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护理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期护理
  • 3篇术后
  • 3篇术期护理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围手术期护理
  • 3篇静脉
  • 3篇护理体会
  • 2篇血栓
  • 2篇治疗颈椎
  • 2篇治疗颈椎病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静脉血

机构

  • 17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17篇李桂兰
  • 5篇陈哲
  • 4篇李玉芝
  • 3篇徐爱香
  • 3篇宋丽娜
  • 2篇韩丽红
  • 1篇刘丹
  • 1篇王鑫
  • 1篇曹微
  • 1篇魏春杰
  • 1篇李洁
  • 1篇刘雪竹
  • 1篇史春英
  • 1篇栾卫红
  • 1篇盛宝英
  • 1篇史书红
  • 1篇齐志国
  • 1篇教伟
  • 1篇肖淑艳
  • 1篇李凤君

传媒

  • 7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2008年医...
  • 1篇2008年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术后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术后的安全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经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的9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91例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无感染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堵管,2例拔管意外。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李桂兰徐爱香陈哲
关键词: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护理
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和防范对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方法分析急诊科护患纠纷原因,找出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学习改进,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强化核心制度落实,加强护患沟通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能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陈哲李桂兰徐爱香
关键词:急救护士病人关系
多发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
患者,男,50岁,于2008年1月11日因车祸,造成右骨干粉碎性骨折,骨盆骨折(右侧髂骨翼骨折、双耻骨支骨折、左侧骶髂关节脱位)。既往无脑血栓、高血压病史,左下肢曾有陈旧性骨折,左侧胫前皮肤瘢痕愈合。本文就该病例,首先进...
李玉芝宋丽娜李桂兰
关键词:多发骨折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文献传递
鼻出血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韩丽红李桂兰
关键词:鼻出血护理
66例白血病患儿的护理
2011年
白血病是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护理工作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白血病患者护理主要强调心理、口腔、出血、饮食、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和家庭指导等。护理的目标应旨在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李桂兰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2003年
李桂兰陈哲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Y形浅静脉留置针在重危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陈哲李桂兰王鑫
关键词:危重病人护理静脉输液
颅底骨折合并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0年
李桂兰张惠萍栾卫红
关键词:颅底骨折休克急救护理
同期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4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李玉芝李桂兰肖淑艳于艳兵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可塑性变化及其对谷氨酸受体与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可塑性的变化及对谷氨酸受体与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AD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Aβ_(1~42),利用水迷宫实验进行入组鼠筛选,建立AD大鼠模型,在基线记录维持40 min后给予能诱发长时程增强(LTP)的高频刺激,记录f EPSP,采用经典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来提取突触小体、支架蛋白和Ca MKⅡα,分析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可塑性变化及对谷氨酸受体与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高频刺激能诱导LTP持续数小时之久。实验中通过刺激海马区侧支旁通路,在CA1区辐射层记录兴奋性突出后场电位,结果显示:海马区组织可塑性变化产生LTP并不依赖于NRB2活性;AD模型组海马区内谷氨酸受体及相关蛋白水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水迷宫实验能成功建立大鼠AD模型,且海马组织可塑性变化对谷氨酸受体与相关蛋白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海马学习记忆机制参与成瘾和戒断引起的行为适应性变化。
魏春杰王增冕李桂兰盛宝英齐志国
关键词:大鼠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