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186 被引量:1,17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领域

  • 127篇天文地球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电子电信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0篇卫星
  • 39篇遥感
  • 39篇气象
  • 34篇气象卫星
  • 29篇定标
  • 24篇风云三号
  • 21篇辐射定标
  • 20篇卫星遥感
  • 19篇反演
  • 14篇气溶胶
  • 14篇FY-3
  • 11篇沙尘
  • 10篇时空分布特征
  • 10篇光学厚度
  • 9篇极轨气象卫星
  • 8篇MODIS
  • 7篇气溶胶光学
  • 7篇气溶胶光学厚...
  • 7篇廓线
  • 6篇沙尘暴

机构

  • 104篇中国气象局
  • 104篇国家卫星气象...
  • 25篇中国气象科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国家卫星气象...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中国科学院长...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华云星地...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作者

  • 186篇张鹏
  • 49篇胡秀清
  • 35篇陈林
  • 27篇张兴赢
  • 23篇杨忠东
  • 22篇马刚
  • 22篇邱红
  • 21篇董超华
  • 21篇白文广
  • 21篇卢乃锰
  • 19篇徐娜
  • 17篇李晓静
  • 16篇漆成莉
  • 16篇张艳
  • 16篇谷松岩
  • 14篇张文建
  • 14篇齐瑾
  • 13篇杨军
  • 12篇王维和
  • 11篇陆风

传媒

  • 14篇应用气象学报
  • 13篇遥感学报
  • 10篇气象科技合作...
  • 8篇气象
  • 8篇气象学报
  • 8篇气象科技进展
  • 6篇红外与毫米波...
  • 6篇2007年中...
  • 5篇科学通报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气象科技
  • 4篇上海航天
  • 4篇中国气象学会...
  • 3篇物理学报
  • 3篇空间科学学报
  • 3篇光学学报
  • 3篇遥感信息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13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23篇2007
  • 8篇2006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MSU序列研究高空大气温度变化的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美国NOAA卫星上搭载的微波大气探测仪MSU以及后续继承改进仪器AMSU,自1978年投入运行以来,已经积累了超过30年的全球大气温度的观测资料。近年来,国外学者通过仪器定标误差订正、卫星轨道衰减订正、观测时间差异导致的温度日变化订正、仪器间的相互定标处理等技术,发现并剔除了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气候因素,提高了该序列资料的质量,并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近30年的温度变化研究,研究结果是对常规地面和探空资料分析结果的重要补充。本文对目前国际上3种常用的MSU序列资料集的定标误差、偏差订正和不同卫星上仪器观测序列的一致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综合介绍,并比较分析了3种资料用于30年高空大气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的异同。
廖蜜张鹏吴雪宝邱红
关键词:卫星资料高空大气温度变化
辐射定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辐射定标方法及装置,获取A地的辐射参数值与待定标仪器的测量值并建立二者之间的多项式拟合关系,得到待定标仪器的A地定标系数,获取B地的辐射参数值与待定标仪器的测量值,并根据待定标仪器的A地定标系数,建...
陈林张鹏胡秀清徐娜王玲吴荣华
文献传递
TM5双向嵌套化学传输网格模式模拟2003年中国区域CO和NO2的变化
利用TM5(双向嵌套网格模式)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了2003年中国区域大气CO和NO2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O和NO2的季节变化明显,CO总量最高值出现在中国东部地区(30-40oN),NO2的年平均高值区主要在中国...
张艳张鹏Jeroen Kuenen张兴赢李晓静邱红王维和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
文献传递
中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的探测能力概述与展望被引量:16
2023年
2023年4月16日09时36分(北京时)中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FY-3G)成功发射,本文在介绍风云三号降水星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FY-3G降水探测能力及在暴雨监测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卫星轨道高度407 km、倾角50°,装载了Ka/Ku双频降水测量雷达、微波和光学成像仪的FY-3G卫星,可对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系统三维结构进行探测。FY-3G在设计层面上,降水探测能力与目前美国第二代全球降水测量计划(GPM)核心星(GPMCO)相当,在载荷类型、数量、通道设置等方面优于GPMCO卫星。FY-3G业务运行后将与风云三号上午、下午和黎明星等其他极轨气象卫星以及风云高轨静止卫星组成风云降水探测星座体系,提升风云卫星星座的降水总体探测能力,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更强的基础支撑。
谷松岩张鹏张鹏商建陈林林曼筠朱爱军商建张宏伟孙逢林林曼筠王皓飞朱爱军吴琼贾树泽窦芳丽尹红刚
关键词:地面应用系统
FY-3E太阳辐照度光谱仪可见光波段在轨光谱漂移特征分析与修正
2025年
太阳辐照度光谱仪(SSIM)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在大气层顶开展太阳连续光谱监测的跟踪式辐照度光谱仪,它搭载于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黎明星(FY-3E)。SSIM的光谱范围为165~2400 nm,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具有1 nm的光谱分辨率,以及0.1和0.25 nm间隔的采样率,能够捕捉太阳精细光谱特征。针对SSIM可见光波段获取的太阳光谱结构,利用国际上最新发布的高分辨率太阳参考光谱TSIS-1 HSRS(Total and Spectral Solar Irradiance Sensor-1 Hybrid Solar Reference Spectrum,TSIS-1 HSRS)为定标基准,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光谱的在轨变化特征,评估在轨光谱定标精度。基于太阳参考光谱的夫琅禾费吸收线特征,利用仪器发射前测定的光谱狭缝函数卷积后得到与仪器特征相匹配的参考光谱,筛选出9个夫琅禾费特征波长,基于光谱匹配方法计算波长偏移,分析在轨波长偏移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建立精细化订正方法提升仪器在轨光谱定标精度。针对晨昏轨道对日观测的轨道运动特征,首先分析了多普勒频移的年变化特征,评估其在可见光波段可引起的波长最大偏移区间为-0.005~0.001 nm(700 nm处)。基于太阳夫琅禾费吸收线方法发现可见光波段光谱漂移的长期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与在轨初期相比,410 nm吸收线波长偏移的波动范围大致为-0.032~0.025 nm,分析认为波长偏移与仪器温度的周期性波动有关,各特征波长偏移与SSIM光栅温度的相关系数在-0.766~-0.964之间,存在强的负相关。针对波段内不同光谱位置的漂移特征,利用光谱匹配方法分段滑动计算波长偏移,再对其进行拟合修正,修正结果显示光谱定标精度优于0.028 nm,消除了卫星发射过程和在轨工作环境变化对光谱精度的影响,以及仪器温度周期性波动导致的波长偏移,长期稳定性较好,有效提升了SSIM在轨光谱定标精度。本文可为宽波段太阳光谱仪的在�
谭小凤齐瑾李占峰张鹏
关键词:光谱定标
我国首颗降水星——风云三号G星任务概况被引量:5
2023年
1引言,2023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又称降水星)搭乘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上午、下午、晨昏、倾斜4条轨道极轨卫星的国家。降水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和水循环的重要过程,对降水系统瞬时结构和全球分布特征的认识,是人们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地球气候系统的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热带,气象卫星是实现热带降水探测唯一有效的技术手段。
张鹏谷松岩商建张宏伟陈林林曼筠朱爱军贾树泽武胜利咸迪
关键词:极轨卫星降水过程降水测量风云三号降水系统
基于深对流云目标的风云二号可见光通道辐射定标被引量:15
2016年
介绍了一种采用深对流云目标对风云二号(FY-2)扫描辐射计可见光通道进行辐射定标的方法。以深对流云作为辐射定标参考载体,以AQUA/MODIS获得的深对流云反射率作为辐射基准参考,以GOME-2和辐射模式模拟的DCC光谱进行了光谱响应函数的修正,评估FY-2系列卫星的可见光通道辐射定标精度及其长序列衰减趋势。结果表明:(1)FY-2可见光通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FY-2D,FY-2E和FY-2F的年衰减率分别约为1.67%,1.69%和0.81%;(2)与国际推荐的参考仪器AQUA/MODIS的DCC反射率基准相比,风云二号可见光通道业务定标结果与之存在显著差异,其相对偏差了分别达到了39.9%,29%和19.2%。(3)FY-2卫星在轨期间,可见光通道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的波动和跳跃现象。借助深对流云目标很好地实现了FY-2系列气象卫星的可见光辐射定标,获取的辐射定标结果已经作为业务定标更新的重要依据。
陈林徐娜胡秀清陆风张鹏
关键词:辐射定标风云二号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质量检验
以MODIS共享网站积累的MODISL1B数据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提供的IMAPP软件包气溶胶产品软件为基础,经过产品运行本地化改进处理,本课题组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建立了气溶胶产品业务化生成和发布机制。为支持气溶胶遥感产品...
李晓静张鹏张兴赢齐瑾张艳
关键词: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共享
文献传递
FY-3A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温度廓线模拟反演试验被引量:8
2005年
为了考察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的性能,以该仪器初样阶段的光谱通道特征和仪器响应函数为基础,进行大气温度垂直廓线模拟反演。选用红外分光计15μmCO2吸收带的不同通道组合进行模拟反演,结果表明:总体上红外分光计具有较好的大气温度反演能力,窗区通道8的加入可有效提高近地面层温度反演精度;利用迭代算法反演大气温度时,初估廓线对反演精度影响较大,初估廓线与真值愈接近,反演精度愈高;现有仪器通道灵敏度设计指标可满足大气温度反演基本要求,如仪器灵敏度降低,反演精度也随之降低,提高仪器灵敏度,有利于提高仪器的使用效果。
漆成莉董超华张文建张凤英张鹏
关键词:FY-3A温度廓线反演气象卫星大气温度反演精度
WMO空间计划与风云气象卫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被引量:9
2022年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卫星还开放共享数据,成为全球空间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道路和开放合作的国际化道路是风云卫星高质量发展的双翼,本文结合世界气象组织(WMO)2009年发布的全球观测系统(GOS)2025年远景规划,重点回顾了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全面接轨国际对地观测系统的历程。对标WMO 2019年发布的全球综合观测系统(WIGOS)2040年远景规划,探讨了我国气象卫星未来应该把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关注的技术趋势。
张鹏杨军杨军徐喆王劲松
关键词:远景规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