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永祥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日语
  • 2篇教育
  • 1篇心理
  • 1篇日语汉字
  • 1篇日语能力
  • 1篇日语外来语
  • 1篇探悉
  • 1篇逆向教学
  • 1篇暧昧
  • 1篇暧昧性
  • 1篇外来语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心理
  • 1篇教育标准
  • 1篇教育改革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营之道
  • 1篇交际
  • 1篇交际原则
  • 1篇教学

机构

  • 9篇唐山师范学院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9篇徐永祥
  • 3篇李宏香
  • 2篇杨月枝
  • 2篇周志柏
  • 1篇邓晓峰
  • 1篇赵金领
  • 1篇刘玉娟

传媒

  • 3篇唐山师范学院...
  • 2篇商场现代化
  • 2篇唐山学院学报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日语的暧昧性及交际原则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日语的暧昧性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讲,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有时很难把某些场合的日语对译成合适的汉语。正确地理解日语的暧昧性,并正确地译成中文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学习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从日语语法结构的角度对其暧昧性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又从日本文化角度对日本人的暧昧性的心理进行了论证。
周志柏徐永祥
关键词:文化心理交际原则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07年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二战后第三个改革时期。文章就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90年代前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较详细地分析了日本最近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改革的重点项目,评价了改革的发展趋势。
徐永祥刘玉娟
关键词:高等教育
翻译课“逆向全过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0年
关于翻译课的教学,一般是先讲理论,后让学生练习的这种"顺向"方法。但效果不如先让学生实践,再由学生总结,教师概括,上升到理论这种"逆向"方法更佳。该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总结,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再指导翻译实践。
周志柏徐永祥杨月枝
关键词:翻译课逆向教学
「呉音と漢音」的探悉
2007年
日语专业的学生,从了解日本历史和日本文化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弄清"呉音"和"漢音"这两个术语的出处。通过阅读多篇史料,对这两个词汇的由来、应用与变迁进行探讨。
李宏香徐永祥
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被引量:1
2007年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后传入日本。这就决定了两国文字之间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进而也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初学日语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因此,在日语学习中走了不少弯路。笔者在这里不准备过多地强调中国人学习日语的优势,而在这里要费些笔墨谈一谈的是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现对两国的汉字做一下命名,即将汉语汉字仍称为“汉字”,将日语汉字称为“漢字”。
徐永祥
关键词:日语汉字汉语汉字
关于我国日语能力标准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2017年
欧美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对外语能力标准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制定的语言能力标准也日趋完善;日本也发表了《JF日语教育标准2010》。多年来,我国日语教学大纲一直是日语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为日语教材的编写、日语教学的规范化及日语能力评估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但我国对于日语教育却一直没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标准出台。文章介绍了国外的外语能力标准,并分析其最新理念,以期为我国的日语能力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杨月枝徐永祥
日语外来语形成原因初探被引量:2
2007年
以日语外来语为研究对象,叙述了日本外来语的形成,分析了现代日本社会生活中外来语不断增加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现状与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徐永祥李宏香
关键词:日语外来语
日本7—Eleven Japan公司的经营之道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简要叙述了7—ElevenJapan公司从建立到成功的部分基本原因,并希望通过对日本7-Eleven成功经验的介绍。
徐永祥赵金领
关键词:便利店
简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
2005年
日本国土面积为三十七万七千八百平方公里,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二十五分之一,而人口为一亿两千万,占我国人口数量的十分之一,如此不利的经济前提何以让日本发展成经济大国呢?下面从内在的教育、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简单阐述一下其原因.
李宏香邓晓峰徐永祥
关键词:经济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