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旻 作品数:102 被引量:658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更多>>
医学院校直属附院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5 2017年 从2010年起,为加强对附属医院的管理,提高办学成效,某医学高校在各直属附属医院间实施绩效目标管理,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每年评估附属医院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在目标管理机制的引导和推动下,各直属附属医院的运行和管理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面深化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附属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支撑。 汪卓赟 鲁超 王玉 张文惠 杨五洋 杨旻关键词:医学院校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降钙素原、白介素-6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白介素-6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亚低温治疗对脑外伤患者PCT、IL-6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研究方法,采集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住的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40例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亚低温(33~35℃)和常温(36~37℃)处理,余治疗原则保证一致性,测定患者静脉血中PCT、IL-6水平。结果:第1天常温组PCT、IL-6值分别为(0.87±0.29)ng/mL和(101.70±30.99)pg/mL,与亚低温组PCT、IL-6值(0.88±0.27)ng/mL和(101.75±26.42)p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常温组PCT、IL-6值分别为(0.70±0.26)ng/mL和(76.45±23.30)pg/mL,亚低温组PCT和IL-6值分别为(0.55±0.22)ng/mL和(59.90±13.20)pg/mL,均较第1天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常温组PCT、IL-6值分别为(0.45±0.20)ng/mL和(50.90±17.38)pg/mL,亚低温组PCT和IL-6值分别为(0.32±0.18)ng/mL和(31.95±11.47)pg/mL,均较第3天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低温治疗组第3、7天静脉血PCT、IL-6含量下降趋势较常温组明显(P〈0.01);亚低温组预后好于常温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采用亚低温治疗可能与静脉血PCT、IL-6清除相关,并与改良预后相关。 杨翔 鹿中华 余维丽 孙昀 曹利军 郑瑶 杨旻 尹路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预后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横纹肌溶解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乏力[1],通常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但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特别是合并有溶血性贫血、心肌炎、脑膜炎等。据文献报道,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合并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成人病例罕见,多见于婴儿患者[2]。 王敏 张洋 杨旻关键词:横纹肌溶解 肺炎支原体肺炎 自限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 MYCOPLASMA PNEUMONIA 1990—2019年中国心肌炎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心肌炎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依据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利用心肌炎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损失寿命年(YLD)、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及其年龄标准化率和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率(AAPC)等指标比较分析1990—2019年我国和全球心肌炎水平,并阐述我国不同年龄、性别心肌炎疾病负担情况。结果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心肌炎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上涨幅度分别为47.47%和50.22%,DALY和YLL分别下降了25.59%、28.02%,而YLD上升了89.50%;2019年全球心肌炎的发病例数及死亡例数上升幅度分别为62.19%和65.40%,DALY和YLL分别下降了0.42%、2.53%,而YLD上升了64.21%。2019年,我国心肌炎的发病例数、死亡例数及DALY例数呈现双峰分布,均在小于20岁出现第一高峰。1990—2019年,我国心肌炎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及标化DALY率的AAPC分别为-0.223%(-0.233%,-0.213%)、-0.612%(-0.812%,-0.411%)和-1.759%(-1.909%,-1.609%),而全球则为-0.157%(-0.164%,-0.151%)、-0.257%(-0.395%,-0.117%)和-1.210%(-1.312%,-1.109%)。我国心肌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及DALY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结论相较于1990年,2019年我国心肌炎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及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对我国年轻人和老年群体仍有较大威胁,尤其是年轻男性和老年女性,应持续强化心肌炎的诊断流程及防治工作。 师维 崔旋旋 周伍明 华天凤 杨旻关键词:心肌炎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发病率 死亡率 骨科及ICU医护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知识的调查研究 2021年 目的:分析骨科及ICU的医护人员对静脉血栓检塞症(VTE)的预防、护理及治疗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自行设计VTE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对医院的54名骨科医护人员和36名ICU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对VTE的了解程度。结果:所有考察的医护人员对VTE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其基本概念、主要症状、发病因素及基本预防治疗措施方面的了解程度都达到了50%以上,特别是对其发病部位和发病因素了解的比较全面,但在其他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结论:被调查医护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总体了解程度较低,医院可组织相应的讲座论坛等学习活动,使医护人员能够进行更深一步系统学习,达到增加对静脉血栓栓塞症了解程度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 曹爽 杨旻 张莉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 ICU医护人员 知识 机器学习应用于心脏骤停早期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采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早期临床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关于ML用于CA预测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评价不同模型的诊断准确性和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38个研究。在数据来源方面,13篇研究数据来源于开源数据库,25篇文章回顾性收集了患者资料,其中直接预测CA的文章有21篇,预测CA相关性心律失常的文章有3篇,预测心源性猝死的文章有9篇。共有51种模型被采用,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ML算法为人工神经网络(n=11),其次为随机森林(n=9)和支持向量机(n=5)。使用频次最高的输入特征为心电图参数(n=20),其次为年龄(n=12)和心率变异率(n=10)。共有6个研究比较了ML与其他经典统计学模型的预测价值,且ML模型的AUC值普遍高于经典统计学模型。结论现有证据表明,ML可更准确地预测CA的发生,在特定情况下ML的预测性能优于传统统计学模型。 吴秋硕 陆宗庆 刘瑜 许耀华 张金 肖文艳 杨旻关键词:心脏骤停 心源性猝死 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膳食因素的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归因于膳食因素的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提取了1990—2021年我国归因于膳食因素的缺血性卒中的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相关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及DALY率转折点间年份的年度变化百分率(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率(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2021年,我国归因于膳食因素的缺血性卒中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1.00/10万、253.69/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膳食相关缺血性卒中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16.01/10万、7.19/10万,年龄标准化DALY率分别为344.66/10万、175.39/10万。1990—2021年,我国归因于膳食因素的缺血性卒中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APC=-1.01,95%CI(-1.27,-0.76)]及DALY率[AAPC=-0.95,95%CI(-1.20,-0.70)]均呈现下降趋势。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率中排名前三的单一饮食因素均为钠摄入过量、全谷物摄入不足及水果摄入不足。与加工肉摄入过量及含糖饮料摄入过量相关的缺血性卒中负担在1990—2021年期间呈现上升趋势。结论1990—2021年,我国膳食相关缺血性卒中的负担逐步减轻,但男性的疾病负担远高于女性,加工肉摄入过量及含糖饮料摄入导致的疾病负担增加,强调了针对不同性别和饮食因素制定更为精准的预防和干预策略的重要性。 张晓宇 梁瑶 郭恒 董万国 华天凤 杨旻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LE8评分与糖尿病的关系及甲基丙二酸的中介效应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估生命八要素(LE8)评分与糖尿病(DM)之间的关联,并探讨甲基丙二酸(MMA)的中介效应。方法基于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采用加权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LE8评分与DM的关联,并构建中介模型评估MMA的中介作用。结果加权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E8评分与DM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调整混杂因素后,LE8每增加1分,DM风险降低7%(OR=0.93,95%CI:0.92~0.93,P=0.0001);循环MMA水平与DM之间无相关性(OR=0.99,95%CI:0.89~1.10,P=0.8868),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60岁以下人群中,循环MMA水平与DM呈正相关(OR=1.39,95%CI:1.19~1.62,P<0.0001);中介分析表明循环MMA水平在LE8与DM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比率为1.5%(P<0.0001)。结论LE8高评分能显著降低DM风险,循环MMA水平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尤其对特定人群(<60岁个体)更为敏感。 凌炳睿 黄琪惠 华天凤 杨旻 唐伦先关键词:糖尿病 甲基丙二酸 《美国心脏协会远程通讯心肺复苏术指南》摘译与解读 被引量:8 2020年 院外心搏骤停(OHCA)救治一直是困扰全球的医学挑战,及早识别与启动生存链与患者预后相关。2020年3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发布了远程通讯心肺复苏术(T-CPR)指南,详细介绍了T-CPR的具体流程、标准及注意事项。为帮助国内医生更好地了解T-CPR,为我国OHCA的急救提供参考,本文对该指南进行了摘译与解读。 洪健超 陆宗庆 吴颖 华天凤 杨旻关键词:院外心搏骤停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知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护理的认知和行为状况进行调查,评估目前ICU护士预防VAP的护理情况,并分析影响其认知、行为的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在该院进行危重症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培训班的学员100名,主要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学员对预防VAP的认知和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理论及临床培训之前,100名调查对象对于VAP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佳,12条项目中仅有6项的掌握率达50%以上,对及时吸痰、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及手卫生、生理盐水棉球做口腔护理的掌握率较高。培训后,调查对象对VAP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ICU护士预防VAP的护理行为情况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无预防VAP的教育墙报或操作图片强化学习和提醒等是阻碍ICU护士认识预防VAP护理的影响因素;科室、学历和ICU工作年限等是影响ICU护士认识预防VAP护理的相关因素。结论加强ICU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操作规范及护理指南,确立预防VAP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从而促进ICU护士行为的稳定,提高ICU护理质量。 周兰平 杨旻 丁燕 杜宏茜 张淼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