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 作品数:26 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以问题为导向联合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在高级卒中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循证医学教学法(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高级卒中中心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入组2019-2021年在神经内科高级卒中中心学习的60名规培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PBL+EBM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授课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3个月为培训周期,培训后对2组进行理论及操作实践考核,比较教学效果,并对培训人员进行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测试成绩(83.66±5.12分vs.75.53±7.36分,P<0.001)、临床操作实践测试成绩合格率(93.3%vs.73.3%,P=0.040)以及教学满意度(76.6%vs.40.0%,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BL联合EBM教学法可提高高级卒中中心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
- 孟涛杨柳张惠玲王进平王兴林岢杨娜王沛王谑菲王晓莉杨冬美
-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estrin2、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水平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Sestrin2、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水平的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6例AIS患者为AI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n=30)、中度组(n=69)、重度组(n=37);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级标准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92)和预后不良组(n=44)。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的NIHSS评分、GOS评分、梗死部位、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UCH-L1、GFAP、Sestrin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IS组患者血清Sestrin2、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中Sestrin2、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Sestrin2、GFAP、UCH-L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IS患者预后与NIHSS评分、GOS评分、血清Sestrin2水平、血清GFAP水平、血清UCH-L1水平、梗死病灶大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有关(P<0.05);与年龄、起病至入院时间、性别、脑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无关(P>0.05)。NIHSS和GOS评分、梗死病灶大小、心房颤动及血清GFAP、UCH-L1水平是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血清Sestrin2、GFAP、UCH-L1水平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NIHSS和GOS评分、梗死病灶大小、心房颤动及血清GFAP、UCH-L1水平是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陶培洪孟涛杨柳田丽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0例
- 脑梗死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临床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80%。本文论述了自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期间对100例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其用药疗效,为丹红注射液在神内科,特别是脑梗...
- 杨柳张敏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中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丁苯酞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对MMP-9、TIMP-1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4只KM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低剂量组(20 mg/kg)、丁苯酞中剂量组(40 mg/kg)、丁苯酞高剂量组(80 mg/kg)。模型组和丁苯酞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同样手术操作但不进行线栓。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脑水肿、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脑组织凋亡情况以及MMP-9、TIMP-1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丁苯酞低剂量组、丁苯酞中剂量组、丁苯酞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率、伊文思蓝(EB)、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aspase-3、Bax蛋白水平、MMP-9、TIMP-1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Bc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比较,丁苯酞低剂量组、丁苯酞中剂量组、丁苯酞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率、EB、MDA、NO、TNF-α、Caspase-3、Bax蛋白水平、MMP-9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Bcl-2蛋白水平、TIMP-1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丁苯酞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以及血脑屏障有关。
- 陈雅岚孟涛马骞杨柳贺曦
- 关键词: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丁苯酞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评估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疗效,以提供ACI的治疗参考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9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就诊,发病24 h内住院的ACI患者资料。纳入患者需满足:接受了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1次)单药或联用普罗布考(0.5 mg,每日2次)调节血脂治疗,且治疗周期为3个月以上。根据是否联用普罗布考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使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结局(使用mRS评估)、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评估)以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共入组102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56例,对照组46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 d两组的NIHSS评分和血脂水平、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01)。治疗14 d时,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P=0.031)、TC(P=0.005)和LDL-C(P=0.044)水平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P=0.00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mRS评分(P<0.001)、TC(P<0.001)、TG(P=0.002)和LDL-C(P<0.001)水平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期间联合治疗组的脑梗死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2.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ACI急性期患者,相较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 黄艳玲杨柳袁德智王谑菲王慧孟涛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托伐他汀钙神经功能血脂
- 姜黄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诱发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姜黄脑素对缺血后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以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姜黄素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对照组、缺血后二甲基亚砜(DMSO)干预对照组、姜黄素高剂量组(100 mg/kg)和姜黄素低剂量组(50 mg/kg)。所有治疗组于术后24 h开始以姜黄素每日腹腔注射,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对各组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处死大鼠,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ca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各对照组比较,姜黄素明显增强了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而且明显减轻了神经细胞的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到姜黄素使海马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慢性大脑缺血诱发脑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色素C途径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 杨柳张敏贺曦朱洁王进平孟涛
- 关键词:姜黄素慢性脑缺血细胞色素C细胞凋亡
- Zn^(2+)结合相关基因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组织内锌离子(Zn2+)结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8例耐药性癫痫患者作为耐药性癫痫组,另外,2例意外死亡及6例接受颅内减压术者作为对照组。取颞叶组织,在基因芯片扫描预期结果的基础上,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Zn2+结合相关基因TNF受体相关因子3(TRAF3)、Ring和YY1结合蛋白(RYBP)、CCR4-NOT转录复合体亚基4(CNOT4)和核受体4A2(NR4A2)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芯片扫描显示Zn2+结合相关的4个基因TRAF3、RYBP、CNOT4和NR4A2在耐药性癫痫组患者颞叶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RT-PCR检测获得相同的结果。结论 Zn2+结合相关基因TRAF3、RYBP、CNOT4和NR4A2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发生。
- 杨柳周月琴张敏
- 关键词:锌指微阵列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通过体感诱发电位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 2013年
- 目的通过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2周。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患者瘫痪肢体SEP的N20波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2组患侧SEP的N20波幅都明显提高(P<0.01或P<0.05),治疗组升幅更高(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 杨柳张敏余宏黄艳玲王兴
- 关键词:银杏达莫急性脑梗死体感诱发电位
- 微量元素锌与癫痫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锌的异常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关于癫痫与锌之间关系的文献,将微量元素锌与癫痫的关系作一综述。结果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的异常放电,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锌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了细胞膜的稳定、酶和DNA的合成、激素的合成分泌、机体的生长发育等过程。锌在脑的海马中浓度很高,且多分布于海马的齿状回苔藓纤维突触的囊泡中。微量元素锌的异常与癫痫的发生、发展等过程密切相关,但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尚无明确定论。结论微量元素锌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
- 杨柳张敏
- 关键词:微量元素锌癫痫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被引量:4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4-01—2016-12期间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磁共振DWI-ASPECT评分分为3组:小体积梗死组(A组,21例)、中体积梗死组(B组,28例)、大体积梗死组(C组,31例)。比较血清NSE和hs-CRP浓度与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入院1d时,NIHSS评分A组
- 姜柳米王进平张敏杨柳张艳孟涛杨娜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