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露 作品数:6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妊娠期乳腺癌术后化疗1例 2025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妊娠期乳腺癌(breast cancer in pregnancy,BCP)逐渐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BCP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重大挑战,同时也对胎儿的健康状况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如何针对BCP进行有效的手术干预和化疗,成为妇产科、肿瘤科等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分析了1例BCP患者的诊疗经过,经过多学科综合评估后,采取了手术治疗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及胎儿的状况,确保化疗对胎儿影响最小。最终,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胎儿也健康出生,这一治疗过程为BCP的诊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通过本案例的分享,进一步加深对BCP的认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4A-132),且患者知情同意。 李露露 郭琎祎 马家骧 葛涓 宋爱琳关键词:乳腺癌 妊娠期 化疗 5-羟色胺1B受体基因G861C多态性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李露露 张兰 殷宏 罗建勋 柳文华关键词:精神病 血清素 基因 铜稳态及铜死亡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4年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铜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广泛的生物过程中充当关键的催化辅助因子,其吸收、分布和排出受到严格的调节,从而维持细胞内的铜稳态。铜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日益兴起,研究表明,铜的动态平衡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铜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通过铜与三羧酸(tricarboxylic acid,TCA)循环中的脂酰化酶结合从而介导蛋白质聚集和蛋白毒性应激反应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本文将基于铜稳态、铜死亡的发生机制作一概述,以探讨铜死亡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乳腺癌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 李露露 姚根武 张伟 郭琎祎 马家骧 宋爱琳关键词:铜 乳腺癌 术前纤维蛋白原、癌胚抗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多参数诊断模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首次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乳腺癌组(198例)与乳腺良性病变组(20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分析临床指标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LR、FIB、CEA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CEA、FIB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中CEA、FIB、N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716、0.656,3个指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的NLR+FIB+CEA联合诊断模型曲线下面积提升至0.84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4%、78.2%。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CEA水平与患者年龄及孕激素受体存在相关性(P<0.05);FIB水平与年龄及组织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联合诊断模型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NLR、FIB、CEA及其联合诊断模型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乳腺癌术前无创评估的有效工具。 党文博 成慧娟 张雅兰 姚根武 李露露 宋爱琳关键词:乳腺癌 纤维蛋白原 癌胚抗原 生物标志物 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发病与相关基因的关联研究 张兰 柳文华 李露露 何桂莲 殷宏 罗建勋 王兴连 研究目的与意义:以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区、5-HTR1A、2A、1B及TpH2等基因多态性及相关抗抑郁药物进行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这将对抑郁症的发病和诊治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个体化用药。1.扩大样本...关键词:关键词:抑郁症 精神疾病 分子生物学 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发病与治疗易感基因的相关研究 张兰 宋亚静 柳文华 李露露 何桂莲 姜小梅 殷宏 罗建勋 何凤琴 曹菊玲 该项目针对中国汉族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对4个位点进行研究,既观察单位点作用,又观察各位点相互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5-HTTLPR/S、5-HTR1A/G可能是抑郁症的危险基因,尤以携带S等位基因的女性为著。SS基因型人群...关键词:关键词:抑郁症 临床用药 抗抑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