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芳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类型与部位的关系及预后。方法对527例经CT证实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7%,男性>女性。早期发作(67.3%)较迟发性发作(32.6%)的发病率为高。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多(52.1%),局限性运动性发作次之(36.9%),病灶部位以脑皮质、脑叶发病率高(65.2%)。早期发作者发作次数较少的短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疗效较好,其癫痫发作机制,认为早期多由于脑水肿和脑代谢异常,晚期多由于癫痫灶所致。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其病变影响皮质是重要的致痫因素。
- 李玉芳宋军平吉沛
-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并发症
- 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正常对照组(A)162例,糖尿病无脑梗死组(B)168例,糖尿病并脑梗死组(C)103例。分别检测CRP、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PBS)。结果:B组和C组与A组比较:TG、CHO、LDL-C差异显著(P<0.01,P<0.05);C组与B组比较:只有CRP、LDL-C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CRP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组和B组CRP升高不明显,而C组CRP明显升高。
- 李文霞吉沛李玉芳
-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C反应蛋白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28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2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4mg加入5%GS500ml静滴;常规治疗组并发CVS后再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尼莫地平组CVS的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及偏瘫者预后不良。结论:SAH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对预防CVS尤为重要。
- 李玉芳吉沛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9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9.7%,发作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的以及血压,血糖,血脂增高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增高。结论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评价,积极有效地治疗TIA,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 李玉芳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4例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眩晕发作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颈椎病、高血压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次之。抗胆碱类药物、丁咯地尔、尼莫地平等对症治疗的有效率为91.2%。对部分眩晕反复发作者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复杂,确定病因、对症、对因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李玉芳吉沛李耀扬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脑电描记术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对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头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痴呆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脑电图表现异常率为100%,以弥漫性慢波为主,头颅CT表现为有病理性低密度区,大脑皮质病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诊断依据靠病史、临床表现及脑电图、CT检查,而脑电图、CT检查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 吉沛李耀扬李玉芳
-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脑电图CT
- 脑梗死与梗死性痴呆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梗死性痴呆的关系。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住院392例脑梗死患者和其中60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1-70岁年龄段为高发年龄,多在静态下发病(66.8%),高血压是主要的危险因素(66.3%)。CT特征分析:梗死部位多在双侧基底节区,多梗死性痴呆以多发腔隙性梗死发病率最高(83.3%)。痴呆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93.3%)。痴呆的原因与梗死的部位、大小、多少、萎缩的程度呈不同程度正相关。结论反复卒中容易导致梗死性痴呆,预防控制高血压、及时治疗脑梗死对于降低梗死性痴呆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 李玉芳吉沛李耀扬
- 关键词:脑梗死腔隙性梗死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 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44例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偏头痛患者给予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口服,15d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结果治愈23例(52.27%),显效11例(25.00%),有效7例(15.91%),无效3例(6.82%),总有效率为93.18%。结论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吕英琦李玉芳
- 关键词:氟桂利嗪偏头痛疗效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我院住院诊断并治疗脑卒中患者120例。由康复治疗师每周1次应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脑卒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在机体全面康复中起主导作用。早期、及时、合理的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徐爱生吉沛李玉芳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