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衍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思政
  • 7篇高职
  • 6篇思政课
  • 5篇教育
  • 4篇院校
  • 4篇主义
  • 4篇高职院校
  • 3篇社会主义
  • 2篇道德
  • 2篇道德修养
  • 2篇修养
  • 2篇院校学生
  • 2篇社会
  • 2篇思想道德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 2篇基础课
  • 2篇价值观
  • 2篇高职学生

机构

  • 14篇吉林工业职业...

作者

  • 14篇张衍丽
  • 1篇李生京
  • 1篇杨宝田

传媒

  • 6篇技术与教育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 1篇新丝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谈中国特色公民教育——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以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为出发点,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为落脚点,阐述了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教育的关系,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特色公民教育发展的思路。
张衍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被引量:4
2007年
教育资源配置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本文通过解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模型,论证了教育资源配置对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社会化改革和职业教育终身化的作用,以及教育资源配置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影响。
李生京张衍丽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职业教育体系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被引量:2
2010年
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实践三方面来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
张衍丽杨宝田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职院校思政课“学思践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思践悟"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痛点,化解学生思想的疑点,有效提升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其教学模式设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促思;运用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法,实现"以思促践";实践成果回归课堂,形成"学思践悟"的良性循环。
张衍丽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知行合一角度下茶文化对思政课改的启示被引量:1
2018年
当下,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最明显的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学习过程感觉枯燥。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改成为当下高校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知行合一的理论和传统茶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生存智慧和社会法则,至今为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活动起到了指引性作用。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下引入传统茶文化,既拓宽了大学生知识面,又丰富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诸多枯燥的理论因为茶文化的引入,而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更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张衍丽
关键词:知行合一茶文化思政课改革
高校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支持体系探析
2024年
“大思政课”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支持体系。高校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基础性关键主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建立善用“大思政课”的决策系统、管理系统、评价系统,形成“大思政课”育人支持体系。这对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助力“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支持体系,要从优化决策系统入手,明确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健全管理系统,完善评价系统,确保“大思政课”落细落小落实,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铸魂育人效果。
张衍丽
关键词:高校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8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不仅对马克思的一生和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作了高度评价,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且为高校教师如何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做好学生"引路人"指明了方向,即要以理想信念为根本,以高尚道德情操为前提,以扎实学识为基础,以仁爱之心为关键。
张衍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2022年
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党委书记朱永忠,党委副书记、校长宋立军,党委副书记李俊义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会。
张衍丽
关键词:集体备课思政课进课堂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头脑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4年
善用“大思政课”为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高职院校要明确“大思政课”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打造育人共同体为路径,着力破解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职业教育特色不强,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不深,多元教育主体协同不足的难题,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张衍丽
关键词:高职院校
“90后”高职学生价值观特征及教育对策的探析——以吉林省高职院校学生为例
2012年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问卷抽样调查,总结了"90后"高职学生价值观特征,并提出了加强当代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张衍丽
关键词:高职价值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