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玻璃体
  • 3篇视网膜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网膜
  • 2篇眼表
  • 2篇眼症
  • 2篇视网膜穿孔
  • 2篇手术
  • 2篇切割术
  • 2篇裂孔
  • 2篇泪液
  • 2篇干眼
  • 2篇干眼症
  • 2篇P物质
  • 2篇玻璃体切割
  • 2篇玻璃体切割术
  • 2篇穿孔
  • 1篇蛋白
  • 1篇低眼压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璐希
  • 5篇王雨生
  • 5篇田超伟
  • 3篇窦国睿
  • 2篇杜红俊
  • 2篇胡丹
  • 2篇李曼红
  • 2篇季建
  • 2篇刘伟
  • 1篇惠延年
  • 1篇张自峰
  • 1篇朱锦婷
  • 1篇武静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缝合切口与否对25G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25G玻切穿刺口缝合与免缝合术后眼压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小切口玻璃体切割术穿刺口缝合必要性。方法:收集接受25G玻切206例206眼病例资料,依穿刺口渗漏情况决定缝合穿刺口与否,其中术毕缝合穿刺口者(缝合组...
李璐希王雨生李曼红田超伟张自峰杜红俊
关键词:低眼压高眼压
巩膜扣带术治疗伴玻璃体崁顿的较大锯齿缘离断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伴玻璃体崁顿的较大锯齿缘离断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行巩膜扣带术治疗的伴玻璃体崁顿的较大锯齿缘离断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7例(2...
田超伟王雨生李璐希窦国睿郭乔茜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
药物和手术对青光眼患者眼表及其泪液中P物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光眼药物、手术治疗对眼表和泪液SP含量的影响。   方法:   1.试验组:选择年龄40-70岁确诊为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患者30人,共计40眼。病例入选标准:正在接受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青光眼患者。病...
李璐希
关键词:P物质青光眼干眼症
重组微纤溶酶Ocriplasmin作为玻璃体溶解剂的临床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旁中心凹不完全的后玻璃体脱离伴异常的玻璃体黄斑粘连,可引起玻璃体黄斑牵拉和黄斑裂孔等病变,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药物玻璃体溶解术,即向玻璃体内注射酶类解除粘连,可以作为替代疗法.Ocriplasmin原称微纤溶酶,是一种重组、截短的纤溶酶,具有针对纤维连接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的水解活性,已获得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批准用于治疗玻璃体黄斑粘连.多种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其治疗经过选择的有症状玻璃体黄斑粘连和黄斑裂孔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与玻璃体切除术比较,其存在成功率低于期待、眼部不良反应(包括玻璃体漂浮物、闪光、视力明显下降)多等缺点,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或提高,安全性值得关注,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加以评估.
李璐希杜红俊李曼红惠延年
关键词:纤维蛋白溶酶肽碎片玻璃体视网膜穿孔玻璃体脱离玻璃体内注射
外伤性迟发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9例(19只眼)外伤后迟发性眼内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12只眼),女7例(7只眼)。
田超伟李璐希王雨生胡丹窦国睿
关键词:眼外伤炎症
玻璃体切割术中脉络膜脱离的手术干预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中脉络膜脱离的手术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19例(19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11只眼),女8例(8只眼)。
田超伟李璐希王雨生胡丹窦国睿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脉络膜脱离
小梁切除手术对眼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小梁切除术仍是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其手术区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标志。但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其术眼的泪膜成分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术眼的眼表结构和舒适度改变,甚至发生干眼症。多数研究者认为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损害与手术中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术后滤过泡隆起度高或形成薄壁无血管的滤过泡密切相关。
李璐希刘伟季建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泪器水疱
青光眼药物治疗患者泪液中P物质的表达及与干眼症发生率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定量检测神经肽P物质(SP)在接受药物治疗的青光眼患者泪液中的质量浓度,并探讨用药、SP、干眼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SP在30例正常人和40例接受药物治疗青光眼患者泪液中的质量浓度,并进行眼表的干眼诊断。结果:药物治疗青光眼患者泪液SP质量浓度为(258.16±8.81)pg/mL,正常人泪液SP质量浓度为(336.37±6.80)pg/m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用药时间上,药物治疗时间>3月组SP质量浓度为(254.05±8.20)pg/mL,≤3月组SP质量浓度为(262.27±7.52)pg/m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种类上,单独用药组泪液SP质量浓度为(264.78±5.50)pg/mL,联合两种用药组泪液SP质量浓度为(258.00±10.20)pg/mL,联合三种用药组泪液SP质量浓度为(254.16±6.8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组SP的质量浓度与干眼呈负性相关(r=-0.360,P=0.022)。结论:增加用药时间和种类会导致青光眼患者泪液中SP质量浓度降低,同时伴随干眼症发生率的升高,提示SP对眼表发挥营养并具有稳定眼表的作用。
李璐希刘伟季建
关键词:P物质泪液青光眼抗青光眼药物干眼症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黄斑劈裂的疗效观察及黄斑裂孔闭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MH)伴黄斑劈裂的临床效果,分析MH闭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高度近视MH伴黄斑劈裂的21例患者22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A型和(或)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及视觉电生理等眼部检查。患眼BCVA为数指~0.2。眼轴长度(AL)为26.00~31.00 mm,平均AL为27.47 mm。其中,AL为26.00~27.00 mm者9只眼,27.10~28.00 mm者5只眼,28.10~29.00 mm者3只眼,29.10~30.00 mm者3只眼,>30.00 mm者2只眼。MH最小直径为227~597 μm,平均最小直径为432 μm。其中,最小直径为200~400 μm者4只眼,401~450 μm者13只眼,451~500 μm者3只眼,501~600 μm者2只眼。所有患眼均行PPV联合ILMP手术治疗,采用向心性ILMP,即用力方向尽可能朝向黄斑中心。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7个月。以末次随访为疗效判定时间点,观察患眼MH闭合、黄斑劈裂状态及视力变化情况。MH闭合分为完全闭合、桥样闭合、裸露型闭合及未闭合4种情况。黄斑劈裂状态分为消失、好转、无变化3种情况。视力分为提高、稳定、下降3种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不同MH最小直径及不同AL患眼之间的MH闭合率。结果末次随访时,22只眼中,MH完全闭合17只眼,占77.3%;桥样闭合4只眼,占18.2%;未闭合1只眼,占4.5%。黄斑劈裂完全消失19只眼,占86.4%;好转2只眼,占9.1%;无变化1只眼,占4.5%。MH最小直径越小,MH完全闭合率越高。不同MH最小直径患眼之间的MH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6,P=0.032)。AL越长,MH完全闭合率越低。不同AL患眼之间的MH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5,P=0.003)。患眼BCVA为数指~0.25。22只眼中,视力提高9只眼,占40.9%�
田超伟王雨生朱锦婷李璐希武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