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附955例报告)
-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纤维乳管镜对955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内的病变,初步判断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手术切除病变乳管后送病理检查确诊,将溢液性质、病变位置、检查结果...
- 刘坚吴建成崔海东项爱斋解旭品李丹丹
-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乳腺癌
- 文献传递
- 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价值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具有细胞异型性的胸腔积液标本共112例,每例均制备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行HE染色,再选用细胞角蛋白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5/6(CK5/6)、钙结合蛋白(CR)等5种免疫标记对细胞块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免疫标记诊断肺腺癌与间皮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细胞涂片HE染色仅49.3%,细胞块切片HE染色为69.9%,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达95.9%。CK7、CEA、TTF-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CK5/6、CR在间皮病变中高表达。TTF-1、CK7、CEA三者中任意两者(+)且CK5/6或CR(-)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达100.0%,特异度达96.8%。CK5/6或CR(+)且CK7、CEA、TTF-1三者中任意两者(-)对间皮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达100.0%,特异度达98.6%。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与细胞涂片HE染色相比可明显提高胸腔积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选择特异性免疫标记并将其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标记的互补与反证作用可有效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临床价值显著。
- 章文华周虹李丹丹孙丽娟徐如君
- 关键词:细胞块肺腺癌胸腔积液
- 《消渴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中糖尿病组方规律研究
- 2024年
- 为探讨古今名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摘录了《消渴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中糖尿病的治疗方剂,运用配伍密度分析、关联规则、因子分析、决策树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糖尿病治疗的组方规律。共纳入311首中药处方,涉及226味中药,累计使用3315次。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以补虚类最多,清热类次之;药性以寒为主,药味多见苦、甘,且多入脾经、肾经、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2项中药组合;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以山药为自变量,最佳识别中药为黄芪。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发现了糖尿病治疗的高频中药,揭示了糖尿病治疗的组方规律,明确了糖尿病治疗的遣方用药模式,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 吴春兴孟梅刘海亮秦后响李丹丹
- 关键词:糖尿病
- 肺腺癌中TTF-1与Napsin A的病理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从组织学与细胞学两方面比较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与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Napsin A)对肺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肺癌组织标本298例和具有细胞异型性的胸水标本107例,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TTF-1与Napsin A在组织标本与胸水标本中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肺腺癌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肺腺癌的组织学诊断:Napsin A的敏感度与TTF-1相近(88.0%vs89.8%,P>0.05),特异度高于TTF-1(96.9%vs 75.6%,P<0.05),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TF-1(0.925 vs 0.827,P<0.05)。肺腺癌的细胞学诊断:Napsin A的特异度与TTF-1相近(98.3%vs 94.9%,P>0.05),敏感度高于TTF-1(91.7%vs 79.2%,P<0.05),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TF-1(0.950 vs 0.860,P<0.05)。TTF-1和Napsin A联合检测的准确性高于TTF-1单项检测(P<0.05),但与Napsin A单项检测差异无显著性(P>0.05)。TTF-1在肺腺癌胸水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弱于组织标本(P<0.05),表达水平的一致性中等(Kappa系数=0.446,P<0.05)。Napsin A在肺腺癌胸水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标本相近(P>0.05),表达水平的一致性良好(Kappa系数=0.728,P<0.05)。结论 Napsin A对肺腺癌的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价值均高于TTF-1。
- 章文华项晶晶孙丽娟李丹丹周虹
- 关键词:肺肿瘤肺腺癌TTF-1免疫组织化学
- 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纤维乳管镜对955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内的病变,初步判断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手术切除病变乳管后送病理检查确诊,将溢液性质、病变位置、检查结果、病理结果等进行总结.结果 共检出乳管内新生物441例(46.2%),其中血性、黄色及无色水样溢液患者乳管内新生物的检出率分别为87.3%(220/252)、44.5%(187/420)、15.8%(34/215),余68例白色乳汁样溢液患者未发现乳管内有新生物.对其中28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纤维乳管镜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3.24%(221/237),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达100%(50/50),对乳管内新生物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4.43%(271/287).乳管内良、恶性病变在溢液颜色及病灶所处乳管级别位置上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确诊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吴建成刘坚崔海东项爱斋解旭品李丹丹
-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