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鑫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队员
  • 2篇月经
  • 2篇月经期
  • 2篇女足
  • 2篇女足队员
  • 2篇经期
  • 2篇高校
  • 2篇部分高校
  • 2篇大强度训练
  • 1篇伊尹
  • 1篇运动员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构
  • 1篇圣人
  • 1篇圣人观
  • 1篇体育
  • 1篇体育健康
  • 1篇女足运动
  • 1篇女足运动员
  • 1篇微弧氧化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科学技...
  • 1篇江南影视艺术...

作者

  • 6篇李鑫
  • 1篇周茜
  • 1篇杜建成
  • 1篇薛文斌
  • 1篇张旭

传媒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 1篇广西职业技术...
  • 1篇第四届首都青...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1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部分高校女足运动员经期训练的研究与分析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2005年参加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的上海、北京、河南、天津、江苏等各高校女子足球队的队员为调查对象,分析各高校女女足队员在月经期间参加训练对其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期...
李鑫
关键词:女足队员月经期大强度训练
文献传递
核燃料锆包壳表面微弧氧化及Cr基复合膜高温蒸汽氧化研究进展
2025年
在反应堆失水事故发生时,锆包壳在高温水蒸气中会发生剧烈氧化,并释放氢气,从而引发严重的氢爆事故。通过Cr涂层能显著提高锆包壳的抗蒸汽氧化能力,涂层表面的Cr2O3膜能够显著抑制氧原子向锆基体扩散。在Cr涂层与Zr基体之间插入微弧氧化(MAO)绝缘中间缓冲层,能够抑制Cr/Zr互扩散,以及避免发生Cr/Zr电偶腐蚀。介绍了锆表面MAO膜及MAO/Cr基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及膜层组织的结构特点,重点总结它们在900~1200℃蒸汽环境中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以及涂层结构、成分演变规律的研究现状,分析Al、Si合金元素对MAO/Cr基复合膜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还简要介绍MAO/Cr基复合膜的高能离子辐照效应,最后指出一些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MAO膜及MAO/Cr基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但MAO膜在1100℃以上环境中会失去保护能力,而MAO/Cr基复合膜在1200℃蒸汽环境中仍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MAO绝缘中间层能够抑制Cr、Zr互扩散。将Al、Si合金元素添加到Cr层中,能够进一步提高MAO/Cr复合膜的抗氧化能力,Al2O3和Zr2Si阻挡层的形成分别是MAO/CrAl和MAO/CrAlSi复合膜抗高温氧化能力高的主要原因。
薛文斌李鑫李鑫柴璐琪周茜周茜徐驰金小越杜建成
关键词:微弧氧化互扩散
部分高校女足队员经期训练的研究与分析
李鑫
关键词:女足月经期大强度训练
秦皇岛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现状调查研究
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出的评价理念,对秦皇岛市高中实施新课程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中国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走过了从单一的技能评价到全面评价的过程,并从绝对评价到结合相对评价,使体育课程的评价向科学化方向发...
张旭李鑫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健康课程改革
圣之清、任、和、时——从孟子论四圣看其圣人观
2024年
孟子肯定伯夷、伊尹、柳下惠皆为古之圣人,同时也认为他们各有所偏,未至圆满。但圣人之偏,绝非出于私欲,而往往是四端之发未能中节所致,根本原因是“智”有不足。圣人之间亦可能存在高下层次的分别,孟子心中最理想的圣人人格是像孔子那样随时而处中的圣之时者。相较于孔子,孟子降低了圣人的门槛,扩大了圣人的范围,提振了人学以成圣的信心,与此同时,对孔子之为圣之时者的揭明,又坚持了圣人的高远理想性,使人知所向望。
李鑫
关键词: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圣人观
现代性视域下的茶文化传播及其社会建构意涵被引量:2
2024年
文章梳理现代性进程中的茶文化体系化建构,发现茶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和体系化建构与现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茶物质商品文化样态的全球化传播,得益于现代工业文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茶医学健康文化样态的更新,得益于现代植物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进步;现代植物学进展使得茶文化在西方各国的在地化传播更加具象化。与此同时,由于具备文化现代性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层次面相下的茶文化体系逐渐成为推动公共交往的有效载体、增进社会信任的互动媒介、赓续传统与记忆建构的文化符号,从而为现代社会建构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文化赋能。
周瑞春张守山李鑫
关键词:现代性困境茶文化文化认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