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甫 作品数:19 被引量:4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包头市社会发展科技支撑项目 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面神经颅外段应用解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3年 面神经(第Ⅶ对脑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含4种纤维成分即特殊内脏运动、一般内脏运动、特殊内脏感觉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该纤维成分即构成面神经的颅外段。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后,主干进入腮腺实质深浅两部之间,在腮腺内分支形成腮腺内丛,出腮腺后发出颞支、颧支、颊支、 杨志甫 杜颋关键词:面神经 颅外段 神经康复学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学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在康复专业神经康复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神经解剖学-神经病学-神经康复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病例分析教学法中一种、甚至多种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果通过教学反馈调查,学生学习神经康复学的热情大幅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神经康复学的教学质量。 杨志甫 张红宇 张俊清关键词:神经康复学 教学 脑卒中后抑郁症与记忆障碍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与记忆障碍的相互关系。方法:对74例首次以有症状的脑卒中住院的患者在发病3周内进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临床记忆量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评分,根据CES-D评分将病例组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卒中后非抑郁组,同时对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上述量表的评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组和卒中后非抑郁组记忆商(M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抑郁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临床记忆检查各项分测验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抑郁组记忆成绩降低更明显。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记忆商有相关性,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卒中后记忆功能的损害有关,而且卒中后抑郁症记忆功能的损害较卒中后非抑郁症患者更严重,记忆障碍表现为各项记忆指标均降低。 张红宇 牛建平 王颖慧 杨志甫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症 记忆障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雌激素受体α基因甲基化修饰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同时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的致病机制。方法选择10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并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其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观察组tHcy浓度及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7.019,P=0.00;χ2=22.27,P=0.00)。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tHcy浓度呈高度正相关(r=0.733,P=0.00)。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很可能通过干扰ER-α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而成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的致病机制。 杨志甫 王丽珍 孟祥君 张茂林 席富强关键词:脑梗死 半胱氨酸 甲基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1)选择我院201 3年1月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 20例为观察组,入组病例经化验排除肝功、肾功异常;选... 杨志甫 王丽珍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 中膜厚度 颈总动脉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 文献传递 精索静脉应用解剖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精索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为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50具,行层次解剖,暴露精索静脉各段,观察精索静脉在不同部位的支数、外径。结果:精索静脉在阴囊根部平均10.8支,平均外径1.04 mm;在皮下环处平均5.17支,平均外径1.28 mm;在腹环处平均3.44支,平均外径1.46 mm;在腹环上方5 cm处平均2.98支,平均外径2.07 mm。结论:精索静脉的位置越高支数越少,为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临床将精索静脉外径大于3 mm作为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指标,具有解剖学依据。 王丽珍 杨志甫 杜颋关键词:精索静脉 应用解剖学 雌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与脑出血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入选124例脑出血(经颈动脉超声检查证实部分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实验组,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上述入选病例和对照组肘静脉血;提取DNA,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 MSP)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脑出血组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090,P=0.000)。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的脑出血患者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患者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促进脑出血发病的机制之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硬化可能不平行。 麻守君 杨志甫 孟祥君关键词:脑出血 雌激素 受体 甲基化 睾丸静脉瓣膜的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睾丸静脉瓣膜与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的相关性,积累国人关于睾丸静脉体质调查资料。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50具,行层次解剖,暴露睾丸静脉各段,观察睾丸静脉的瓣膜出现率、形态、瓣膜的分布、睾丸静脉外径。结果:左睾丸静脉瓣膜出现率为54%,双叶瓣多见,末端瓣膜出现率为32%;右睾丸静脉瓣膜出现率为52%,双叶瓣多见,末端瓣膜出现率为28%;左睾丸静脉上段瓣膜出现率为40%,中段瓣膜出现率为22%,下段瓣膜出现率为8%;右睾丸静脉上段瓣膜出现率为36%,中段瓣膜出现率为18%,下段瓣膜出现率为10%;睾丸静脉平均外径与睾丸静脉全长瓣膜平均数及末端瓣膜平均数之间未显示出相关关系。结论:睾丸静脉瓣膜出现率低,多数仅有1个瓣膜,多为双叶瓣,故易发精索静脉曲张。 王丽珍 杨志甫 杜颋关键词:睾丸静脉 瓣膜 精索静脉曲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对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物靶点,揭示其潜在的可能作用机制,并运用分子对接研究药物与靶点蛋白结合能力。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CP)挖掘额尔敦-乌日勒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以药动参数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为条件进行筛选,运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额尔敦-乌日勒活性成分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绘制Venn图,借助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应用微生信在线软件及Metascape数据库查找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潜在的活性成分及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将药物小分子和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蒙药额尔敦-乌日勒中筛选出DL及OB值好的活性成分118种,预测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20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主要涉及RNA聚合酶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正调控DNA模板转录和调控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其涉及的通路包括AKT1、TP53、TNF、VEGFA、CASP3等。结论: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结果,为蒙药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帕金森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晓锋 林玉凤 张雅蓓 陈向辉 赵蕊 朱伟 朱伟 谢伟 巴德仁贵 谢伟 刘晓蕾 巴德仁贵 白海花 姜树原 杨志甫关键词:蒙药 网络药理学 帕金森病 分子对接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相关研究2 刘丹 张茂林 薛刚 张俊清 侯兴旺 杨志甫 涨红宇 杨巧莲 王颖慧 王淑贤 赵丽英 本课题来源于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07-39)。 脑血管病是发病、致死、致残和复发率均很高的疾病,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及生存效果的疾病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脑血管病的研究一直...关键词:关键词: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