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平

作品数:21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质
  • 9篇骨质疏松
  • 7篇骨结合
  • 6篇种植体
  • 6篇骨移植
  • 5篇种植体骨
  • 5篇种植体骨结合
  • 5篇自体
  • 5篇唑来膦酸
  • 4篇自体髂骨
  • 4篇自体髂骨移植
  • 4篇颌骨
  • 4篇髂骨
  • 4篇髂骨移植
  • 3篇愈合
  • 3篇植牙
  • 3篇种植牙
  • 3篇颌骨囊肿
  • 3篇囊肿
  • 3篇骨囊肿

机构

  • 13篇唐山市协和医...
  • 5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唐山工人医院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21篇李剑平
  • 9篇戚孟春
  • 6篇高学舸
  • 4篇于静
  • 4篇邓久鹏
  • 4篇石燕萍
  • 4篇王建国
  • 3篇董伟
  • 3篇张彬
  • 3篇胡静
  • 3篇李庆隆
  • 3篇李可来
  • 2篇李敬东
  • 2篇李云霞
  • 2篇张强
  • 1篇张望群
  • 1篇刘秀玲
  • 1篇李晓晨
  • 1篇温黎明
  • 1篇刘阁玲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内切口颧弓骨折复位经验及观察
2014年
目的对比颧弓骨折复位术前后CT影像,为单纯颧弓骨折复位术提供术中复位标准。方法选择因颧弓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分析术前术后CT影像结果,观察颧弓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的咬关系及张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小切口进路治疗颧弓骨折效果好,术中经验有助于达到预期效果。
高学舸李晓晨李敬东李剑平李云霞
关键词:颧骨骨折固定术
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及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及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κB的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的受体活化因子(RANK)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模型。建模成功后,以雷洛昔芬12 mg/kg灌胃干预4周。X线摄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骨痂区骨密度(BMD),H-E染色检查骨痂区骨组织形态,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OPG、RANKL、RANK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雷洛昔芬组术后2周、4周骨折线恢复较模型组优,H-E染色显示骨痂区骨组织骨小梁、骨基质样团块较模型组多,术后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当。雷洛昔芬组术后2、4周骨痂区BMD及OPG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RANKL、RAN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雷洛昔芬能调节OPG/RANKL/RANK系统,促进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大鼠的骨折愈合。
李剑平刘培高学舸石燕萍
关键词:雷洛昔芬骨质疏松颌骨骨折
唑来膦酸局部治疗对骨质疏松时自体髂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局部治疗对骨质疏松时自体髂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家兔随机分成A、B、C 3组。B、C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12周测量股骨骨密度(BMD)。在家兔右侧胫骨近中干骺端制备骨缺损,行自体髂骨移植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A、B组植入HA涂层种植体,C组植入唑来膦酸钠涂层种植体。术后第2、12周处死动物,制作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骨计量学检测。结果:A、B组BMD显著低于C组(P<0.01)。术后2周,B、C组间TCBI、BCR、BVC相似,均显著低于A组(P<0.01)。术后12周,A组TCB、IBCR、BVC最高,C组次之,B组最低(P<0.01)。和2周比较,12周时TCB除B组略降低外(P<0.05),A组和C组变化均不明显;IBCR各组均显著增高(P<0.01);而BVC则是B组降低(P<0.05),A组和C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唑来膦酸局部应用则可拮抗骨质疏松的影响,使种植体骨结合率增加。
李剑平戚孟春石燕萍于静胡静
关键词:种植牙自体髂骨移植骨质疏松骨结合
实验性骨质疏松对种植体周自体骨移植愈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骨质疏松(OP)对兔种植体周自体骨移植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雌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假手术。术后12周测量股骨骨密度(BMD),证实OP状态。同时在2组家兔左侧胫骨近中干骺端制备骨缺损,行自体髂骨移植和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植骨术后第8、12周分2批处死动物,切取标本制作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骨计量学检测。结果实验组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证实OP造模成功。植骨术后第8、12周,种植体在2组植骨区均达到了骨结合。然而,实验组植骨区内骨皮质厚度(TCB)、松质骨区骨量(BVC)、种植体骨结合率(IB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新生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实验性OP虽然不会延迟自体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但可促进植骨吸收,减少BVC,降低IBCR。因而,对于行自体骨移植同期牙种植的患者,OP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李剑平张望群于静戚孟春胡静王东胜
关键词:种植牙自体髂骨移植骨质疏松骨结合
系统应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时自体髂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系统应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时自体髂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 20只家兔分成对照组(A组)、去势组(B组)、系统应用唑来膦酸组(C组),B、C组行去势手术,A组行假手术。术后12周,B、C组家兔行左侧胫骨近中干骺端制作骨缺损,同期行自体髂骨移植术+种植体植入术。自体髂骨移植及种植体植入术后3d,C组家兔开始给予唑来膦酸0.1mg/kg皮下注射,每3周1次。种植体植入术后第12周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行X线片检查、显微CT检查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X线片显示所有标本均正常愈合;显微CT检查及定量数据可见A组植骨块内骨小梁粗大、密集、连续,骨皮质较厚,植骨块和原有骨质之间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丰满;B组植骨块及皮质骨较薄,内层骨皮质改建接近消失,骨小梁较稀疏,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较少;C组植骨块也较厚,骨小梁密集,骨小梁直径较A组细,种植体周围有较多新生骨小梁,但比A组骨量少。骨组织体积比、骨结合率在A组最高,B组显著低于A组和C组;骨小梁厚度则是A组最高,C组次之,B组最低。A组和C组旋出力矩明显高于B组。结论实验性骨质疏松会使移植骨皮质骨变薄,松质骨量减少,从而降低植骨区种植体的骨性支持,减弱骨组织对种植体的支持;通过应用唑来膦酸涂层种植体,可以改善骨质疏松对种植体周围自体骨植骨愈合的不良影响,增加植骨区内的种植体周围骨量,从而增加其稳定性。
李剑平高学舸李可来李庆隆王建国戚孟春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移植唑来膦酸
全冠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临床测定方法研究
辛志强尹普广刘继玲赵雁焕李剑平
该实验以边缘间隙为研究内容,即边缘密合度研究。良好的边缘密合度不仅为修复体提供了好的固位力,也减少了粘接剂的溶解和边缘微渗漏,提高了修复体远期成功率。另外良好的边缘密合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修复体的固位、美观,而且能减少继发龋...
关键词:
关键词:全冠修复体边缘密合度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时自体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
李剑平戚孟春石燕萍张强李可来李庆隆王建国
制作家兔骨质疏松模型,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去势方法;制作成功后利用美国NORTH公司的XR-36型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测,并通过制作股骨干骺端骨磨片检查,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制作成功,保证实验的可靠性。进行种植体的植入手术,并对...
关键词:
关键词:骨质疏松唑来膦酸骨密度检测
卡环固位式囊肿减压术在颌骨囊肿临床治疗中对手术指标的干预效果
2020年
观察并分析卡环固位式囊肿减压术在颌骨囊肿临床治疗中对手术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刮除术治疗)与研究组(卡环固位式囊肿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刮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卡环固位式囊肿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率为89.47%,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率为31.58%,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1.58%,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5.26%,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有9例,出现神经性并发症的有5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3.68%,研究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有2例,出现神经性并发症的有1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79%,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囊肿患者采用卡环固位式囊肿减压术后,术中出血率低、术后感染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李剑平
关键词:拜糖平
四阶段渐进式双语教学在口腔专业课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李剑平戚孟春于静梁永强邓久鹏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专业课口腔教学工作教学理论
开窗减压术、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单纯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
2020年
评价在牙源性颌骨囊肿治疗中开窗减压术、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单纯刮治术临床价值。方法:84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组1、组2、组3,各28例,分别实施单纯刮治术、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开窗减压术,评价治疗价值。结果:组3术中出血量较组1、组2少,手术用时、囊肿愈合时间较组1、组2短,术后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均较组1、组2低,后12个月囊肿体积缩小占比较组1、组2高(P<0.05);组2手术用时较组1短,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组2囊肿体积缩小占比均较组1、组3大(P<0.05);组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与单纯刮治术、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相比,开窗减压术手术创伤更低,为增加复发率,且远期疗效显著。
李剑平
关键词: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刮治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