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歧 作品数:24 被引量:1,04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813 2006年 目的 研究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及患者入选前是否应用抗生素、肺炎患者预后研究组(PORT)分级等的情况,同时检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入选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个中心的665例CAP患者并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确定诊断的阳性判断标准为:(1)合格痰标本培养出1株或多株细菌;(2)血培养检出病原体;(3)间隔2~4周采集的2次标本的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现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降低。应用琼脂稀释法对常见病原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 在610例同时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阳性率为20.7%(126例),其后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0.3%(63例)、流感嗜血杆菌9.2%(56例)、肺炎衣原体6,6%(4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6.1%(37例)、嗜肺军团菌5.1%(3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8%(23例)、大肠杆菌1.6%(10例)、卡他莫拉菌1.3%(8例)、铜绿假单胞菌1.0%(6例)。在195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共有10.2%(62例)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69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和莫西沙星的不敏感率分别为20.3%、75.4%和4.3%。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占10.2%。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细菌,我国致CAP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5.0%以上,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20,3%. 刘又宁 陈民钧 赵铁梅 王辉 王睿 刘庆锋 蔡柏蔷 曹彬 孙铁英 胡云建 修清玉 周新 丁星 杨岚 卓建生 唐英春 张扣兴 梁德荣 吕晓菊 李胜歧 刘勇 俞云松 魏泽庆 应可净 赵峰 陈萍 侯晓娜关键词:病原体 流行病学 抗药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头孢拉定 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头孢拉定浓度的方法,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5ml与咖啡因10μg混合,冷冻干燥,用紫外λ262nm检测。结果:线性范围0.1 ̄0.2mg/L,检出最小浓度0.05mg/L。平均回收经(97.43±1.41)%。低、中、高浓度的日内日间差分别是6.23、10.65、8.38与23.24、22.16、17.05%。 李胜歧 谭明旗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支气管肺泡 灌洗液 头孢拉定 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 被引量:44 2007年 目的分析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初步诊断。方法对血清学证实的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CT的分析由两位观察者分别独立进行。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9例,占25.7%,女26例,占74.3%。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8.26;P<0.005)。②在25例病变分布于单侧肺内的患者,左侧19例,右侧6例,左侧发病明显多于右侧(χ2=6.76;P<0.01)。对35例患者各个叶段发病的统计显示,左下叶的发病例数明显多于其他叶段(χ2=15.709;P<0.01)。③CT影像上可见到磨玻璃密度阴影者占97.1%,其特点为由磨玻璃影逐渐过度到大片实变影,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多发斑片状实变影,或上两种改变同时存在,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结节影,所占比例分别为71.4%、74.3%、48.6%和68.6%。胸腔积液者占40.0%,纵隔淋巴结增大者占28.6%。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左肺发病多于右肺,其胸部CT影像上的一些特点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张晓晔 张伟 朱敏 李胜歧 谷秀 赵立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喹诺酮结构及药敏测定方法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敏感性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结构氟喹诺酮及不同药敏测定方法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敏感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5种氟喹诺酮对9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及20株实验室环丙沙星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环丙沙星对9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敏感性。结果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环丙沙星对临床分离株的敏感率分别为94.6%、90.2%、87.0%、66.3%和32.6%;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实验室耐药株的敏感率分别为75%、60%、60%和25%。与琼脂法比较,纸片法测定的环丙沙星敏感率增加、耐药率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n=92)。结论不同结构的氟喹诺酮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敏感性不同,环丙沙星敏感性不能代替所有氟喹诺酮的敏感性;纸片法测定的敏感性不能代替琼脂法测定的敏感性。 陈愉 王倩 褚云卓 赵立 李胜歧关键词:氟喹诺酮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纸片法 抗生素与细菌耐药矛盾运动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5 2002年 陈愉 李胜歧关键词:抗生素 细菌耐药 哲学思考 家族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人白细胞抗原的测定 被引量:12 2002年 陈愉 李胜歧 刘秀华 谭朴泉关键词:家族性自发性气胸 人白细胞抗原 白细胞介素4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BLM)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动态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气管内注射BLM,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收集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灌洗细胞,左肺病理切片,另行肺组织原代培养,测定这些标本IL-4的表达。【结果】①在BLM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IL-4在肺间质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肺泡及肺间质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且在病程的早期较强,随着病程的进展,其表达强度逐渐减弱。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IL-4亦明显增强,但在时间上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步。②实验组13、d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IL-4表达最强,明显高于0.5、7、142、8 d。③实验组0.5、1、3d,BALF中IL-4的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02、0.003、0.006)。④实验组肺组织培养细胞IL-4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结论】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理过程的早期,IL-4在肺组织中呈现广泛的过度表达,其中肺间质细胞IL-4表达增强,可能对促进纤维化的形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张晓晔 朱敏 周妍 刘卫青 李胜歧 赵立心电图表现为酷似心肌梗死的非肺心病性肺部疾病2例 被引量:4 2001年 陈愉 李胜歧 刘秀华 谭朴泉关键词:心电图 误诊 心肌梗死 下呼吸道分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同源性及其流行特点 2007年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目前已成为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由该菌引起的医院内暴发流行已见报道怛。。我们对下呼吸道分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了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trophoresis,PFGE)同源性分析,以探讨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陈愉 褚云卓 王倩 赵立 李胜歧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下呼吸道分离 同源性分析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 脉冲场凝胶电泳 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早期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的表达 2008年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是否存在肺纤维增生,探讨其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为气管内滴注NS(生理盐水)12h后取材,LPS1组、LPS2组为气管内滴注LPS 1.0ml/kg(浓度为100μg/ml)后分别于12h、24h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的浓度。结果:LPS2组大鼠血清PⅠCP浓度为(64.75±11.9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38±3.59)μg/L和LPS1组(13.96±4.30)μg/L(P<0.05),而LPS1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PS2组大鼠BALF中PⅠCP浓度为(35.26±3.3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6.90±1.99)μg/L和LPS1组(6.92±2.50)μg/L(P<0.05),而对照组和LPS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PS致大鼠ALI后24h血清及BALF中PⅠCP浓度显著增高提示ALI早期肺纤维增生存在。 高鸿美 焦光宇 李胜歧关键词: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