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性...
  • 1篇大学生创新性...
  • 1篇蛋白
  • 1篇多梗塞性
  • 1篇多梗塞性痴呆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纤颤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膜
  • 1篇血小板膜糖蛋...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医学本科
  • 1篇医学本科生
  • 1篇医学生

机构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吉林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22...
  • 1篇吉林市北华大...

作者

  • 6篇朱辛明
  • 2篇姜维华
  • 2篇朱晴
  • 2篇马春园
  • 1篇杨志平
  • 1篇宋玉国
  • 1篇浦波
  • 1篇饶明俐
  • 1篇熊英
  • 1篇李洪波
  • 1篇黄宇鹏
  • 1篇王萍
  • 1篇林明轩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吉林医学院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3篇2011
  • 2篇1999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梗塞性痴呆成因研究(附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5
1994年
本文对31例多梗塞性痴呆(MID)进行了分型,即皮质、皮质下梗塞型,多发脑腔梗型,Binswanger型,分水岭梗塞型及限局性双侧丘脑梗塞型。并从脑梗塞部位、梗塞体积、脑萎缩、脑白质低密度(WMLA)等方面对MID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朱辛明饶明俐张昱
关键词:多梗塞性痴呆脑萎缩病因
感染性心内膜炎38例临床分析
1999年
浦波朱辛明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乙酰肝素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术后组织标本及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分析乙酰肝素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存在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并定位于肿瘤细胞质中。60例胃癌组织中有40例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40/60,66.7%),正常组织有1例表达阳性(1/10,1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酰肝素酶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在胃癌中高表达,与胃癌进展程度和恶性行为相关,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可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姜维华朱辛明杨志平朱晴马春园黄宇鹏林明轩
关键词:胃肿瘤乙酰肝素酶免疫组化
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基因多态性及表达率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和同步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41/CD61的基因多态性和表达率,并进行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其中脑梗死组115例:男64例,女51例,年龄36-77岁;对照组103例:男59例,女44例,年龄33-79岁。结果 (1)脑梗死组CD41 aa、ab和bb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20.0%、38.3%和41.7%,对照组分别为28.2%、48.5%和23.3%;两组间比较bb基因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b等位基因频率(60.4%)高于对照组(47.6%),P〈0.05。(2)CD61基因型均为aa型(未切开型)。(3)脑梗死组CD41/CD61表达率为96.0%±8%,对照组为85.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梗死组CD41 bb、aa基因型表达率分别为98.5%±13%、91.3%±8%,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与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密切相关,CD41 bb基因影响CD41/CD61表达率;分析CD41基因多态性结合检测CD41/CD61表达率可作为脑梗死的观察指标。
李洪波朱辛明宋玉国熊英王萍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脑梗死基因多态性流式细胞术
奎尼丁、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的临床对比分析
1999年
浦波朱辛明刘永生杨淑琴
关键词:心房纤颤胺碘酮药物疗法
加强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分析了加强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临床医学本科生如何顺利开展创新实验,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姜维华朱辛明马春园朱晴
关键词:医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