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俭
- 作品数:125 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学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空洞预防性保护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空洞预防性保护方法,将传统检测方法结合现代无(微)损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空洞状况,使存在内部空洞的木构件及时得以发现,避免延误修缮期从而预防木构件内部空洞的扩散。通过传统检测...
- 戴俭常丽红钱威韩晓丽
- 文献传递
- 基于开放展示的王府建筑保护利用策略探讨——以北京孚王府为例
- 2023年
-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乏资金保障及历史遗留问题,北京现存王府建筑普遍面临着保护方式不合理、权属关系不明确、价值展示不充分等问题。为了促进王府建筑的保护、展示及其价值内涵的阐释,文章以孚王府为例,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清理私搭乱建、明确文物权属、促进开放展示、多元展示模式的策略,探讨其未来以开放展示为主的保护利用途径。
- 崔帅杰戴俭
- 历史城区地块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以北京外城为例
- 2025年
- 以北京外城为研究案例,以1949年的建成区边缘为界限划分内外圈层结构。通过对历史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一个新型纵向空间数据库以及基于地块“功能—结构—形态”的多层级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识别多变量图类型。对地块类型和特征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单个地块面积在0.1~0.5 hm^(2)的均匀地块组合,其空间特征的数值最优;在小尺度地块逐渐合并为大体量粗放型地块的过程中,地块平衡度的数值变化与空间形态和结构的相关数值变化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地块功能逐渐从均质分布到混杂生长、空间结构从单核到圈层、城市更新重点从边缘空间转向遗产中心的演化过程和趋势,以及历史事件与城市政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规划思想与社会文化对历史城区空间的驱动机制,为指导历史城区未来的保护和发展、促进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历史城区空间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郑祎戎卿文戴俭
- 关键词:历史城区城市更新
- 一种钢结构加固剪刀撑
- 一种钢结构加固剪刀撑,右侧折线型钢板(1)、左侧折线型钢板(2)为折线型钢板,左侧折线型钢板(2)与右侧折型型钢板(1)上下相互交叉布置,两者中间形成一多边形空白交叉重叠区;压板(3)套在右侧折型型钢板(1)中间,且压板...
- 戴俭刘思远王丽敬张圣楠
- 文献传递
- “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被引量:1
- 2005年
- 作为首都重点高校,我校历来重视教学工作,特别注重本科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认真教书、严格育人的传统。我们的办学思想是“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 戴俭
- 关键词:宽口径教学工作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思想
- 平行与交叉——建筑形式构成方法探析被引量:2
- 2002年
- 建筑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种基本关系的表述。从这个角度对平行与交叉两种建筑形式的构成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分析建筑形式构成方法的两组基本元素———“形态与界面”、“中心与边缘”,并依据实例加以运用。
- 戴俭宛素春
- 关键词:建筑形式自然环境
- 外窗位置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及其设计策略研究
- 2023年
- 窗作为房间被动式通风的要素,其位置对室内被动风环境影响较大。无论是相对墙面上的窗还是相邻墙面的窗,其位置决定了室内风场。将参数化设计融入性能模拟和数据分析中,其目的是将窗位置对室内被动风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和成果具有普适性,能够为其他有关室内被动式风环境和窗户位置关系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李林李宁彭哲晨戴俭
- 关键词:外窗参数化设计性能模拟数据分析
- 一种预制异形轻钢复合墙板
- 一种预制异形轻钢复合墙板,轻钢框架的中间填充有夹心保温材料,钢丝网与轻钢框架的外表面焊接,自密实水泥面层包裹钢丝网后现浇在轻钢框架的外表面。轻钢框架是将按所需尺寸在工厂加工好的边框M型钢、转角方钢、斜撑进行预定位;各边框...
- 戴俭王丽敬张圣楠 肖中发
- 文献传递
- 清代神龛构件图像识别及聚类方法研究
- 2023年
- 本文针对大数量且形式趋同的清代神龛构件自主聚类进行研究。通过对图像识别、聚类、机器学习算法的挖掘、改写,以及新算法的编写,利用Python编程,本文形成可以将清代神龛构件自主聚类的闭环技术流程。该流程可以辅助完成海量相似构件的聚类,减少人工干预,加快聚类过程。该流程具有推广性,能够扩展应用到其他类似项目,也为计算机技术在文物建筑虚拟复原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参考。
- 李宁李宁戴俭
- 关键词:图像识别
- 特色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区的空间策略初探
- 2012年
- 特色农业产业园服务区是以区域特色农业经济为依托,以科研办公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适应园区发展需要和区域城镇化进程,以优势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服务组成的集群式发展的专业化服务区。本文试图以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种业园综合服务区A区城市设计为例,探讨特色农业园服务区空间策略涉及的相关问题。
- 王雅男戴俭
- 关键词:农业产业服务区公共服务设施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