治法基础上,治疗多例寒热夹杂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寒热错杂型头痛疗效明显。
徐哲宇杨贺顾元烨甄飞董昭熙张龙生
关键词:乌梅丸寒热错杂头痛
益气生髓醒脑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益气生髓醒脑汤对脑梗死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生髓醒脑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选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为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后2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且MoCA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生髓醒脑汤对脑梗死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有提高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李庆彬杨贺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
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型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分消走泄”法代表方剂“温胆汤”治疗湿热型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减(颗粒剂),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数值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来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降压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说明分消走泄法是治疗湿热型中青年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为治疗湿热型中青年高血压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杨学伶简文佳窦金娟杨贺张龙生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青年湿热型分消走泄法温胆汤
从“血不利则为水”论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被引量:5
2022年
脑卒中后偏瘫侧肢体肿胀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不利于患者重回正常生活,增加社会负担,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显得刻不容缓。现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提出“血不利则为水”是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的关键病机,其分型多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常见,亦可见气滞、寒凝等证型,故临证时针对不同的病机可分别合用温阳行气、益气养血的治法,但活血利水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以期为后世学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所裨益。
申少珍窦金娟杨贺郭晓媛闫永花
关键词:脑卒中血不利则为水肢体肿胀
以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疑似克-雅病1例报告
2025年
目的:研究散发型克-雅病(sCJD)的疾病特征,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方法:通过分析1例疑似sCJD病例,探讨其临床资料、影像学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表现为肢体僵硬、不自主运动、肌阵挛、言语障碍、快速进展的认知障碍,后期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在发病8个月死亡。结论:sCJD早期症状不典型,症状异质性大,病情进展快,致死率高,诊断中需要注意与多种疾病的鉴别,并动态检查脑脊液,头颅核磁,脑电图,甚至活检,以避免误诊漏诊。
简文佳申少珍杨贺甄飞窦金娟
关键词:克-雅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