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鑫

作品数:1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学位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碳源
  • 4篇硝化
  • 4篇反硝化
  • 2篇档案
  • 2篇应用环境
  • 2篇污染
  • 2篇木质素
  • 2篇还原糖
  • 2篇二次污染
  • 2篇高校
  • 2篇产率
  • 1篇单干
  • 1篇档案法
  • 1篇档案管理
  • 1篇动水条件
  • 1篇对等
  • 1篇对等理论
  • 1篇多模态
  • 1篇学校档案
  • 1篇液罐

机构

  • 11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李鑫
  • 2篇陈黎
  • 2篇陈余道
  • 2篇郑洁
  • 1篇伍朝辉
  • 1篇黄莹
  • 1篇阙欣欣
  • 1篇李彩云
  • 1篇李海防
  • 1篇乔瑞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办公室业务
  • 1篇区域治理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还原糖产率的反硝化木质碳源释碳量调控方法、木质碳源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还原糖产率的反硝化木质碳源释碳量调控方法,通过模拟应用环境条件下的试验确定反硝化速率的最优值,得到相同应用环境条件下适宜木质碳源的还原糖产率目标值,再根据建立的还原糖产率与Ca(OH)<Sub>2</S...
胡荣庭李鑫陈余道陈广林祖凌鑫李学强
基于还原糖产率的反硝化木质碳源释碳量调控方法、木质碳源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还原糖产率的反硝化木质碳源释碳量调控方法,通过模拟应用环境条件下的试验确定反硝化速率的最优值,得到相同应用环境条件下适宜木质碳源的还原糖产率目标值,再根据建立的还原糖产率与Ca(OH)<Sub>2</S...
胡荣庭李鑫陈余道陈广林祖凌鑫李学强
文献传递
《小国先锋》(第3-4章)汉译实践报告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选文的英译汉实践。源文本节选自《小国先锋》(FirstoftheSmallNations)一书。该书首次全面描述了爱尔兰外交政策在国际背景下的开端,追溯了19世纪90年代至1918年爱尔兰革命一代的想...
李鑫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英汉翻译翻译技巧
新《档案法》背景下高等学校档案安全管理体系探究——基于广西21所高校的调研
2023年
新《档案法》对档案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发放了《广西高校档案安全管理调查问卷》,针对新《档案法》中有关档案安全管理的内容对广西高校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广西高校档案安全管理提出新思路。
郑洁陈黎李鑫
关键词:安全管理广西高校
反硝化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硝化试验装置,包括进水系统、反硝化系统、测压系统和气液分离系统;进水系统包括储液罐,反硝化系统包括反硝化柱,反硝化柱的底部与储液罐连接;反硝化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碎石层、碳源材料层和第二碎石层,所...
胡荣庭祖凌鑫陈广林李鑫陈盟曾孟江张文龙
文献传递
低木质素木质碳源的长期反硝化效能和影响因素研究
李鑫
面向社会服务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践
2020年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但也确实面临着有别于以往的挑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调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让档案管理工作也能得享最为优质和先进的资源,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实现良性发展,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本文提出的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方向在于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并就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郑洁陈黎李鑫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校管理档案管理
基于ESMD及传递熵的图卷积网络的金融时序预测及投资
李鑫
纪录片《完全可控》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的出现为现代语言学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话语分析扩展到了多种社会符号资源上。而批评话语分析作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最早见于英国语言学家约翰?鲁伯特?弗斯1979年发表的《语言...
李鑫
关键词:意识形态
温度和pH值对低木质素碎木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2024年
木质生物质作为广泛研究的碳源材料,突出问题是反硝化速率缓慢和副产物较多。为此,该文采用碱处理后的低木质素含量碎木作为原料,将反硝化过程细分为碳释放和反硝化阶段,设计温度和pH值的影响因素试验,测定“三氮”、总氮和溶解性有机物(DOC)浓度,以及DOC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碳释放和反硝化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二者的速率在15℃条件下分别为2.6和1.1mg/(g·d),在25℃时分别升高至1.7倍和1.5倍,而在35℃时又分别升高至25℃的1.7和2.1倍;碳释放在pH值5.0和9.0时均受到抑制,而反硝化在pH值9.0条件下明显减弱;亚硝态氮在15℃条件下的峰值最高,占硝态氮去除量的35.7%,而占比值最大的是pH值为9.0的条件;反硝化期间残留DOC占释碳总量的44.6%~52.0%,包括类蛋白和类腐殖酸。
李鑫胡荣庭陈广林李玉昕杨家乐
关键词:碳源反硝化副产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