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春
- 作品数:2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下调WAVE1表达对白血病细胞自噬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下调WAVE1表达对白血病细胞自噬及化疗敏感性的机制.
方法:将表达WAVE1shRNA慢病毒载体导入HL-60细胞中,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下调WAVE1基因在转染前后的表达...
- 杨良春王艳萍俞燕杨明华谢岷曹励之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自噬现象化疗敏感性
- 文献传递
- 抑制自噬增强IFN1@/IFN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抗肿瘤活性
- 目的:探讨自噬对IFN1@/IFN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透射电镜、免疫荧光观察IFN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自噬水平的影响;基因干扰下调自噬关键因...
- 朱珊俞燕杨良春杨明华曹励之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扰素抗肿瘤活性
- 文献传递
- 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儿童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粒细胞缺乏伴发热116例患儿的病原体mNGS结果。mNGS结果阴性患儿为阴性组(n=38),78例阳性患儿根据主要病原体分为细菌组(n=22)、真菌组(n=23)及病毒组(n=31)。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16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中位诊断年龄8岁,中位mNGS结果回报时间为2 d,mNGS检测阳性率为67.2%(78/116)。细菌组患儿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真菌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真菌组患儿热程长于阴性组(P<0.05)。培养阳性病例中mNGS结果符合率为41%(9/22),其中血培养阳性病例中mNGS结果符合率为47%(8/17)。28例(36%)患儿根据mNGS阳性结果调整用药,其中26例治愈好转出院。结论病原体mNGS技术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和阳性率,能为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病原学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 朱珊刘瑛罗海燕杨明华杨良春邓文军
- 关键词:儿童
- 白血病细胞自噬与化疗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 曹励之俞燕杨明华杨良春谢岷朱珊康睿殷小成赵明一
- 白血病是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而耐药的形成是化疗的一大障碍,也是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噬与肿瘤细胞的生存死亡有重要的关系,为研究的热点,自噬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引...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血病肿瘤治疗
- 学龄期女孩皮肤无痛性结节及皮肤瘀斑
- 2015年
- 患儿女,7岁,因左下肢结节5月余,全身淋巴结肿大2个月,皮肤瘀斑3 d入院。患儿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肢出现无痛性结节,3个月后眼眶周围、结膜、口腔黏膜、会阴联合、腹股沟等多处出现皮肤出血、瘀斑,双眼呈"熊猫眼征";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结节病理切片示淋巴造血细胞恶性肿瘤,结合临床表现、免疫组化和骨髓流式免疫分析结果(CD4、CD56、CD123均阳性),诊断为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肿瘤。确诊后采用高危ALL方案对患儿进行化疗。目前随访3个月,患儿瘀斑消退,肿大的淋巴结缩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细胞。骨髓流式免疫分析示原始前体区细胞占1.5%,表达CD33、CD34、CD123、CD117。
- 刘莹婷杨明华曹励之黄叶红谢岷杨良春杨辉唐幸
- 关键词:皮肤瘀斑
- 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病例分析
- 目的 分析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CDN)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对1例小儿BPDCN 病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疾病临床、病理和免疫表达等特点。结果 BPDCN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结节、...
- 曹励之杨明华谢岷杨良春唐兰兰黄叶红
- 关键词:儿童
- 72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临床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特点、疗效和预后。方法对72例初发LCH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儿中位年龄为5岁(范围:0~14岁),颅骨受累最常见(56例,78%);BRAF-V600E突变与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无关(P>0.05);5年总生存率91.6%±4.2%,5年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67.5%±5.8%。危险器官受累组6周化疗有效率和5年EFS率低于无危险器官受累组(P<0.05);多系统受累组、血小板≥450×10^(9)/L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低于单系统受累组和血小板<450×10^(9)/L组(P<0.05)。其中危险器官受累是影响5年E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骨是儿童LCH最常累及部位。BRAF-V600E突变与其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无关。血小板增高、危险器官受累、多系统受累与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器官受累为5年EFS的独立危险因素。
- 蒋文轩叶芳华肖逸心邓文军俞燕杨良春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BRAF基因预后儿童
- 反复肺部感染及口腔黏膜溃疡被引量:5
- 2017年
- 8岁女性患儿,因间断咳嗽、发热3年余,再发1月余入院。近1年反复出现口腔黏膜溃疡。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背部皮肤色素脱失。外院多次查血常规和免疫功能正常。多次肺部CT提示肺部感染病灶,经抗感染治疗,发热咳嗽仍反复,右肺部病变持续存在,抗结核治疗无效。多次血常规检查发现粒细胞缺乏,行基因检测,确定为RTEL1基因纯合突变所致先天性角化不良(DC)。RTEL1基因突变的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易出现肺部并发症。由于RTEL1基因序列有高度可变性,突变位点很多,突变方式多样,且可以通过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方式遗传,因此其临床表现多样,易致漏诊及误诊。对不明原因反复肺部感染的患儿,应注意口腔、皮肤和指趾甲的检查并监测血常规以排除DC。DC目前无特效治疗,出现骨髓衰竭和肺功能衰竭时,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肺移植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雄激素及其衍生物对部分病人有效,针对端粒途径的靶向药物有望给DC患者带来希望。
- 匡飞梅唐兰兰张辉谢岷杨明华杨良春俞燕曹励之
- 关键词:先天性角化不良肺部感染口腔溃疡皮肤白斑
- 血液重症患儿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病原学分析及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血液重症患儿中的应用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行传统培养检测和mNGS检测的血液病、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传统培养和mNGS对病原体的检出率、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儿中,男29例,女21例,中位年龄9.00(4.75~13.00)岁。送检mNGS检测标本共60份,其中40份血液,10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7份脑脊液,骨髓、皮肤、胸水各1份。mNGS检测标本阳性结果49份,其中病毒20例,细菌14例,混合8例,真菌7例。本研究中mNGS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病原体培养(81.7%vs 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临床诊断病例为标准,mNGS灵敏度显著高于传统培养(85.2%vs 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特异度与传统培养比较(50.0%vs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S比传统病原体培养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及灵敏度,能早期明确病毒、真菌及混合感染的情况,可为血液重症患儿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帮助。
- 邓小鹿何剑谢岷杨良春张辉司道林王霞
- 关键词: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原学
- 儿童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期加一剂蒽环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SCCLG/SCCCG-APL协作组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HR-APL)的去化疗诱导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儿童患者中尚未得到验证,需开展儿童的研究。方法数据来自华南儿童APL协作组的前瞻性研究资料,≤16岁、完成诱导治疗的NHR-APL患儿纳入分析。在砷剂+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的基础上,比较加或不加1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米托蒽醌10mg/m^(2)(化疗或无化疗组)的缓解情况和不良事件率。结果化疗组139例,无化疗组27例,两组的诱导治疗结果比较: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中位天数分别为26.0(22.0,31.5)d和31.0(27.5,35.0)d(P=0.002);分子学完全缓解分别有29.5%和3.7%(P=0.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分别有43.2%和74.1%(P=0.003);最高白细胞中位数分别为8.6(IQR 4.9,18.4)×10^(9)/L和22.7(IQR 16.0,41.7)×10^(9)/L(P<0.001);确诊分化综合征分别有5.8%和33.3%(P<0.001);出凝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4%和51.9%(P<0.001)。感染、颅内高压、心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相似(均P>0.1)。结论儿童NHR-APL可能有别于成人患者,与无化疗比较,诱导治疗加1剂量蒽环类疗效更好,并发症的风险更低。
- 樊重杨良春陈以乔万伍卿麦惠容杨丽华兰和魁周敦华李婉丽郭碧赟何飞廖柳华陈惠芹甄子俊贺湘玲冯晓勤陈国华吉训琦陈沫黎巧茹龙兴江田川符莹罗杰思黄丹萍张晓莉唐燕来王丽娜李毓李彬黄礼彬罗学群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