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52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失神
  • 9篇失神经
  • 9篇关节
  • 8篇肌萎缩
  • 6篇细胞
  • 5篇手术
  • 5篇骨折
  • 5篇骨骼
  • 5篇分化
  • 4篇动脉
  • 4篇软骨
  • 4篇术后
  • 4篇脱位
  • 4篇细胞分化
  • 4篇疗效
  • 4篇慢病毒
  • 4篇慢病毒载体
  • 4篇病毒载体
  • 3篇动脉损伤
  • 3篇端侧

机构

  • 3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9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省中医研...

作者

  • 52篇李刚
  • 27篇梁炳生
  • 18篇常文凯
  • 10篇贾英伟
  • 9篇陈治
  • 7篇乔虎云
  • 6篇卫小春
  • 6篇张登峰
  • 6篇李鹏翠
  • 6篇李永平
  • 5篇田江华
  • 4篇冯勇
  • 4篇韦健
  • 4篇赵瑞鹏
  • 3篇李文斌
  • 3篇李波
  • 2篇薛华新
  • 2篇王永丰
  • 2篇郭丽
  • 2篇孙剑

传媒

  • 7篇中华手外科杂...
  • 5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华细胞与干...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并流出道狭窄的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7年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通常被定义为腹主动脉直径至少超过正常预期直径50%的永久性扩张.或肾下腹主动脉直径〉130mm。
师佩璐董红霖胡杰田琴琴李刚王玉文常文凯王平李海峰金海将
关键词:主动脉直径AORTIC永久性
手术预案汇报制度在临床教学和医疗安全中的作用
2012年
为了提高年轻医师和医学生的诊疗水平,避免诊疗过程中的差错,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科探讨、实施了手术前由管床医师做好手术预案并进行科室汇报、讨论的制度(称为手术预案汇报制度)。预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通过管床医师对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汇报,提出疾病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并根据所查阅的相关资料,提出选择的恰当手术方式和最佳内固定物,了解切VI入路、手术要点、术中特殊情况的应对及手术后处理等内容。实践表明,手术预案汇报不仅是重要的临床教学方法,而且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王永丰王达义常巍韩瑛杜玲钟声梁炳生李刚孙剑
关键词:骨科临床教学
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并发症的手术干涉
2009年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SFH)并发肘内翻畸形长期以来一直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专业难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内报道为3.3%~79.2%,平均达30%。现将我科相关治疗报告如下。
李刚常文凯田江华梁炳生
关键词: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并发症手术骨科医师
带螺纹钢针治疗锁骨骨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带螺纹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锁骨骨折患者行横行小切口,准备直径为2.0-3.0 mm、尖端带有细螺纹的不锈钢针。将螺纹针针尾逆行钻入锁骨骨折远断端髓腔,于肩部穿出皮肤,使骨折复位后,用电钻将螺纹针顺行钻入骨折近端髓腔,针尖从前侧骨皮质穿出1-2个螺纹固定。针尾部皮肤切一小口,针尾留10 mm剪掉,弯成90°埋于皮下。结果:骨折解剖复位,固定满意。复查、随访38例,全部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正常。Rowe评分均在90-100分。结论:此方法的关键是固定钢针的尖端有10-15 mm的细螺纹,螺纹间距为0.5 mm;手术后第2天即可以进行肩、肘关节的适当活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术操作易行,材料费用低廉,骨折解剖复位,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薛华新王涛李刚
关键词:螺纹针锁骨骨折肩关节
LARS韧带治疗跟腱闭合断裂伤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跟腱断裂(闭合损伤)患者1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常规跟腱Kessler缝合,跖肌腱或腓肠肌腱膜瓣修补,2例使用LARS韧带修补,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6个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任俊卿常文凯关海山李刚王东孙海钰
关键词:跟腱断裂LARS短期疗效观察断裂伤术后随访
不同吻合面积影响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不同接触面积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面积因素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方法选用5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术中根据手术修复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5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45°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 B组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检测指标在8周时与A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后行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神经,神经纤维再生良好;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多少与受端吻合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贾英伟段王平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关键词:端侧吻合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
MicroRNA-1/133a在大鼠失神经骨骼肌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MicroRNA-1/133a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过程中不同部位及时段的表达. 方法 2012年4月-2012年12月,取SD大鼠54只,体质量(200±10)g.随机分成9组,每组6只.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实验组),左侧行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术后0h、8h、1d、3d、1周、2周、3周、4周、8周脊椎脱臼法处死1组大鼠,取其各组大鼠的快肌(腓肠肌、趾长伸肌)和慢肌(比目鱼肌)称重后,保存于-70℃冰箱.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各样本中的MicroRNA-1/133a进行检测并用电镜观察肌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大鼠失神经支配后肌肉湿重比随时间推移持续下降;电镜观察肌纤维结构排列逐渐紊乱;RT-PCR观察快慢肌对照组中miRNA-133a和miRNA-1表达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实验组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随时间延长,比目鱼肌实验组miRNA-133a和miRNA-1表达均是先降低后升高,4周时表达最低,8周时高表达;腓肠肌和趾长伸肌实验组中miRNA-133a在1周时表达最低,始终处于低表达,miRNA-1在3d时表达最低,始终处于低表达;快肌中miRNA-133a、miRNA-1表达降低的趋势更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icroRNA-1/133a在大鼠快、慢肌失神经萎缩过程中的表达不同,推测可能是调控快、慢肌本质区别的一个关键点.
冯小宁李文斌李永平谷造华贾英伟梁炳生李刚冯勇
关键词:失神经肌萎缩
Indian Hedgehog表达量在大鼠骨关节炎早期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1)探究大鼠创伤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进展中印度豪猪(Indian hedgehog,Ihh)基因表达量的变化;(2)探讨可否通过检测Ihh基因的表达量早期预测OA。方法 SD大鼠80只分8组:1个伪手术组(Sham)和7个实验组(ACLT),依次为1天组、3天组、7天组、2周组、4周组、2个月组、3个月组。RT-PCR检测关节软骨细胞Hh信号通路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十型胶原的m 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关节软骨内Ihh蛋白的表达;ESLIA检测血清中Ihh蛋白浓度;印度墨水染色、番红O染色观察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和糖胺多糖含量。结果 Ihh的m RNA相对表达量先升后降,7天组(6.58±2.94)比Sham组(1.03±0.27)、1天组(1.71±1.01)、3个月组(2.40±1.81),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示Ihh蛋白在3天组、7天组呈褐黄色颗粒,且数目超过细胞总数的50%。血清中Ihh浓度同样先升后降,3天组(0.53±0.24)ng/ml比3个月组(0.17±0.06)ng/ml明显升高(P<0.05),7天组(0.57±0.32)ng/ml比Sham组(0.21±0.08)ng/ml、3个月组(0.17±0.06)ng/ml明显升高(P<0.05);3个月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十型胶原的m RNA相对表达量[(19.1±9.52)、(8.13±5.12)]较其它组明显升高(P<0.05);印度墨水、番红O染色和X线可见1个月内关节完整光滑,3个月组关节严重破损,纤维增生。结论 (1)大鼠OA进展过程中Ihh基因的表达量在早期有明显的升高阶段;(2)血清中Ihh蛋白含量有望成为早期发现OA的便利手段。
王春理边森李刚赵瑞鹏石一李鹏翠卫小春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软骨
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加压螺钉治疗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C型臂透视下徒手经皮加压螺钉治疗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5例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38岁,平均(29.37±18.42)岁。17例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机器人组),18例采用透视下经皮螺钉内固定(徒手组)。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Mayo评分、手术时间、穿针次数、放射次数、打入2枚螺钉病例数以及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89±4.63)个月。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徒手组(P<0.001),机器人组穿针次数和放射次数均显著少于徒手组(P<0.001)。成功置入2枚螺钉病例数,机器人组显著高于徒手组(P<0.001);术后2 d机器人组VAS小于徒手组(P<0.05);术后12周患者均骨性愈合,两组VAS评分和Mayo腕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内固定移位、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更简单、安全和高效。
任伟平李刚
关键词:舟骨骨折机器人手术经皮内固定
超时限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超时限腘动脉损伤的治疗及相关因素。方法 36例患者平均31.14岁,缺血小于8h组12例,8~ 48h组21例,另3例分别为伤后6d、11d及17d来诊并择期手术修复。结果缺血小于8小时组成活率83.33%,8-...
常文凯梁炳生李刚梁旭
关键词:动脉损伤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