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晏 作品数:33 被引量:13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建筑科学 更多>>
光学相关断层摄影技术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讨论光学相关断层摄影技术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6名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患者(即冠脉造影可见“挤奶现象”的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血管内超声检查(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并进一步用猪的心脏作为动物模型以确认与OCT图像相对应的组织学结构。结果 所有患者OCT检测均发现MB节段内一紧邻动脉管壁外的边界清晰、不均质的、低信号梭形区域;且在舒张期更易观察到这一特征性的图像表现。该梭形区域的最大弧度为176.3°±53.1°(106°~287.5°),最大厚度为(0.41±0.12)mm(0.25~0.69 mm)。所有患者均在且只在肌桥节段外近段血管内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仅1例患者在肌桥节段内发现了管壁内膜增厚。OCT所发现的梭形区域不同于IVUS图像中代表MB肌束的半月形无回声区域。另外,线性相关分析发现梭形区域弧度与管腔受压迫程度呈负相关(r=-0.403,P=0.004)。进一步的动物模型的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这一梭形、低信号区域是位于肌肉与动脉血管之间的结缔组织。结论 在造影和IVUS确诊的MB患者中,OCT检查可在肌桥节段发现一紧邻动脉管壁外的边界清晰、不均质的、低信号梭形区域,进一步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这一区域为动脉周围结缔组织,而非IVUS中代表肌束的半月形无回声区域。 叶梓 来晏 姚义安 汤佳旎 罗裕 刘学波关键词:心肌桥 血管内超声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Aspiration Results in Eme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Pat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姚义安 刘学波 来晏 叶梓 陈飞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对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运动耐力的研究 李广鹤 刘学波 来晏 许嘉鸿 黄飞飞 严文文 王乐民 车琳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机制再论介入围术期的个体化抗栓治疗策略 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血栓病变易导致急性事件发生,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但血栓形成过程复杂,涉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血液成分和血流状态、纤维溶解、凝血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了解血栓形成机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个体化抗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姚义安 来晏 刘学波关键词:血栓形成机制 抗栓治疗 围术期 血栓形成过程 急性事件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10例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2月,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所有患者都有难以控制的心源性休克,7例患者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6例患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9例患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患者予无创呼吸机辅助;10例患者均予主动脉内气囊泵辅助;患者均行深静脉穿刺,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结果:持续肾脏替代支持72~480h,平均216h。6例患者顺利脱离持续肾脏替代治疗,5例存活,1例死亡;4例患者心源性休克不能纠正死亡。5例存活病例随访1个月~3年,均存活。结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可对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提供有效支持治疗,延长这部分高危患者的生命。 张代富 于萍 祁炜罡 来晏 张旭敏 顾宇英 朱琛颖关键词: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死 急性肾功能衰竭 VerifyNow-P2Y12法和光密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高反应与预测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缺血事件的意义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明确VerifyNow—P2Y12法和光密度比浊法(LTA)检测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疗效的相关性,并比较这两种方法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缺血事件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160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服用氯吡格雷≥1周后,采用VerifyNow法和LTA同时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将VerifyNow法检测出血小板聚集反应单位(PRU)≥230或LTA检测出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46%定义为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HPR)。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评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出的HPR预测临床缺血事件的敏感性。结果采用VerifyNow法检测出HPR患者44例(27.5%),LTA检测出HPR患者52例(32.5%),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U与MPAR值呈正相关(r=0.62315,P=0.037),线性回归方程Y(VerifyNow法)=2.015X(LTA)+110.2。VerifyNow法检测出的HPR患者中总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27.1%)显著高于同法检测的非HPR患者(6.0%,OR=6.53,95%CI为2.61~16.32,P=0.000),而LTA检测出的HPR患者中总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17.2%)有高于同法检测的非HPR患者(9.3%)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33,95%CI为0.92~5.91,P=0.074)。结论VerifyNow法和LTA均可检测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HPR。HPR患者PCI后6个月的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非HPR者;VerifyNow法检测出的HPR预测临床缺血事件的敏感性高于LTA检测出的HPR。 罗裕 孙文竹 徐剑锋 刘学波 庄少伟 姚义安 王小东 来晏关键词: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率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将16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68例)和非MS组(99例),结果显示,MS组患者相关代谢指标及冠脉造影结果(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闭塞性病变、Ginsini积分)与非M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危险因子数量分组后,5个危险因子组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闭塞病变明显高于3个危险因子组,3组Ginsini积分随着危险因子数量增多而增大,3个危险因子组与4个和5个危险因子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S患者的冠心病发病有关(P〈0.05或P〈0.01). 苑磊 张代富 来晏 姚义安 赵荫涛关键词:冠心病 代谢综合征 冠脉造影 ox-LDL通过TREM-1诱导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h-monDCs)成熟 童憬 来晏 姚义安 顾剑云 陈飞 刘学波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结局影响 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合并高血糖的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患者的调控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均需呼吸机辅助治疗,入院随机血糖〉11.1 mmol/L,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强化治疗组在纳入研究的7 d内,血糖被严格控制于4.4~6.1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控制在6.1~10 mmol/L。结果强化治疗结束后,强化治疗组患者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监护治疗时间强化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强化治疗组发热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30 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于4.4~6.1mmol/L,能缩短患者监护时间,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用量。 于萍 来晏 张旭敏 顾宇英 张代富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 危重症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无复流的临床及程序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发病12h内,或12h至24h内仍有持续缺血性胸痛,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冠脉痉挛或罪犯病变直径狭窄程度≤50%、冠脉血流正常行保守治疗,严重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需急诊冠脉搭桥术。根据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比较这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20.3%的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了无复流。单变量分析:年龄、再灌注时间(症状至PCI的时间)、入院时收缩压、心梗Killip分级、急诊PCI术前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pump,IABP)、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闭塞病变类型、血栓负荷、靶病变长度、参考血管直径、再灌注方法与无复流现象相关(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1.470,95% CI 1.460~1.490,P=0.007)、再灌注时间〉6h(OR=1.270,95% CI 1.160~1.400,P=0.001)、入院时低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OR=1.910,95% CI 1.018~3.896,P=0.004)、PCI术前应用IABP(OR=1.949,95% CI 1.168~3.253,P=0.011)、PCI术前低(≤1)TIMI血流(OR=1.100,95% CI 1.080~1.250,P〈0.01)、高血栓负荷(OR=1.600,95% CI 1.470~2.760,P=0.030)、长靶病变(OR=1.948,95% CI 1.908~1.990,P=0.019)是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 周华 何晓燕 庄少伟 王娟 来晏 祁炜罡 姚义安 刘学波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脉介入 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