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来
- 作品数:56 被引量:6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环保“费改税”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企业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对生活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为了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政府不断推出和完善环保政策,鼓励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增加对环境的关注。中国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环保“费改税”政策,对企业排污施加更大的环境合法性压力,以期达到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效果,为了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环保“费改税”政策的绿色创新影响效果进行考察,并应用中介效应检验法分析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外部融资限制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①环保“费改税”政策显著促进了医药制造企业绿色创新。②规模越大的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越高;政府补贴对医药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绿色创新。③企业R&D投入在环保“费改税”政策与医药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④环保“费改税”政策通过减轻企业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应因地制宜,对不同的企业,选择合理恰当的税额标准;加强对政府补贴的监督管理,丰富完善补贴方式,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规范和完善企业绿色创新的融资机制,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企业应建立健全投资管理体系以提升研发投资效率等。
- 李勋来陆文琪
-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
- 人力资本分布与城乡收入差距
- 李勋来
- 关键词:人力资本城乡差别收入差距劳动力
- 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而制度因素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在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进行量化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决定模型,测定了各制度变量弹性系数的大小,并据此提出我国制度变革的取向与对...
- 李勋来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
- 文献传递
- 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支撑点的实证分析
- 2005年
- 本文以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选用1978年至2001年的有关数据,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消费、投资、对外贸易在西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扩大需求,合理投资,扩大开放是加快西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 李勋来史玉兰李树爱
- 关键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
-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5
- 2022年
- 由于地球环境变化导致气候问题频发,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动导致世界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加剧了全球各国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和目标。氢能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将在各行业“去碳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各省份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推动氢能产业的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加速发展。本文针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突破关键技术、提高氢能汽车补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 李勋来鲁汇智
-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 2016年
- 产业转型升级是青岛市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利用偏离度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分析等方法,对青岛市近几年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产业结构优化与人口素质的提升协调性不高,尚未形成联动效应。政府应加快调整优化就业人口素质结构,使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形成联动,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 李勋来卢东浩
- 关键词: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 层次分析法在山东省出口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7年
- 合理的、能充分发挥本区域优势的出口主导产业,是引导该区域产业出口创汇的“引擎”。本文尝试用层次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出口主导产业进行优选。
- 李勋来刘树明
- 关键词:出口贸易层次分析法主导产业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43
- 2022年
-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值,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可靠。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中西部城市、南方城市、大中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规模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效应传导机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规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陈阳王守峰李勋来
- 关键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收入差距
- 石化产业政产学研创新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2015-202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石化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和社团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深度剖析石化产业创新网络整体特征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探寻石化产业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为建立由核心主体主导的创新生态网提供数据支持,对促进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高校主导地位稳定;企业创新意愿不断增强;产学研融合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石化产业创新合作网络存在明显的社团结构和社团中心,为建立石化产业创新平台提供科学依据。
- 高珊珊李勋来
- 关键词:石化产业网络结构特征
- 出口产品质量与碳减排协同——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的实证检验
- 2025年
-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发展带来贸易规则和贸易竞争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在此背景下探讨出口产品绿色提质与碳减排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积极践行碳减排承诺、引领全球绿色贸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与相关宏观经济思想进行理论推导,认为出口产品质量对碳减排的影响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以及政府规制行为的综合作用,4种主要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与碳减排之间的因果机理和驱动特性。结合推导结论,再根据动态面板数据构建多模型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并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论和理论视角探讨中国出口贸易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因及战略变革的方向。研究发现:(1)出口产品质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制是长期过程,并受其他因素干扰。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但排放量受到自身惯性影响时期较长。聚焦长期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特别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支持出口产品尽快达到低碳政策预期效果。(2)技术效应存在中介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规制行为尚未形成稳定的碳减排效应,应合理利用创新政策、研发投入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技术发展与出口产品绿色提质协同机制建设。(3)碳排放量与规模效应以及所处阶段相关联。当前中国区域工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规模水平下,出口产品质量对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约束效应。碳减排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政策施行须考虑经济周期和规模效应阶段,确保绿色技术和环境保护政策的科学和可持续。
- 李勋来訾佳佳
- 关键词:出口产品质量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