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永红

作品数:338 被引量:1,108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122篇专利
  • 7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4篇电气工程
  • 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电子电信
  • 15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4篇放电
  • 64篇绝缘
  • 63篇局部放电
  • 44篇在线监测
  • 29篇电力
  • 28篇电缆
  • 27篇电机
  • 22篇宽频
  • 22篇超宽
  • 22篇超宽频
  • 20篇频带
  • 20篇介电
  • 20篇宽频带
  • 20篇超宽频带
  • 19篇在线监测系统
  • 19篇环氧
  • 19篇发电机
  • 15篇电极
  • 13篇电池
  • 13篇纳米

机构

  • 337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西安热工研究...
  • 3篇广西电网公司
  • 3篇杭州市电力局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广东电网公司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中国卫星海上...
  • 2篇西安供电局
  • 2篇中国华能集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西安电子工程...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西北电力试验...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338篇成永红
  • 77篇陈玉
  • 67篇陈小林
  • 60篇吴锴
  • 42篇孟永鹏
  • 33篇孟国栋
  • 26篇谢小军
  • 20篇张磊
  • 18篇吕一航
  • 18篇谢恒堃
  • 16篇石山
  • 16篇赵勇
  • 15篇张少锋
  • 14篇郭亮
  • 14篇王霞
  • 13篇胡学胜
  • 13篇陈曦
  • 12篇王增彬
  • 11篇乐波
  • 11篇贾申利

传媒

  • 44篇高电压技术
  • 2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电工技术学报
  • 5篇中国电力
  • 5篇2007年全...
  • 5篇第十届全国工...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绝缘材料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02全国电...
  • 4篇'05全国电...
  • 4篇2002年全...
  • 4篇第八届全国“...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高压电器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测控技术
  • 3篇第七届全国智...
  • 3篇’02全国电...

年份

  • 15篇2025
  • 28篇2024
  • 28篇2023
  • 19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16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15篇2007
  • 17篇2006
3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BF神经网络在发电机定子绝缘剩余击穿电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为平台建立了预测定子绝缘剩余击穿电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多因子老化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测试样本数量为训练样本数量25%的情况下,剩余击穿电压预测值...
赵磊郭亮阴玮孟永鹏成永红
关键词:定子绝缘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电压预测
文献传递
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改善传统电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电气、热学性能,通过对纳米Al_(2)O_(3)表面接枝改性提高其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强度,进而提高其对纳米环氧树脂复合物电气和热学性能的影响。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将纳米Al_(2)O_(3)粒子包覆硅烷偶联剂和长链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机械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Al_(2)O_(3)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击穿场强及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的纳米Al_(2)O_(3)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分散均匀;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接枝改性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与介电常数均有升高,相对于纯环氧树脂,质量分数3%的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提高了5.67%,质量分数5%的苯乙烯接枝改性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高了8.59%。分析认为:利用苯乙烯对纳米Al_(2)O_(3)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可极大改善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增强分散性,进而提高击穿强度,为电气领域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陈玉邵颖煜王双王增彬王诗航杜超云成永红
关键词:接枝改性纳米复合材料热学性能击穿场强
复合绝缘结构内部放电对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研究了复合绝缘系统中内部放电的热效应及双层复合绝缘结构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内部气隙产生放电对绝缘系统热分布的影响,在传热学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放电能量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并借助于计算机对包含缺陷的绝缘系统的热分布进行了计算,讨论了基于热效应进行复合绝缘结构诊断的新方法。
成永红衣立东谢恒怠
关键词:高电压内部放电温度
氧化硅玻璃高温介质损耗的计算
介绍了漏导对介质损耗影响的理论基础,研究了高温区对氧化硅材料电导损耗激增规律,分析了氧化硅玻璃高温下的电导类型,计算了高温下氧化硅玻璃的电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计及漏导时氧化硅玻璃高温介质损耗,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
陈小林成永红谢小军崔浩冯武彤
关键词:介电损耗
文献传递
一种非对称双原子分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计算模型
2009年
分析了经典的电子位移极化率的计算模型,指出了这些经典模型在计算非对称双原子分子模型时存在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针对非对称双原子分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分子内原子偶极矩对电子位移极化的影响,推导了宏观电场与分子轴平行、垂直、呈任意夹角等典型情况下的非对称双原子分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六方氮化硼(h-BN)晶体的电子位移极化率,并与经典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分析了所提出模型的适用范围.
陈小林成永红吴锴
关键词:偶极矩
电力电缆热分布数值计算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按照电力电缆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热稳态特性 ,建立了三相电力电缆热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 ,采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对交联聚乙烯电缆内部热场进行计算 ,研究结果和所开发的计算仿真软件能够准确给出电缆截面的热分布图 。
衣立东宋宝利成永红
关键词:电力电缆热分布仿真软件
自动控温加热电缆材料研究及改性
成永红
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可能因储能、消纳措施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量弃电,另外波动性、间歇性的风光能源也增加了电网的不稳定因素。以电解水制氢为核心的电氢协同技术既可以助力过剩风光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提升能源利用率;还具备参与电网调峰、调压及调频以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首先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原理特性、性能指标与产业化进程;进而结合电制氢-储氢行业现状,总结了电氢协同技术参与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深入剖析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中的应用可行性。同时,针对未来电氢协同技术提升电网支撑能力的潜力进行了展望。
周峻冀承泽李儒欢宋旭晖吴锴成永红
关键词:电解水制氢多联产电网稳定性
一种具有低介电损耗的聚氟苯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低介电损耗的聚氟苯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高饱和电子定域结构和低可极化电子云结构,减小极化损耗,从而降低聚合物的介电损耗。本发明低介电损耗的聚氟苯酯聚合物的原料来源广泛,材料成本低廉,可用于聚合物薄膜电...
成永红张磊于德梅
一种基于掺杂分布调控的掺杂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掺杂分布调控的掺杂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根据掺杂浓度选择x‑y‑x结构单元,在衬底上重复采用ALD技术得到不同掺杂浓度的[(Hf<SUB>0.5</SUB>Zr<SUB>0.5</SUB...
刘鑫赵维栋何留宇王嘉伟成永红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